丁苯酞和尤瑞克林联合治疗老年脑梗死进展期患者疗效及对患者凝血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2020-06-03甄诚,曹宾,刘明,范磊
甄 诚,曹 宾,刘 明,范 磊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a.重症医学科,b.神经外科,c.神经内科,河北 张家口 075000)
脑梗死属于常见神经内科疾病,中老年人(年龄>50岁)为其高发群体,临床发病率、致残率与病死率均较高,尤其是进展型脑梗死,其于缺血发作6 h后,依然有病情加重现象,这种患者所占比例超过40%,存活者中约50%遗留严重残疾,逐渐成为危害人类身体健康重大疾病[1,2]。常规治疗方法一般对脑梗死进展期患者疗效不佳,寻找出一种有效且安全性高的治疗方式非常迫切。选择神经保护类药物进行脑梗死临床治疗由来已久,发现尤瑞克林能够作用于梗死区域激肽酶系统,发挥改善血流循环作用,丁苯酞可以增加缺血部位脑组织血流量,有效改善认知功能[3,4]。本文探讨丁苯酞和尤瑞克林联合治疗老年脑梗死进展期患者疗效及其对凝血功能、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92例老年脑梗死进展期患者,纳入标准:①年龄>60岁;②与《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5]中有关诊断标准相符;③经影像学检查确诊;④发病6 h后仍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并且呈阶梯型或者进展型加重;⑤入院时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评分<17分;⑥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大面积脑梗死以及脑出血患者;②伴随急性感染;③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或者精神疾病;④存在出血倾向;⑤对所用药物过敏;⑥处于妊娠期或者哺乳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1~78岁,病程10~62 h,联合组62~79岁,病程9~63 h。两组性别、年龄及合并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包括维持体内水、电解质与酸碱状态平衡、降血脂、降血压与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疗法。对照组予以尤瑞克林(国药准字号:H20052065,生产厂家: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0.15 PNA,将其置于100 ml 溶度0.9%氯化钠溶液内进行输注,控制输注时间>50 min,1次/天,连续使用2周。联合组采取丁苯酞和尤瑞克林联合治疗方式,尤瑞克林应用方法与上述一致,予以丁苯酞注射液(国药准字号:H20100041,生产厂家: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100 ml,采取静脉滴注方式给药,2次/天,连续使用2周。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同型半胱氨酸(Hcy)]、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恶心、呕吐、皮疹、胸闷等)。采取法国STAGO全自动血凝仪进行血浆FIB检测;以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型号:日本MEK26318)进行血小板计数测定;以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血清Hcy水平检测。NIHSS评分总分42分,患者评分越高提示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越严重。ADL评分总分100分,100分为生活能力正常;61~99分为轻度损害;41~60分为中度损害;<40分为重度损害;0分为完全依赖。
1.4 疗效判定[6]基本治愈:患者NIHSS评分降低91%~100%,并且病残程度显示0级;显著进步:患者NIHSS评分降低46%~90%,并且病残程度显示1~3级;进步:患者NIHSS评分降低18%~45%;无变化:患者NIHSS评分降低或提高<17%;恶化:患者NIHSS评分升高>18%。总有效率=基本治愈率+显著进步率+进步率。
1.5 统计学方法采取SPSS 19.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联合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128,P< 0.05)。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
2.2 两组凝血功能比较治疗前,两组凝血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联合组FIB、血小板计数、Hcy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APTT明显长于对照组(P< 0.05)。见表3。
表3 两组凝血功能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2.3 两组NIHSS评分与ADL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联合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4。
表4 两组NIHSS评分与ADL评分比较 (分)
#与治疗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2.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5。
表5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n)
3 讨论
脑梗死属于缺血性脑卒中,诱因之一为动脉粥样硬化导致颅内外动脉狭窄,患者管腔内血栓形成同时阻塞动脉,影响血液正常供应状态,最终引起脑组织缺血坏死。有调查显示,脑梗死好发于老年人,发病率约为20%~40%,严重增加了患者及社会负担[7,8]。对于脑梗死进展期患者而言,其发病初出现血管闭塞不完全状况,激活机体纤溶系统,处于高脂高凝状态,可加剧血管闭塞变化,动脉扩大,引起神经坏死,临床体征加重。通常进展型脑梗死患者发病时间在6 h以上,由于病情仍在进展,导致溶栓治疗错过时机,对于无法溶栓患者,目前临床尚无特别有效手段能预防或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临床一般采取多方位以及多靶点联合治疗措施以尽可能恢复患者缺血区域内血液供应,优化微循环,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9,10]。
尤瑞克林属于国家一类新药,亦有人尿激肽酶原之称,其组成包含238个氨基酸。尤瑞克林之中的激肽酶原可以作用于激肽原,形成的激肽与受体有效结合,能够激活一氧化氮(NO)-环磷酸鸟苷(CGMP)以及前列环素-环磷腺苷(CAMP)等各种信号通路,产生生物学效应:有效扩张缺血区域内微血管,加快损伤部位新生血管生成,优化脑组织微循环,促进脑组织葡萄糖分子代谢,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脑血流量下降情况,同时通过改善脑水肿与机体炎症,减小梗死面积,缓解神经功能损伤[11,12]。丁苯酞组成中,有效成分主要是消旋-3-正丁基苯酞,能够通过增加血管内皮NO及前列环素合成,减少谷氨酸释放量,有效降低花生四烯酸水平与细胞内钙浓度,通过增强氧化酶活性以及抑制氧自由基等各种机制作用于患者脑缺血各环节,优化缺血脑区域内微循环状态与血流量,起到保护线粒体作用,增加缺血脑能量,缓解脑水肿症状,减轻炎症反应以及细胞凋亡情况,缩小脑缺血位置梗死面积,减少血小板聚集,发挥抗脑血栓形成以及抗血小板聚集功效。脑梗死进展期患者以APTT缩短与FIB水平升高、血液黏度提升等,机体处于高凝状态,干扰脑部微循环为临床主要特征[13]。相关研究指出,Hcy分泌量增加与动脉粥样硬化存在密切联系,Hcy氧化物能够诱发血管内皮组织细胞损伤,加快平滑肌细胞增生以及血小板聚集,从而改变血液成分,促进血栓形成,其和脑梗死发生发展有关[14]。本次研究中,联合组治疗后FIB、血小板计数及Hcy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APTT明显长于对照组,表明丁苯酞与尤瑞克林联合治疗老年脑梗死进展期患者,可有效改善其凝血功能状态。研究显示,联合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李茜等[15]研究结论一致。说明丁苯酞联合尤瑞克林能够促进老年脑梗死进展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可能因为尤瑞克林与丁苯酞两种药物作用靶点不同,前者在侧枝循环上,后者在微循环上,相较于单一应用尤瑞克林,两者联合运用能够更有效优化缺血区灌注,促进脑梗死病灶面积缩小,加快神经功能恢复。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相当,提示丁苯酞联合尤瑞克林可对老年脑梗死进展期患者产生更好疗效,安全性高。
综上,对老年脑梗死进展期患者采取丁苯酞联合尤瑞克林方案,能明显改善其凝血状态,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获得良好临床疗效,且不会引发严重不良反应,具有积极应用价值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