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临床路径管理对首发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影响

2020-06-03施玉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实验组评分

施玉娟

(连云港市赣榆区精神病防治院,江苏 连云港 222100)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科疾病。目前,该疾病发病的病因尚未明确,一般认为与遗传、个体的易感素质和社会环境的不良因素有关。患者可表现出感知觉、情感、思维、行为、认知功能等多方面障碍,导致精神活动与现实生活不协调或者脱离实际。在本研究中,针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笔者探讨了临床路径管理对认知功能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样本选取2016年11月~2019年7月4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患者就医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实验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39.5±2.1)岁;参照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平均年龄(41.5±1.7)岁。对比两组平均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临床路径管理,主要内容包括:①建立临床路径管理小组,制定出临床路径管理表格,按照急性发作期、康复期、巩固期三个阶段开展工作。②患者入院时,处于急性发作期阶段,护理人员对其病情进行充分评估,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积极与患者沟通,进行心理状况评估;③在康复期间,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安排患者每天进行1小时左右的运动,放松身心;心理咨询师定期与患者沟通,对出现的认知问题进行心理疏导;④在巩固期间,心理咨询师指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以合理的认知与周围人相处,更好的适用家庭及社会生活。

1.3 效果评价标准

采用WAIS-RC韦氏成人智力量表对两组认知功能进行判定,对患者进行言语和操作测验,得分与认知能力呈正相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 P S S 20.0 分析两组统计数据,以WA I S-R C 评分(±s)为计量数据,行t检验。P<0.05 表示统计值具有差异性。

2 结 果

护理前,两组认知能力评分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认知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WAIS-RC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护理前后WAIS-RC评分比较(±s)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实验组 20 84.57±15.84 102.25±8.03参照组 20 85.91±15.89 95.30±9.73 t-0.2671 2.4637 P-0.7908 0.0184

3 讨 论

认知功能的损伤已经被确认为精神分裂症的重要临床症状。据相关研究表明,这可能与大脑中的某些神经递质出现异常有关。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后,判断能力变差,无法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疾病状态,治疗依从性差,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因此,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有必要对患者采取科学的、有效的管理方式,帮助患者重新认识自我,纠正错误认知[ ]。

在本研究中,针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病情发展和疾病特征,进行全面评估,制定出临床路径表格,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系统性。首先,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纠正其对疾病的错误认知,提高治疗依从性;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有利于改善不合理的认知,更好的适用社会;指导患者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增强其社交能力,更好地融入社会。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在护理后,认知能力水平明显高于参照组。

综上所述,临床路径管理可显著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实验组评分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PCC0104007在精神分裂症大鼠模型中的药学研究
我给爸爸评分
BiPAP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Castleman disease in the hepatic-gastric space: A case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