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将乐南词《程门立雪》的感悟与启示
2020-06-01伍启苑
【摘要】 将乐南词代表着一类特色的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本土音乐背景,南词源于浙江,最初是通过浙江的流浪艺人传播到将乐县,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代又一代的民间音乐家融合本土音乐的状况,逐步吸收最终形成具有将乐特色的民间舞蹈戏曲。程门立雪的故事告诉人们尊师重道的道理,故事主人公杨时乃将乐人,后人将其编为南词唱本。
【关键词】 将乐南词;程门立雪;传承
【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7-0083-03
【本文著录格式】伍启苑.对将乐南词《程门立雪》的感悟与启示[J].北方音乐,2020,04(07):83-85.
引言
南词是将乐县传统曲艺,自明末清初孕育到当代,既反映了数百年来当地文化的流传演变,又彰显了本土文化艺术特色,具有独一无二的艺术成就和艺术价值。但随着时代变迁,如今将乐南词传承艰难。南词后继无人、剧目凋零的现状不可忽视。为发扬南词文化,使其不致没落,在今后亦可薪火相传,遂选题为文。目前关于将乐南词方面的研究文献和成果并不乐观。《程门立雪》笔者在大学期间曾学习且演唱,因此认为个人对这首南词有较深层次的理解,在前人研究的理论基础上结合具体曲目,谈对将乐南词《程门立雪》感悟与启示。
一、将乐南词的历史及艺术特征
(一)将乐南词的概况
将乐县位于福建省偏西北的位置。将乐历史悠久,素有文化之地的美称。南词源于明末,是一种特殊的曲艺,在清朝传入我们福建,在短短一百多年的发展中,逐渐遍布江西与福建各地,流行于三明境内的泰宁、沙县、将乐等地,现以将乐南词最为活跃。据将乐南词老艺人口口相传和实地寻根、考证的结果得出将乐南词最早属于浙江的婺剧,由江西传入。被誉为闽学文化开创者的杨时便出生在这里,关于程门立雪的典故也是源于此。
(二)将乐南词的发展
将乐南词的发展进程大致分为六个时期。在明朝由浙江传入,然后南词的艺人在不断融入地方文化基础上,形成“将乐八韵南词”,为群众所喜闻乐见;清代中期,将乐县开始有组织唱戏文,以原始的“师传徒”形式延续;解放后,大胆创新了将乐南词的舞台表演形式,将坐唱戏的方式发展为舞台戏剧形式,文革时期,南词传统剧目不被人们所认可,许多资料被焚毁,将乐南词演唱陷入边缘;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粉碎四人帮后又开始复苏;十九世纪八十年代遭遇舞厅、歌厅普及的冲击,但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后成立了老年活动中心,2011年,将乐南词被列入文化保护的一部分,南词也逐渐在音乐家当中发展,带入了普通话,整体上使乐南词更加的规范化,更容易与当今的社会价值观相结合,丰富了南词戏艺术,使南词艺术注入新的血液。在长期演唱实践与不断磨合与发展中,将乐南词符合了社会价值观,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整体发展、审美都符合社会的要求。
(三)将乐南词艺术特征
传统的南词唱腔由五个部分组成,分别为基本唱腔、弦 索、昆腔、引子及其尾声和小调。南词的唱腔与其他的吸取相似,有多重形式,一个完整的唱腔的结构包括:起板、基本曲调、转板、结束。将乐南词现在可以加入普通话,更容易被人接受,但是个人感觉多多少少缺乏了一些文化的意思。将乐南词带有“大调”“小调”,并且采用其传统的文化乐曲器具,一般南词的演奏,采用琴与箫,另外一些伴奏的包括二胡、琵琶、唢呐等。其中唢呐只专用于引子和尾声,作为《点绛引》和《清江引》的伴奏。通过将乐南词在音乐当中为了演奏的音乐效果,会加入一些打击类的乐器,比如木鱼、铜鼓等,这可以丰富南词的表现力,更容易引起听曲人心中的共鸣。
二、感悟与启示
(一)《程门立雪》南词的具体分析
1.创作背景
“程门立雪”源于闽学鼻祖杨时,记录着杨时曾经虚心求教的故事。那个时候的杨时还是一个默默无名的读书人,与众多的读书人一样,都会遇到不懂,也需要请教,有一次他去拜见程颐,需要请教一些事情,这时候他发现程颐在睡觉,不忍心去打扰程颐,就在门口等着老师醒来。寒冬之际,天下着大雪,当时杨时并没有走,而是在门口等着自己的老师,不知道在雪中站立了多久,等到老师休息醒来后,他才走进屋内,程颐一直在门口看到的是一个雪人,心中还有所困惑。这便是“程门立雪”的典故,因为这个故事,也反映了杨时尊重老师,成为了整个学界的传统佳话。杨时乃将乐人,“程门立雪”典故诞生于将乐,所以南词艺人刘怀中先生保留南词的音乐韵味,将众人熟知的典故将其编为南词说唱作品,运用主动的方式,讲述了杨时为主人公,在程颐门口的过程,反映了杨时求学之渴望,对于老师之尊重。
2.艺术特征
该曲目为一首南词说唱作品,以念词“钟灵毓秀古镛州,英才辈出竞风流。弘农世代家声远”开场,引用杨时的相关故事,反映了整个学习的经过,整个艺术表达都鲜明实际,主题鲜明。
