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作式无缝隙全期护理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效果

2020-06-03丁云霞陈玉梅谭杏贤

关键词:置换术髋关节血栓

丁云霞,尹 航,陈玉梅,谭杏贤

(佛山市中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对于髋关节疾病较为严重患者而言,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为主要治疗方式,且效果较为显著,可帮助患者肢体重新获得正常功能,使其自理能力得以恢复,由于髋关节疾病主要以老年患者为主,而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不断发展,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应用率逐年呈上升趋势[1-2]。患者在术后,卧床时间较长,加之年龄与手术因素,深静脉血栓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对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具有严重影响。为此,在患者手术围期实施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3],本研究针对协作式无缝隙全期护理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效果展开分析,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抽选本院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代表,纳入患者为在我院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纳入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12月。根据患者病床单双号,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患者30例。研究组患者男女比例18:12,平均年龄(73.54±8.13)岁;参照组患者男女比例17:13,平均年龄(73.34±8.19)岁,。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基线信息,其差异呈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比较价值。

1.2 方法

将常规护理干预应用于参照组患者中,即:对患者实施常规入院宣教,监测其生命体征,告知患者饮食注意事项,根据患者自身情况指导其功能锻炼等。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协作式无缝隙全期护理,主要表现为:①创建全期护理小组,组员由病房与手术室护理人员组成,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及病房与手术室护理衔接要求,制定无缝隙全期护理干预方案;②患者入院后,对其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为患者介绍自身疾病相关知识与手术流程,并使患者了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安全性及手术围期注意事项;③术前48-72小时,手术室护理人员与病房护理人员进行有效沟通,了解患者各项评估报告,并跟随病房护理人员共同探视患者,在病房中,通过视频等方式为患者讲解手术室环境、手术流程及术前注意事项,降低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④手术当天,病房护理人员再次向患者讲解术中注意事项,给予其适当鼓励,护送其至手术室,并告知手术室护理人员患者当前心理状态,术前准备工作等,手术室护理人员在接收到患者后,告知其体位正确摆放,配合医生麻醉,并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⑤完成手术后,手术室护理人员护送患者返回病房,并告知病房护理人员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各项生命体征情况,并将后续观察重点如实告知;⑥术后24-48小时,手术室护理人员与病房护理人员共同探视患者,了解手术效果,观察其并发症发生情况,指导患者家属为其进行被动运动,抬高患肢20-30度,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促进下肢静脉血液流动,定时翻身、按摩等,鼓励患者尽早下床走动、功能锻炼,促进静脉回流、机体功能的恢复;⑦患者出院后,利用微信、电话等方式对其进行1年随访,了解患者康复情况,并根据其自身情况,实施针对性持续健康教育,告知其适当自主运动,多食用高蛋白、高营养食物,多食用新鲜瓜果蔬菜,保证每天足够饮水量,防止出现便秘、静脉血栓等情况。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②利用本院自制调研问卷比较组间患者护理满意度,问卷总分为100分,十分满意为90分以上,满意为60~89分,不满意为60分以下,总满意度为十分满意率与满意率之和。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相关数据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采用卡方检验,差异为P<0.05,说明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研究组出现1例深静脉血栓患者,发生率为3.3%,参照组出现5例深静脉血栓患者,发生率为16.7%,经统计学分析比较,研究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为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2.2 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十分满意27例,满意3例,总满意度100%,参照组十分满意20例,满意6例,总满意度86.7%,经统计学分析比较,研究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呈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 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该手术主要针对髋关节严重疾病患者,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属创伤性手术,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免疫功能具有一定影响,使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4-5],其中,深静脉血栓为常见并发症。该并发症的产生,对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存在严重影响,为此,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具有现实意义。

协作式无缝隙全期护理可有效为患者提供连续性、一体化护理干预,患者入院后,对其实施入院指导,提升其自身疾病相关知识与手术知识认知度,使其了解护理依从性重要性及必要性[6],提升患者与家属的风险意识与配合程度,手术前,手术室护理人员与病房护理人员共同探视患者,了解患者各项评估指标,使患者了解手术围期相关注意事项,功能锻炼正确方式,术后告知患者正确功能锻炼方法,饮食注意事项,手术围期的无缝连接护理,有效提升护理连续性及质量,进而降低其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预后。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3.3%显著低于参照组16.7%,护理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参照组86.7%,两项指标差异均为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说明,将协作式无缝隙全期护理应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可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应广泛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置换术髋关节血栓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有髋关节手术史的全髋置换术与单纯全髋置换术比较
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分析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评价X线、CT及MRI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诊断意义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