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应用闭式冲洗留置负压引流的临床效果

2020-06-01王瑞斌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10期
关键词:脓腔颌面部闭式

王瑞斌

河南省安阳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455133

口腔颌面部感染是临床常见的口腔科危急症,起病急,进展快,因口腔颌面部组织疏松、解剖极其复杂,其间隙相互连通,感染扩散迅速,可引起颅内感染、血液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1],因此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尤为重要。传统的脓肿切开术能一定程度的排出脓性分泌物,但其引流效率较低,疗效较差。负压闭式引流通过持续的负压生成一个封闭系统,能对脓肿持续冲洗,且保持持续的负压,对脓性分泌物的引流可能更彻底,从而提高疗效[2]。本文旨在探讨闭式冲洗留置负压引流治疗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龄(48.82±11.41)岁;其中21例为颌下感染,12例为眶下感染,10例为颊部感染,7例为翼下颌感染。观察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46.92±10.95)岁;其中20例为颌下感染,13例为眶下感染,9例为颊部感染,8例为翼下颌感染。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文符合临床试验伦理准则,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且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治疗方法 入院患者及时予以抗生素积极抗感染及支持治疗,控制炎症的扩散;同时行脓肿引流。对照组行传统切开引流:麻醉后,切开脓肿并清创,脓腔内放置橡胶引流管,6~8h进行冲洗换药1次,并及时更换无菌敷料,当无明显渗出性引流后,每天进行冲洗换药1次。观察组行闭式冲洗留置负压引流:麻醉后,切开感染脓肿并清创,脓腔内置入合适的负压引流专用聚乙烯醇泡沫材料,根据脓腔的数量及大小,可放入多个负压引流装置。负压引流放置标准:(1)置入脓腔底部,进行有效引流;(2)对脓腔清创要彻底,避免脓腔内残留的分泌物及坏死组织引起引流装置堵塞,该装置连接负压引流管;(3)采用系膜法,对引流管进行封闭,保证腔隙处于真空状态;(4)再连接中心负压或负压瓶,予以15.96~19.95kPa持续负压引流,6~7d进行负压引流装置的更换;(5)患者感染症状好转、无脓性分泌物引流后,再进行拔除负压引流管,予以绷带加压包扎。

1.3 观察指标 测量并记录患者引流术前、术后的脓肿直径;评估患者术前、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VAS评分越高说明疼痛程度更高;记录患者住院时间;检测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天、第3天白细胞计数。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脓肿直径及VAS评分比较 观察组脓肿直径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脓肿直径及VAS评分比较

2.2 两组患者总住院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住院时间(8.35±0.89)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1.35±1.26)d(P<0.05)。

2.3 两组术前及术后第1天、第3天白细胞计数比较 观察组术后第1天、第3天白细胞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前及术后第1天、第3天白细胞计数比较

3 讨论

口腔颌面部腔隙多、组织疏松,且血运丰富,致病菌极易入侵导致感染。早期发病往往不受重视,但其病情进展快,可迅速进展严重的败血症、脓毒症、脓毒症休克等。因此早期足量的抗生素治疗及全身支持积极治疗能防止病情的进展,当脓肿形成时,需及时行脓肿切开引流术[3]。传统脓肿切开留置引流能引流部分脓性分泌物、坏死组织,但一般只能做到局部点状引流,且时间一长引起引流管堵塞,需依靠频繁换药进行清创,效率低。而闭式冲洗负压引流更加高效、便捷,具有持续的负压动力[4],且能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脓腔冲洗,有效地避免脓腔中分泌物的残留,有研究[5-6]发现闭式负压引流治疗口腔颌面部感染能使脓肿充分引流,提高治疗效果,并减轻疼痛及炎症反应,本文亦得出相似的结论。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脓肿直径明显小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闭式冲洗负压引流针对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能提高疗效,有利于脓肿充分引流,并减轻术后疼痛,从而缩短住院时间。考虑原因:(1)闭式冲洗负压引流可对脓腔持续冲洗,且通过负压充分吸引脓腔内分泌物及坏死组织。另外负压引流是在医用泡沫材料上均匀分布负压动力,做到脓腔多方位的引流,使引流更彻底。(2)由于其引流处于封闭环境中,可有效避免交叉感染及环境感染,有利于感染的控制,提高疗效,缩短住院时间。(3)持续负压可使组织间压力降低,能降低周围组织的氧张力,促进纤溶蛋白激活物的释放,使纤维蛋白加速溶解,从而可自溶清创。(4)持续负压留置引流可促进肉芽组织及毛细血管生成,创面血运更加丰富,有利于创面愈合,缩短治疗时间。本文还发现观察组术后第1天、第3天白细胞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闭式冲洗负压引流能减轻患者炎症反应。因为闭式负压引流能充分的持续冲洗及负压引流,使得脓腔引流彻底,并减轻炎症反应;另外其使用的医用泡沫敷料还能抑制核因子κB抑制蛋白的磷酸化,导致黏附分子不能表达,从而炎症反应减轻。

综上所述,闭式冲洗留置负压引流能提高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临床疗效,减轻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并降低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脓腔颌面部闭式
康复新液应用于糖尿病患者颜面部软组织多间隙感染脓腔破溃愈合1 例
高炉半闭式液压油箱的开发和应用
介入治疗食管瘘合并纵隔脓肿
液压机闭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一种闭式静压回转工作台新型结构设计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美容中的应用
计算机辅助模拟技术在颌面部复杂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QTB-HST系列闭式直推启闭机通过新产品鉴定
整形美容外科技术原则在口腔颌面部创伤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颈阔肌肌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