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尖按压定位法在桡动脉采血中的应用研究

2020-06-03熊亚芬李洁莉

关键词:指腹桡动脉食指

熊亚芬,李洁莉*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湖北 武汉 430000)

血气分析是指对溶解于血液中的气体成份的分压和含量进行测定,以了解肺的通气与换气功能、呼吸衰竭类型与严重程度以及各种类型的酸碱失衡情况,对分析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意义重大[1]。血气分析常用的采血部位有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等[2]。其中桡动脉具有位置表浅、搏动易触及和患者易于接受的优点[3],但因该处动脉管腔细、滑,存在采血困难。我科对80例患者采用指尖按压定位法采集动脉血气标本,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8年6月~12月神经外科收治的患者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各8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动脉采血方法,试验组采用食指指尖按压定位法经桡动脉采血。纳入标准:患者意识清醒;Allen,s试验阳性;穿刺处皮肤无炎症及疤痕。

1.2 方法

1.2.1 采血方法

两组操作均由熟练掌握以上两种采血方法且经过专门培训的护士执行,备美国B-D公司ABG动脉血气针。①对照组:采用传统采血法。穿刺点为前臂掌侧腕关节上2 cm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分开两指垂直或者与动脉走向成40°~60°角刺入动脉[4]。②试验组:采用指尖按压定位法。将食指指腹在前臂掌侧腕关节上2 cm处触摸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再通过指尖摸脉法仔细感觉动脉的搏动并将接触面积由指腹缩小至指尖直至指尖垂直皮肤;食指尖稍用力下压并固定动脉,使动脉搏动恰在指尖的正下方;右手持注射器以40°角逆动脉血流方向进针(见图1)。

图1 桡动脉采血中指尖按压定位法示意图

1.2.2 评价方法①一次采血成功率;②一次成功采血时间;③疼痛:采用数字疼痛强度量表[5]进行疼痛评估。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t检验、x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两组一次采血成功率、次成功采血时间和疼痛程度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一次采血成功率、次成功采血时间和疼痛程度比较(±s)

表1 两组一次采血成功率、次成功采血时间和疼痛程度比较(±s)

组别 例数 1次采血成功穿刺数 1次采血成功穿刺率(%) 疼痛评分 采血时间(s)对照组 80 61 76.25 6.58±2.15 60.32±8.74试验组 80 76 95.00 4.32±1.45 42.45±4.36 x2 11.421 7.324 15.96 P 0.007 0.000 0.000

3 讨 论

由于桡动脉易于触及和按压,穿刺不易形成血肿, 采血时患者体位较自由、身体不被过多暴露,临床广泛使用经桡动脉采血进行血气分析[6]。但由于桡动脉血管较细、易滑动、搏动感较弱,穿刺时定位不准而导致穿刺失败[7]。本研究中利用食指指尖定位采血成功穿刺率大大提高,这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指尖相较于指腹而言能够更快更准确的触摸到桡动脉搏动最强的部位;食指指尖按压桡动脉力度较食指和中指两指同时按压的力度小,远端血流相对充足,搏动感较强。而指尖的触觉灵敏度较指腹高[8],能够更快定位桡动脉搏动最强部位,指尖按压点即为穿刺点,定位准确,缩短采血时间,同时可减少患者采血过程中焦虑、紧张情绪。综上所述,指尖按压定位法用于桡动脉采血既能提高一次采血成功率,又可缩短操作时间,减少患者疼痛,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实践。

猜你喜欢

指腹桡动脉食指
趾腓侧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分析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对桡动脉的短期影响及护理要点
经解剖鼻烟壶处的远端桡动脉入路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术1 例
磨 刀
带“口”的汉字
平衡尺子
焕“发”光彩
不同桡动脉穿刺方法在血气分析患者的应用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穿刺点渗血的护理体会
改良Moberg岛状皮瓣修复远节指腹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