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级质控管理对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及医院感染的影响

2020-06-03张春霞张议丹

关键词:医疗器械供应科室

张春霞,张议丹,孙 晓,唐 丽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四川 南充 637000)

消毒供应中心承担着为各科室提供无菌器械以及回收各种使用过的可回收利用器械的清洗消毒与发放工作,其工作与医疗服务质量与医院感染有密切的相关性。因此消毒供应中心需要不断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管理力度,从而提高自身工作水平,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预防医院感染,确保患者的健康安全[1]。三级质控管理是现代管理学中新提出的一种管理模式,主要是通过分级实施不同的干预措施,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文章主要针对三级质控管理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自2019年开始实施三级质控管理措施。

1.2 方法

三级质控管理具体措施为:①建设质控小组:根据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将科室工作人员划分为不同的组别,主要包括器械回收组、感染质控组、专业培训与继续教育组、书写记录与工作监管组。每组由一名组长和三名组员组成,负责相关工作的开展情况。组长由高级职称护士担任。②工作职责:器械回收组主要是承担回收使用过的医疗器械,回收过程中需要做好密封处理,核对各科室医疗器械的回收数量以及损坏情况;物品回收之后需要快速的分类、清点,同时根据污染严重程度、器械类型进行相应的处理;最后要统计各科室医疗物品的使用和需求情况,确保科室的正常运作。物品回收前后需要做好手部消毒,从而避免较差感染。感染质控组需要观察科室无菌措施的落实情况,同时做好医院感染监管工作,采集各科室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强化工作人员的无菌意识,并做好相应的记录。专业培训与继续教育组主要是负责科室内工作人员职业培训以及继续学习计划,并通过相应的考核评价工作人员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情况,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书写记录与工作监管组主要是负责科室内各种记录的书写规范情况,并对错误记录进行及时更正,要做到零失误的要求,每周对科室内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并对表现突出的个人进行表扬,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差异采用x2值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见表1)

表1 实施三级质控管理前后各指标的变化(%)

3 讨 论

消毒供应室主要是为了确保科室使用医疗器械的安全性,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因此需要重视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从而确保各环节都能够有序的开展[2]。三级质控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实施,主要是通过规范各环节工作,并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与沟通,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3]。通过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从而规范工作人员的操作,能够提高医疗器械清洗消毒质量,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传统管理模式中科室具体分工不明确,护士长除了需要负责行政工作之外,还需要做好各环节的质量管理,劳心劳力且效果不明显,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及时发现消毒供应中心存在的问题[4]。三级质控模式能够协调医患之间的关系,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三级质控管理模式的应用,需要工作人员秉持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实施规范化的操作,不断完善质量管理措施[5]。此外,消毒供应重型需要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巧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从而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强化服务意识,有助于提高其护理质量。

三级护理管理的实施需要工作人员从细节着手,定期收集科室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各科室对医疗器械的需求,更好的满足各科室对医疗器械的需求,完善自身工作,减少消毒灭菌不合格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了自身的护理质量。本次研究中2019年全年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清洗、消毒以及灭菌合格率均明显高于2017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019年全年院内感染率也明显低于2018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通过强化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措施,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从而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与质量。

综上所述,三级质控管理有助于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医疗器械供应科室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医疗器械检验数据修约问题的探讨
供应足 需求旺 老百姓“菜篮子”拎得很舒心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外来医疗器械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医院医疗器械维修中存在的问题及维修管理策略
家用医疗器械监管现状与发展趋势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爱紧张的猫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