刘怀中先生在创作中将“程门立雪”分为“学无止境勤其勉——彤云密布朔风起——暴雪无声飘落落——清江韵”四部分,将故事情节生动展现。尾声用“程门立雪书一节,千年佳话千年音,尊师重道宜谨记”的念词结束,阐述程门立雪所蕴含的尊师重道之理。
《程门立雪》南词作品其艺术特征表现在几个方面。唱词精炼,通俗易懂,生動准确地表现了杨时先生虚心好学、尊敬师长的崇高品质,容易让人走入作者的作品当中,清楚的了解到人物的内心世界;表演形式新颖,对白念词演唱相结合;题材贴近生活,具有时代价值,能让观众有深厚的认同感;
唱词中“代代传承代代新”对我印象极深,透露出刘怀忠先生对于将乐南词传承与发展的愿望,希望将乐南词今后的传承可以延续,南词也得以不断地发展,不停地充实,对于南词爱好者、演唱将乐南词、传承将乐南词具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二)对《程门立雪》的感悟与启示
笔者选择以《程门立雪》南词说唱作品为例,“程门立雪”源于闽学鼻祖杨时,将乐县的将乐一中就是由当时杨时所创办的龟山书院演变而来,现在的学生宿舍和图书馆等多个地方的命名,也与杨时当年的典故有着密切的联系。笔者就是毕业于将乐一中,这首《程门立雪》笔者曾在大学民族民间音乐课堂中与同学分享家乡的民族音乐文化,因此我认为个人对这首南词有较深层次的理解。
(三)将乐南词《程门立雪》在将乐一中的运用
在长时间的历史发展当中,不断地沉积下来的是独特的艺术风格与艺术气息,将乐人热衷于对南词的表达,并且在保护南词的基础民情之下,通过大多数人的不断创新与发展,逐渐激起一代又一代人对于文化的信仰,人们重视文化上的交流与合作,重视南词的发展,在逐步的发展与推动下,南词渐渐被人们所留念,走进了校园,被人们再次附上更为完美的方式。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南词演唱活动较为活跃。近年将乐一中开始开办学生暑期南词班,由一中音乐老师李华教唱南词并排练曲目,参加广场文艺演出;并创新改用钢琴进行伴奏,别有风味,深受观众欢迎。笔者曾经参与南词节目的演出,真切地感受到南词文化的魅力,对杨时先生以及程门立雪所表达的尊师重道之品质的理解更为深刻。除此之外,在福建省文联举办的大赛当中,将乐一中的学生带着代表作《程门立雪》获得大赛节目奖三等奖等多个奖项。《程门立雪》荣获大赛南曲业余组节目奖三等奖,一些人认为可以将这种南词文化编入学习教材当中,让更多的学生学习到,这样可以使得文化可以得到进一步的传承,也与所始终认为的文化方式相符合,在发展自己文化的同时,也需要保留其他的文化方式与特色,将自己的文化与当地文化与民族文化相关结合、相互发展与促进。就像将乐一中为南词的传承做出的努力:将乐一中多次开展将乐南词的学习活动,能让学生真切的参与到南词节目中,亲临南词文化,给学生们提供更多学习本土艺术文化的机会。对音乐的文化资源进行利用,对文化进行深入的解读,这样可以发展南词的文化发扬方式,并且这样的方式可以拓宽思维方式,有利于养成新的学习方式与习惯,有利于树立新的学习观与价值观,也有利于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怀,增强自身对于文化的认识感,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拓宽对于学习上的认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将乐南词的社会价值与功能
就将乐南词的社会价值而言,首先,我认为将乐南词的社会价值最主要在于它是时间沉淀留下的文化产物,是老一辈人对生活的热情表达,体现了将乐人民对真善美的向往。它不仅是一种民族化的产物,更是一种传统美德的流传。从将乐南词的题材来源来说,它蕴含着深厚的知识财富:有直接来源于生活的常识性知识,也有通过借鉴其他的艺术形式,如民歌寓言、典故等,在吸收借鉴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了将乐南词的认识价值并成为南词自身一部分的外来性知识;其次,将乐南词来自于民间,具有浓郁的乡土风味,并且在南词艺人创作南词作品的过程中,常常需要考虑到是否能够适应观众的心理变化。结合了当地风土人情和观众喜好取向的将乐南词能够给人带来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艺术享受。
就将乐南词的功能而言,有一些南词作品内容表达了民众的生活,能够激发观众内心对生活的感悟和热爱;而有些南词作品以名人典故为题材,如同《程门立雪》一般,带领观众进入人物角色,亲身感受尊师重道的崇高品德,具有感化民众、振奋人心的作用。
(五)将乐南词对当代年轻人的意义
