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中医医院中医护理技术分级管理及实施评价*

2020-06-01邹新花郑秋霞吴慧芬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10期
关键词:依从性专家问卷

邹新花 郑秋霞 吴慧芬

浙江省丽水市中医院 323000

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中医医院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服务的基本手段[1]。目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大力推进中医药发展,期待中医药有新的突破与创新。有文献报道[2-3],中医护理技术存在管理体系缺陷、重点环节管理不到位、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以及结合实际工作中存在对并发症监测、新技术准入等无统一管理路径等问题。中医护理等级分级管理的空缺对中医护理技术的掌握和推广带来一定的难度。为实现中医护理技术的安全管理,2018年1月我院结合实际情况,对开展的46项中医护理技术进行分级及准入管理,取得了良好成效,现将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为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开放床位600张,16个护理单元,共有护士312人。从事中医护理工作年限1~34年不等,平均年限为8年。学历占比:本科占51.92%(162人),大专占19.10%(122人),中专8.97%(28人)。职称占比:主任护师1.28%(4人),副主任护师8.97%(28人),主管护师16.03%(50人),护师34.94%(109人),护士38.78%(121人)。病区开展穴位贴敷、艾灸、拔罐、中药灌肠、刮痧等46项中医护理技术。

1.2 方法

1.2.1 现有中医护理技术进行难度分级及准入管理: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进行3轮问卷调查,同时通过邮件、电话、现场访谈等方式与17名护理领域专家进行深入沟通。(1)组织科研循证小组设计专家咨询问卷:组织院内科研循证小组,通过查阅文献,结合院内中医护理技术管理委员意见,形成“第1轮中医护理技术难度等级、准入管理问卷”。问卷包括:①第1部分:专家个人资料和专家自评表,内容包括专家对问卷内容的熟悉程度和判断依据。②第2部分:共有2份问卷,第1份问卷为一般资料,主要是评定相关条目在研究中的重要性。第2份问卷为:中医护理技术难度等级认知,根据中医护理操作项目的难易程度给予评价(按各操作项目的操作难度、风险等级、并发症等分为:5为难度大、4为难度中等、3为稍有难度、2为难度低、1为没有难度、0为不知晓)。(2)将编制好的第1轮专家咨询表发给各位专家,收集、判断专家基本信息和权威程度,并由专家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进行难度评价,>7分为高难度操作,5~7分为中等难度操作,<5分为低难度操作。同时专家可以对表达不准确、有需要增加或删除的内容进行修改,并在问卷最后设置了开放性问题,了解专家对此岗位描述问卷的其他意见。问卷回收后,对咨询结果进行整理、汇总与统计分析。(3)根据第1轮专家意见进行整理、分析,科研循证小组拟定第2轮专家咨询问卷,并通过中医护理技术管理委员会审核。专家根据临床经验及个人理解,结合第1轮专家咨询得出的项目“难度等级平均分”对46项中医护理操作需对应的操作人员资质和能力给予评价,内容包括学历、职称、从事中医护理的工作年限、中医相关理论及技能系统培训时间。(4)回收、分析、总结第2轮咨询结果,院内中医护理技术管理委员会结合各项目难度等级及护理人员资质和能力要求。(5)第3轮:回收、分析、总结第 2 轮专家的意见,形成中医护理技术的难度分级并给出准入管理,请专家给予同意或不同意的建议,如不同意则进一步提出修改建议。

1.2.2 护理部制定中医护理技术分级管理实施效果评价标准:院内中医护理技术管理委员会制定中医护理技术分级管理实施效果评价标准,评价内容包括患者满意度、患者对中医操作的依从性、护士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成绩、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实施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人次数等指标。

