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诗中的实与虚

2020-05-30吴永福

学语文 2020年1期
关键词:情思银河写景

吴永福

实是实际存在的,虚则是虚幻的。换言之,实为实际看到的或感受到的,虚则出于联想或想象。比如王昌龄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醉别江楼,橘柚飘香,江风吹雨入舟,感觉寒凉,是实写。想友人在遥远的潇湘月下,忧愁地听着猿声,难以成眠,则为虚写。再如柳中庸的《听筝》:“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听筝声引发的想象,好似跟着春风知道柳条随风而动,好似随着鸟的啼叫识得花的凋落。二者都是悲怨的具象化呈现。接着,还有人事方面的联想。又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是想象周瑜当年的雄姿英发指挥若定及战场情景。

此种联想或想象,多是有所设想或预想。比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寒蝉的叫声听来悲凉凄切,面对着长亭,傍晚时分,一场骤雨刚刚停歇。这是实写,渲染离别的氛围。“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由实入虚,写离别后的去处。进而,设想离别后的情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今夜酒醒之后,人在何处?当是在一个杨柳岸边,早晨的凉风吹着,天上还有一轮残月。再如宋代张镃的《竹轩诗兴》:“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枝梅。”暑天躺在竹轩里可看天上的星星穿过,冬日里吟诗看雪花纷纷落下来,这两种景象不可能同时看到,因而冬日的感受只能是虚写。但随着季节变换,墙角下的一枝梅不要移动,便可留来冬日观赏。

虚写,也可以是比喻或形容之类。比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五首》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性情喜欢山水田园,做官是误落尘网。好比笼中的鸟思恋旧有的林子,池中的鱼思恋原来的水域。长久地关在笼子里,又得以返回自然中。这里的“羁鸟”与“池鱼”都是比喻,为虚写。接下来写田园生活则是实写,有具体的景象。

虚写,还可以指梦境及神仙鬼怪之类。比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中写了游仙幻境。“日月照耀金银台”,那里也有太阳月亮,照耀着金银做的亭台。再如杜甫的《梦李白》二首之一:“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魂来枫叶青,魂返关塞黑。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先写对友人的关怀思念,再设想友人来看自己。其中写魂魄的往返,虽出于想象,却表达出对友人命运的担忧。又如陈陶的《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此种虚写,即做梦的不知梦中之人早已化作白骨了,更能体现思恋的痛苦。刘禹锡的《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写黄河从遥远的地方来,但要流去的地方更远,可以直达天上的银河,便可到牵牛织女的家里去。

实与虚的关系,可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进而虚实结合或虚实相生。至于为何要有实有虚,范晞文的《对床夜语》卷二引“《四虚序》云:‘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从首至尾,自然如行云流水,此其难也。否则偏于枯瘠,流于轻俗,而不足采矣。”能化景物为情思,便实中有虚了。换言之,不能只是描绘景物,还要能表达出情思来。情与景结合,则又虚中有实,即能落到实处。比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日光照在香炉峰上,山峰上冒出紫烟,远远地看瀑布,瀑布是挂在前面的山川上。用一个“挂”字,化动为静,有如一幅图画。然后说那瀑布飞流直下,有三千尺長,疑惑是天上银河的水倾泻下来。形容庐山瀑布,极有气势。虽不无夸张,却很能表达出激赏之情。徐凝也写有《庐山瀑布》:“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徐凝的诗四句都是写景,虽写得形象生动,却没有表达出什么情思来。苏轼认为此诗“至为尘陋”,乃戏作一绝云:“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苏轼认徐凝的诗为恶诗,可能就是嫌其表情达意有所欠缺。

且看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一说朱斌《登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先写景,白日落向山后,黄河流向大海,由此引发的是更上层楼,才能望得更远。此中情思,或许是要有境界的提升。再如畅诸(一说畅当)的《登鹳雀楼》:“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先写楼之高,在飞鸟之上,简直要高出世尘间,再写远天笼着平野,黄河流入远山。只因身在高处,视野开阔,但仍是以写景为主。这首诗在写景上也很有特色,但过于实了,便难以化景物为情思。也就是未能以实为虚,虚实相生。

(作者单位:福建省长汀县长汀一中)

[责编张应中]

猜你喜欢

情思银河写景
回忆,也是写景的利器
如何写好写景作文
银河
问银河
写景的妙招
去银河洗澡
银河升起
十月情思
写景篇:写一种自然现象
当归寄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