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关于小学语文阅读课程的教学方式

2020-06-01董伟芳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23期
关键词:阅读课程小学语文

董伟芳

摘 要:阅读是一件愉悦的事,也是一件激发我们智慧的事。阅读使人明智,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明朗与清晰。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跟紧时代的发展,坚持“终身阅读”的理念,提升学生的学习素养与阅读能力,使通过多样的教学形式,增强小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因此,本文通过小学语文为研究对象,结合作为一名教师的亲身经历与实践,对探究关于小学生语文阅读课程的教学方式的这一方面论题进行一次详细的个人观点探讨与说明。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课程 阅读情景 阅读技法 阅读范围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3.001

在传统的小学生语文阅读课堂中,大多数授课老师的教学环节为:教师范读→学生默读→分析文章。这种教学模式并没有为学生带来学习的享受,也不符合现代教育观念。因此,现代小学语文教师要落实“以生为本”的阅读教学理念,努力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目标,整理阅读素材、开展阅读活动,使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断提升。小学语文老师在创设生动阅读情景、掌握阅读技法规律以及扩展阅读活动范围等教学形式中发展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课堂质量。

一、创造生动阅读情景,提升学生兴趣

创造生动阅读情景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法,小学语文课堂会因此变得越来越有趣,教师也多采取新兴的科学信息手法来构建一个高效的教学课堂,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以及动画等声色结合的形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在语文课堂中学习的乐趣,从而更好的感知丰富的文学作品。创造生动阅读情景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学生通过声音、色彩、画面等多个方面来体会文学作品中传达的感情,赏析其中的人物性格,从而更好的阅读课文的内容,这样活灵活现、生动有趣的课堂提升了学生的想象力,为课堂构建了一个更加生动的场景。

例如,在讲解《敕勒歌》这一首诗的时候,笔者就创设生动阅读情景的阅读课堂。笔者通过网络为学生播放美丽的图片,“天苍苍,野茫茫”的景象,牛羊仿佛就在眼前一样,北国的壮阔风光让学生产生了学习的兴趣,有助于教师顺利完成接下来的教学环节。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为学生编创防疫用的儿歌,通过诗歌的押韵,让学生记忆起来更容易、更加朗朗上口,防疫儿歌通过注音,配上视频,学生就可以实现边看画面边阅读,将知识具体化,了解了更多防疫知识,既提升了自身的诵读能力,也牢牢地掌握了抑扬顿挫的古诗词运用能力。如,在教授《北京的春节》这篇文章时,笔者便会借助信息技术进行生动的情境创设。课堂上,笔者会借助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现一段关于展现春节的视频,通过视频所具备的生动的画面、声音,形象性的展现贴春联、拜年、穿新衣、吃饺子、看春节联欢晚会等丰富多样的春节活动。这样,学生能够通过视频所展现的内容将自己融入到具体性的春节情境中。笔者再向学生讲解本篇文章,学生则能够认真听讲。这样,笔者的教学便因此变得十分的顺利。再比如,在教授《观潮》这篇文章时,笔者考虑到学生不怎么了解钱塘江大潮,便会直接借助信息技术向学生直观性的展现钱塘江大潮。这样,学生能够通过信息技术所展现的内容,对钱塘江大潮的直观、壮丽有一个形象性的认知。笔者在展现完相关的视频后,再向学生讲解本篇文章,学生则能够以积极且主动的态度进行文章的阅读,并能够更好地体会作者所展现的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之情,从而能够取得良好的文章阅读效果,而笔者的教学效率因此也能够获得提升。总之,教师创造生动阅读的情景课堂提升了学生阅读时的学习兴趣,构建了生动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是增强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途经。

二、掌握阅读技法规律,增强阅读效率

阅读技巧的掌握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在阅读时的效率和质量,学生在阅读不同类型、不同内容、不同长度的文章时要运用到不同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认为,有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阅读方法都可以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并 爱上阅读。阅读也具有多种不同的阅读方式,其中包括精读、泛读、通读、默读、熟读,这些閱读方式所适用的文本类型是不同的,如精读是指对某一文章进行深入的剖析,从而了解文章所传达的精神。而泛读则更加注重文本阅读的数量与速度,学生只需要掌握文章大意,是积累阅读量的重要途经。而这些方式对不同阶段的学生也有不同的要求,因此教师也要针对不同年级和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行课程的合理安排,要由简入繁,层层递进。

