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麻术后苏醒期患者躁动原因分析及护理

2020-06-03张建安刘志梅杨富国

关键词:导尿管躁动全麻

张建安,刘志梅,杨富国*

(1.青岛大学护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00;2.青岛市市立医院,山东 青岛 266000)

全麻术后苏醒过程中出现的躁动(EA)是患者在手术结束后,苏醒过程中发生的多种不由自主的异常行为,主要表现为异常兴奋、躁动不安、四肢乱动及自制力障碍等[1-2]。熊玉慧[3]等的研究显示,全麻手术患者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躁动,躁动率为18.27%。躁动会给患者带来一系列心身问题,如血压升高、心率及呼吸增快等不良反应;其常见不良刺激为疼痛(43.06%)、气管导管(25.18%)和尿管(17.88%),且以轻中度居多。同时,术后患者因躁动易引起各项管道(如腹腔引流管、导尿管等)脱落,增加伤后出血、吸入性肺炎、气道痉挛等并发症。在此过程中若处理不当则极易引起患者发生意外,甚至威胁其生命安全[4]。本研究以我科收治的患者为调查对象,具体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随机选取我科2017年12月~2018年11月行全麻手术的220例患者(躁动75例,不躁动145例)为调查对象,其中男133例,女87例,患者年龄18~72岁,平均(48.19±5.22)岁。纳入资料:所选患者均符合全麻手术标准,排除资料不全、伴有严重器官衰竭以及存在精神类疾病患者。

1.2 方法及观察指标

对所选220例行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判断标准为,轻度躁动标准:患者在疼痛、尿管、导管等刺激下出现躁动,当刺激停止后患者躁动也立即停止;中度躁动标准:患者在刺激停止后仍存在躁动现象,但不需要制动;重度躁动标准:患者苏醒期不自主出现运动现象,需要采用药物或物理措施进行制动[5]。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过程中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数据均由SPSS 20.0软件分析、整理,数据处理过程中定量检验采用t值,用(±s)显示;计数采用x2进行检验,用百分比(%)显示,当p<0.05,有统计学意义[6]。同时对P值在0.05左右的因素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

2 结 果

2.1 患者躁动单因素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患者躁动发生主要与患者术前用药、气道管理、麻醉方式以及有创操作等有显著关系。详见表1。

表1 患者躁动单因素分析[n(%)]

2.2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通过对所选患者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全麻术后躁动因素主要与患者拮抗药物使用、麻醉前插胃管、导尿情况以及麻醉方式有重要联系。详见表2。

3 讨 论

3.1 疼痛因素及对策

患者在意识尚未彻底清醒时对刺激处于高敏感状态,在伤口疼痛的刺激下,患者主要表现为叫喊、狂躁以及扭曲等,若在此时对患者盲目的使用镇静药物,则容易引起患者出现呼吸或心跳骤停现象,造成医疗事故发生。对此需要对患者基本情况进行详细了解,主要护理措施为以下几点:对于轻度患者采用放松疗法、指导其进行深呼吸;对于存在重度躁动患者合理的使用镇静药物,并且在此之前需要先对患者疼痛进行控制,从而有效发挥镇静药物的作用。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硬膜外持续镇痛或静脉持续镇痛等措施。

3.2 导尿管刺激引起躁动及护理对策

由导尿管造成患者出现躁动现象,其主要表现为不安、拉扯尿管以及尝试坐起现象,并且主诉存在尿急难忍现象,出现此类现象主要是因为导尿管对患者尿道刺激造成的。对此医护人员需要检查导尿管是否顺畅,并对尿液的性质、颜色以及量等进行观察,将外源性因素排除,并为其详细讲解导尿管引起的刺激属于正常现象,避免患者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压力。若患者仍无法保持安静,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拔出导尿管,以此降低对患者的刺激。

表2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s)

表2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s)

组别 B值 P值 0R值 95%可信区间下限值 上限值拮抗药 -1.12 0.0060.301 0.112 0.639麻醉前插胃管 0.7910.0022.173 1.285 3.820导尿 0.06麻醉后导尿 0.179 0.752 1.185 0.351 4.272麻醉前导尿 -1.06 0.0390.427 0.172 0.971麻醉方式 0.001全凭吸入/全凭静脉 2.1950.0009.091 3.194 25.85静吸复合/全凭静脉 1.4620.0014.501 1.701 12.01复合连硬/全凭静脉 -1.9620.111 0.152 0.009 1.620

3.3 气管导管引起的躁动及护理对策

患者麻醉苏醒后口腔、鼻腔内放置的导管极易对其造成刺激,患者主要表现为拉扯导管,对策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存在拔除气管导管的表现,对于一些病情较为稳定的患者可以协助医生拔除气管导管,注意动作要轻柔,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以此降低较强的刺激;对于不符合拔除气管导管的患者,则需要对气管导管进行妥善固定。

3.4 心理应激反应造成苏醒躁动及护理对策

由于患者对自身疾病过度担心,在苏醒期极易出现躁动现象,对此医护人员在术前需要重视心理疏导的实施,告知患者治疗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并为患者详细讲解手术的具体流程、方法及效果,从而使其对治疗和护理提高信心,避免患者过度紧张,若身体出现任何不适则需要及时与主治医生和护士进行沟通,便于医护人员实施对应的护理措施。

3.5 低温、高碳酸血症造成的苏醒期躁动及护理对策

患者手术过程中由于手术室温度过低、大量使用冲洗液等造成患者体温较低,引起中枢神经抑制,从而在术后苏醒期出现寒战、躁动等。对此术前需要做好保温工作,并对输注的液体加热。注意患者皮肤的过度暴露,术中正确使用保温毯等设施。

根据对以上研究结果调查表明,造成全麻患者苏醒期出现躁动因素比较繁杂,其中主要为各种有害刺激,例如疼痛、尿管刺激等,患者术后一旦出现躁动现象,不仅会出现拔除气管导管、引流管以及导尿管等不良现象,还会造成伤口裂开以及出血等。由于患者躁动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出现循环系统负荷较大,血压上升等,若不能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护理,则容易对其造成严重的危害。

猜你喜欢

导尿管躁动全麻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骨科全麻围术期腹胀便秘的中医护理方案效果评价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视频宣教对全麻患者麻醉术前焦虑及配合程度的影响研究
危重症患者导尿管留置与拔除情况调查分析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留置导尿管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道路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