评估方法为日常评估和阶段性评估相结合,日常评估由责任组长完成,评价患者对中医健康宣教的满意度、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的依从性和满意度及中医护理技术并发症等,同时护理部每半年进行1次阶段性评估,并对实施分级管理前后护士中医护理技术考核成绩的平均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项目数和人次数进行对比。护理部按季度组织中医护理技术分级管理实施与存在问题的讨论分析会,查找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达到质量持续改进。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专家积极系数与权威程度 遴选中医护理领域专家共17名, 共发放问卷17份, 问卷回收率100%,专家积极性系数为100%;根据专家对中医护理技术的熟悉程度及判断依据, 计算专家的权威程度(Cr)。 权威系数(Cr)≥0.7为可接受,>0.8则表明专家对内容的选择有较大的把握性。 调查结果:专家的权威系数集中在0.75~0.93之间,总体平均权威系数为0.83,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和结果的可信度较高。

2.2 制定中医护理技术难度分级和准入管理制度 科研小组根据技术操作难易程度、复杂性、风险性及专业性,将46项中医分成三类四级,将难度系数为1.0~4.9纳入一类技术管理、5.0~5.9纳入二类一级技术管理,6.0~6.9纳入二类二级技术管理、7.0~10.0纳入三类技术管理,见表1。

2.3 实施结果 实施分级管理后,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人次数、患者对中医护理健康指导的满意度和中医操作技术的依从性均有明显提高(P<0.05)(见表2~4);同时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例数有所减少(并发症发生例数由实施前18例下降至实施后8例);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平均成绩由89.2分提高至96.5分。

3 讨论

3.1 中医护理技术的科学管理是中医护理内涵和优势发挥的保障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中医护理,提高中医护理水平,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积极开展辨证施护和中医特色专科护理,促进中医护理可持续发展[4]。在政策支持下,近年来,中医护理技术开展项目及数量不断增加,应用人次逐渐上升,但由于目前接受过正规中医护理知识培训的护士不多,加之现行的医疗体制不够完善,许多开展的项目只得到量的提高,却忽视质的提升,变相地降低了中医护理技术的有效率,阻碍中医护理的可持续发展。为提高中医护理质量,医院管理者必须树立现代中医护理管理意识,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打响中医医院品牌,发挥中医护理的内涵和传统优势。

3.2 中医护理效果是评价中医护理质量的关键 中医护理效果评价包括中医护理成效和不良事件两个指标,是中医护理质量基于数据最为直观的指标,既科学又直观,充分体现了中医护理质量的优良[5]。中医护理成效主要表现为中医特色项目的有效开展、科室综合效益的提高、患者中医技术依从性和满意度的提高等。研究表明,实施中医护理技术分级管理后,不仅使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人次数、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成绩得到明显提高,还可以提高患者对中医护理健康指导的满意度和中医操作技术的依从性,同时降低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中医护理效果得到明显改善。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规范中医技术的准入机制,制定管理制度和严格执行分级管理方案,降低中医护理操作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提高疗效与质量势在必行[6]。

表1 中医护理技术难度分级和准入管理分析

表2 实施前、后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人次数比较[n(%)]

注:实施前、后比较,χ2=471.310,P=0.000。

表3 实施前后患者对中医护理健康指导满意度比较[n(%)]

注:实施前、后总满意率比较,χ2=7.771,P=0.005。

表4 实施前后患者对中医技术依从性的比较[n(%)]

注:实施前、后总依从率比较,χ2=6.197,P=0.017。

3.3 中医护理技术的科学管理,培养了中医护理专科人才,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价值 实施中医护理技术难度分级及准入管理,能够明确临床各级护士所需的中医知识、技能、能力及特质方面的要求,从而实现分层培训,通过同质化的培训,不断规范优化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各级护士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丰富中医护理知识并熟练掌握中医护理技能,技术考核成绩得到明显的提升,培训效果显著。中医护理技术分级和人员准入管理机制有效促进中西医结合护理队伍向学术化、专业化和资质化发展。

猜你喜欢

依从性专家问卷
致谢审稿专家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问卷网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请叫我专家
专家面对面
Ⅱ~Ⅲ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分析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什么是手卫生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