例如,我在讲解《司马光救友》这一课时,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技法规律。首先是精读规律,笔者为学生播放相关故事改编的影视剧片段——司马光砸缸,笔者指导学生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文章,从而将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开展合作活动,进行课文精读,小组成员每人翻译一段内容,然后一起探讨不懂的实词与虚词,通过反复修改达到“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学生在和他人探究知识的阅读中发现自己对问题认知的优点与不足,发挥了作为学生自身的主体性,从而拓展了自己的思维广度,提升了阅读速度。精读就是对本文内容细细品味,了解每句话的含义,从而掌握文章精神所在。根据泛读的阅读技法规律,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进行示范阅读,让学生通过教师的“抑扬顿挫”,来了解司马光砸缸所表达的遇事不要慌,沉着冷静分析,勇于救人的精神,然后学生只需要快速阅读,了解文章大意,并大致掌握事件的发展过程,将其作为阅读积累经验,为以后的写作增添素材。总之,泛读与精读的含义大相径庭,所发挥的功能各有不同,但是对学生发展而言,都有其独特的作用。

三、扩展阅读活动范围,丰富学生视野

教师还可以进行细化的群文阅读教学,依据文章的类型、体裁、主题、风格、文章字数、文章作者等多个方面进行分类,如描写亲情的文章,教师就将教材中的文化站进行集中整理,如诗歌讲学,都按同一个诗派进行归类整理,更能提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理论需要和实际相联系,结合实际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才具有实践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开展专门的“读书角”、“精读书房”、“读书分享会”等活动,组织学生定期来分析自己喜欢的读物,和同学交流,还可以写下来。我会为学生播放一些经典的电影,请同学们看过之后写下读后感,最好是一些由经典著作改编而成的,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例如,在讲解《升国旗》这一首课时,笔者就运用了活动实践的课堂讲解形式,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并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内容,另外,学会本课生字“升”和“向”,升国旗是学生们每周一都要进行的集体活动,因此,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通过幻灯片展示学生升旗的景象,然后提出问题“我们的国旗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自由讨论,笔者再有意增强学生对升国旗这个举动的印象,并带领学生升国旗,真正体验这一个举动,加深学生的印象,加深了爱国热情,从而增强了对课文的理解。实践活动的阅读教学策略展现了语文学科的艺术情趣,使学生获得愉悦的学习体验。例如,在讲解《鲁宾逊漂流记(节选)》这部分的知识时,笔者便会进行拓展式的阅读教学。笔者会讲完本篇文章后,为学生留出两节课的实践,对《鲁宾逊漂流记》整本书进行阅读。在学生阅读这本书时,笔者还会鼓励学生多多分享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的心得,让学生能够同桌之间说一说自身的感受,并会让学生能够多多向笔者提问问题、多多查询书籍中所涉及的生字词。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在书籍阅读中获取更多的知识,还因此能够有效发展自身的整本书阅读能力,获得更好的发展。再比如,笔者还会开展书籍交流会,鼓励学生在该活动中说一说自己所阅读过得比较好的书籍,并让学生能够简单谈一谈书籍中所展现的具体性内容。这样,在该活动中,学生便能够了解丰富多样的书籍,具备丰富多样的阅读目标,更好的进行书籍的阅读。这样,学生便能够有动力进行拓展式的书籍阅读,自身的视野能够在拓展式阅读的过程中获得更好的发展,阅读能力因此也能够获得更好的提升,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构建有效的阅读课程,提升学生有效的阅读获取能力。小学生也要积极地配合教师,根据教师的引导自主探索阅读内涵,从而完成学习目标。总之,教师在教学时要不断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实现小学高学段阅读课堂的有效整合,有效地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薛法根《指向言语智能发展的语文组块教学》,《江苏教育研究》2017年第8期。

[2] 尚梦珂《薛法根小学语文组块教学研究》,《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8年。

猜你喜欢

阅读课程小学语文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与医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模块教学探讨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国际合作办学项目下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研究
高中英语阅读课中的有效词汇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