在当今流行风潮不当发展当中,传统的曲艺不断的失去自己的色彩,不再被那么多观众所喜爱,学习的人也没有那么多,南词逐渐只成为花甲老人的休闲曲艺。年轻人的身影和声音,都会为将乐投入新鲜的血液也方式,可以更好的弘扬自己的文化,使得其具备新的生命力。传承和弘扬南词文化应该充分利用其当代年轻人的人才优势,为文化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而这对学习南词的年轻人也有诸多益处:第一,南词的乐曲相对而言更加的亲民,可以让更多的人接受,并且有更多的人去认可,可以加深年轻人的认可;第二,利用文化演出、表演等多种形式进行演绎,可以使得年轻人更加熟悉、认同这样的文化,也可以使得年轻人懂得这样的文化特色,为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南词艺人刘怀中先生认为南词能较为完整地保存下来,也得益于历史典故“程门立雪”的主人公杨时,他的故事,给人们树立了一个典型,也为文化的发展投入更多的精力。由于将乐南词多用“土官话”(将乐当地方言)演唱,作为接受“推普文化”的年轻一代,有些零零后对于当地的方言较少接触,所以对于有些南词作品难以理解,听起来也比较吃力,也对南词的演唱逐渐没有兴趣。矛盾的南词艺人们一方面想让更多的年轻人认识南词,一方面又担心年轻的一代听不懂方言而无法欣赏南词的魅力。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随着时代发展,南词艺人也创作出许多普通话演唱的作品,帮助年轻人认识南词。尽管如此,将乐本土南词的发展依然存在后继无人的地步,没有太多的年轻人愿意为其做事,没有年轻人愿意从事其中。为了打破这一僵局,福建省文联等部门相互联合,举办了多场比赛,为激励年轻人投身于文化当中,为文化事业的发展注入更多的精力,使得文化的发展有更多、更为精彩的部分。当代年轻人对将乐南词的弘扬与发展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将乐南词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更是一种精神力量,一种文化力量,是地区认同感的源泉。传承南词对新一代将乐人来说,既是需要,也是必要。
将乐南词的传承与发扬: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将乐在自己以及历史上无数的民间艺术家的作用下,不断地发展和融合,都有各个时期的不同文化风格,在历史的沉积下,发展成为今天蕴含着的文化气息,扎根于人们当中,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将乐南词经历了曲折艰辛的发展历程。将乐南词之美,既得益于有传统艺术“源头活水”的滋养,在将乐已经流传三百余年;更得益于现实生活的培育。许多讴歌时代新风尚、新面貌的南词新作,如感人肺腑的《赵书记治水》、荡气回肠的《歌唱英雄郑忠华》、迎合时代的《海峡西岸正春风》等作品,都是和谐将乐的时代剪影,是现实生活的艺术反映和多重色彩的直接表达,凸显了南词这一古老曲调的生机和活力。用符合时代的文化表达方式,带着文化前进的方式进行表达,展现将乐人民的生活风貌,这才是將乐南词发扬的方向,也是展现将乐南词艺术新魅力的必经之路。新老碰撞,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南词和社会主义大众文化相交融,使将乐南词这一传统文化浸润着先进文化的雨露流传永远。
笔者在亲身演唱将乐南词后,可以感受到将乐的文化魅力。基于此,笔者在大学期间亦曾将南词说唱作品《程门立雪》与同学分享交流,让更多的人了解将乐南词这朵艺术奇葩,欣赏它独具一格的魅力。将乐南词也从原来的师徒传授到现在的走进校园,新一代将乐人能在课堂上、教室中学习、演唱优秀南词作品。正如《程门立雪》中提到的“代代传承代代新”,这对于年轻一代来说是一种能让他们直接了解南词文化的有效途径。年轻人的加入为将乐南词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对于南词老艺人而言,最能使他们感到高兴和欣慰的,也莫过于祖辈流传而下的文化后继有人了。
自觉承担传承南词文化的艰巨任务,弘扬与发展将乐南词文化,是每个将乐人的责任。作为这方土地的一份子,要继往开来,在新时代奏响南词妙音,让将乐南词在当下及未来都能绽放属于它的光彩!
参考文献
[1]唐进宝.将乐南词的现状、特征与成因分析[J].音乐探索,2018.
[2]吴冕之.刍议说唱“普通话”的福建南平南词[J].曲艺,2016.
[3]成萌.福建南词[J].曲艺,2012(11):44.
[4]周善美.文南词的保护和传承之思考[J].宿州学院学报,2012.
[5]伍荣生.将乐南词戏的形成和演变[J].中国戏剧,2012.
[6]曾宪林.福建曲艺音乐创作之跨界现象——有感于第八届中国曲艺牡丹奖福建赛区参评节目[J].福建艺术,2014.
[7]黄秀琴.福建南平南词源流考[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3.
作者简介:伍启苑(1997—),女,汉族,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人,在读研究生,集美大学音乐学院,研究方向:学科教学(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