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次性吸痰管在脑出血便秘患者中的应用

2020-06-03杨剑峰

关键词:开塞露肛门直肠

杨剑峰,吴 锐*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神经外科,江苏 南京 211000)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1]。患者多在情绪紧张、兴奋、排便用力时发病,急性期须绝对卧床休息,长期的卧床使肠蠕动减少;同时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导致胃肠蠕动能力大大减弱,便秘发生率可达到80%[2],以往临床会将开塞露塞肛作为治疗便秘的主要手段,但这并不能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且大量不保留灌肠的情况下还会让颅内压大幅度增高,增加脑部再出血或脑疝的发生危险,对脑出血患者而言并不适宜。为帮助脑出血患者更好的治疗和改善便秘,本文选择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出血便秘患者80例作为实验对象,分成两组后各运用一次性吸痰管将开塞露注入直肠和开塞露直接纳肛的方式进行治疗,通过对比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情况进行比较,现将实验方法及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1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便秘的病例80例。纳入标准:①患者既往无便秘史②患者具备正常进食粗纤维、易消化食物的能力。分组的依据为随机的方式,确定的组名各自为常规组、实验组,各40例。常规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32~88岁,平均(67.5±1.3)岁;实验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31~90岁,平均(65.8±1.2)岁。进行比较临床资料后,确定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本次公平对比。

1.2 方法

1.2.1 常规组

开塞露直接纳肛的治疗方式具体操作:共使用开塞露40 mL,首先将少量开塞露挤出,于顶端和肛周进行涂抹,再向肛门3~4 cm处插入,缓慢挤入余下的药液后,再缓慢退出,叮嘱患者尽可能让药物在肛门中保留5~10 min的时间,然后再进行排便。

1.2.2 实验组

一次性吸痰管的治疗方式具体操作:使用一次性50 mL注射器将40 mL的开塞露抽吸在注射器内,注射器与型号为14的一次性吸痰管连接好,并对一次性吸痰管的前端位置使用少量开塞露进行润滑,再向肛门15~20 cm处插入,缓慢推注所有开塞露后退出,接着连接一次性吸痰管(型号14),用少量开塞露润滑一次性吸痰管的前端,然后插入肛门15~20 cm,将开塞露全部缓慢推注后退出,叮嘱患者尽可能让药物在肛门中保留10~20 min的时间,然后再进行排便。

1.3 疗效评价标准

开塞露给药2 h后排便,且排便过程中并不费力,判定为显著有效的标准;使用开塞露后1天内排便,判定为有效的标准;使用开塞露后1天内仍未排便,判定为无效的标准。

并发症:①患者排出1~2次大便为正常;大便次数3次以上为腹泻;②出现便血为肠道黏膜损伤。

1.4 统计学方法

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 20.0软件完成本组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进行表示时运用的是百分率(%),组间需要行比较时使用的是x2检验。P<0.05的情况出现,视为有统计学表示存在。

2 结 果

2.1 评析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存在的差异

实验组与常规组进行比较,实验组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便秘的疗效比较(n,%)

2.2 评析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存在的差异

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进行比较,实验组要低于常规组,表现出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的比较(n,%)

3 讨 论

脑出血患者由于卧床期间活动减少,肠蠕动减缓;处于急性发作期的脑出血患者,为促使颅内水肿程度得到缓解,同时为了促使颅内压降低,需要给予大剂量的利尿脱水药物,而这样一来,会导致大便干燥的问题,所以脑出血患者相比于其他疾病患者,其发生便秘的概率会更高,一旦排便过程中患者用力过度,导致血压一过性升高,再次发生脑出血的危险就会增加,或者会增加出血量,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增加病死率。因此保持大便通畅是脑出血患者预防再出血的重要措施之一。

所谓便秘,其主要指的是结肠当中长时间有粪便停留,含水量明显降低,变硬变干的同时会增加排出难度。临床以大于等于3天排便一次即为便秘[3]。结肠的长度范围在40~50 cm,直肠的长度大概12 cm,管腔上部呈现狭窄状,下部呈现膨大状,以直肠壶形腹。便秘时,粪便干燥坚硬,主要聚积在直肠和结肠。开塞露作为临床常用制剂,其成份中甘油占比50%,属于高渗性溶液之一,肠道中置入开塞露,可对大便进行软化,并可对肠壁起到刺激作用,导致排便反射出现,对肠道平滑肌的蠕动起到润滑和机械性的刺激作用,能够反射性的导致乙状结肠、降结肠、直肠发生收缩,同时有效扩张肛门括约肌,对排便发挥促进功效。常规使用开塞露直接肛塞注入,药液不能完全进入。吸痰管较一次性肛管细、软、长,一次性吸痰管插入直肠中的长度大概是15~20 cm,之所以制成这样的标准是为了防止开塞露对直肠产生直接刺激,避免排便反射,由于插入位置深,引起便意不强烈,而且开塞露量少,开塞露在肠管内保留的时间相对延长,减少了开塞露的外流[4],能充分软化大便,从而使患者痛苦减少,排便彻底,提高了排便的效果。吸痰管不仅非常柔软,而且比较细,长度上要比肛管长,前端以盲端为主,管壁两侧即为开口,基本上不会刺激到老年病人的肛周皮肤和齿状线以下黏膜层,有利于缓解插管过程中导致的肛门收缩感,避免增加插管难度。该法操作简便, 损伤小,对病房环境影响小,可维护病人的自尊,病人的依从性好, 最重要的是增加了排便的成功率, 疗效显著。

综上所述运用一次性吸痰管注入开塞露对脑出血患者的便秘能提高排便的有效性,同时能减少腹泻、肠道黏膜的损伤,减轻患者的痛苦。但是本文未将开塞露的不同剂量进行比较,待进一步探索。

猜你喜欢

开塞露肛门直肠
肛门瘙痒如何治疗
肛门瘙痒不止为哪般
便血建议做直肠指检
开塞露 你会用吗
经会阴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肛门瘙痒不能挠
如何正确使用开塞露
卫生纸也能治疗肛肠病
“开塞露”的正确使用方法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