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BIPAP无创呼吸机护理体会
2020-06-03张占娥徐文艺桑丹华
张占娥,张 静,徐文艺,桑丹华
(沭阳县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江苏 宿迁 2236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表现出咳嗽、呼吸困难和喘息等症状,在急性加重期还会引起Ⅱ型呼吸衰竭,使患者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对此类疾病多应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帮助患者缓解缺氧和呼吸困难等症,以此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无创呼吸机操作简单,而且对患者不会造成创伤,已得到医患的一致认同。本文患者在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时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确保临床治疗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8年2月~2019年10月我院诊治的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双盲法将84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总计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40~82岁,平均(60.8±1.6)岁;病程5~25年,平均(10.2±5.8)年;观察组总计42例,男25例,女17例;年龄40~83岁,平均(59.5±2.2)岁;病程5~25年,平均(9.6±6.4)年;两组资料对比无明显组间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比较研究。
纳入标准:入选对象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相关标准,确诊为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患者知情本次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排除了意识障碍、有无创呼吸机使用禁忌的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保持半卧位,启动S/T模式,实施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维持48%的氧浓度,控制呼吸频率14次/min,以患者可耐受为标准适当升高或降低,连续治疗1周时间。对照组配合常规护理,根据医嘱,针对患者的身心需求,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观察组配合针对性护理服务,具体措施如下:
(1)对护理人员进行无创呼吸机相关培训,培训时间维持1个月时间,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为患者操作。经过针对性培训后,可以明显提高护理人员操作水平,以此保障临床治疗效果[2]。
(2)入院后,护理人员要与患者主动积极的沟通,倾听患者心声,疏导患者不良情绪,讲解无创呼吸机使用优势,治疗重要性,以此提高患者康复的信心。为患者讲解呼吸机使用方法,以此获取患者认同和配合[3]。
(3)护理人员指导家属为患者叩背,多为患者饮水,可以帮助将痰液有效的稀释,通过变换体位的方式,帮助排痰。对痰液过多、咳嗽无力患者接受雾化治疗,吸痰治疗,以此帮助患者排痰,操作时要避免患者的呼吸道粘膜受到损伤。
(4)对年龄过大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及时发现患者的潜在病症,以此保证治疗阶段的安全性。救治时监控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做好各项指标的记录工作,变化明显的表明可能病情加重,给药治疗后若有不适症状要及时上报医师处理。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时要观察各项参数,避免参数不合理引起患者胃胀气。
(5)无创呼吸机治疗时为患者选择合适的面罩,控制面罩松紧度,避免过松导致脱落,过紧引起面部肿胀或充血。若发生肿胀损伤要以薄棉对鼻梁处进行垫置,对此处按摩,指导患者以鼻腔进行呼吸,避免张口呼吸导致气体到消化道中引起肠胃的不适感[4]。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护理后的心率、呼吸频率等指标数值进行记录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SPSS 17.0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P<0.05表示组间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组间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心率、呼吸频率等指标(±s)
表1 比较两组心率、呼吸频率等指标(±s)
组别 心率(次/min) 呼吸频率(次/min)观察组(n=42) 62.7±6.5 17.9±1.3对照组(n=42) 85.2±6.6 22.5±2.6 t 13.5798 5.6410 P 0.0002 0.0175
3 讨 论
无创呼吸机治疗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疗效理想,而且不会使患者正常饮食受到影响,可以取得患者的认可,临床操作简单,而且不会引起过多的并发症,可以取得患者较好的配合度。由于患者接受治疗时易发生意外,要重视治疗工作中的潜在风险,增加针对性护理干预,才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结果与证实了此项观点。可见,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病情变化给予间歇性停机、适量饮水、心理护理、体位护理等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从而改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等生命指标,以此提高无创呼吸机的使用效果[5]。
综上所述,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BIPAP无创呼吸机时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等指标,促进患者临床恢复,可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