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中语文思辨性写作教学的实践路径
2020-05-30张硕
张硕
摘要:思辨是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近几年衡量高考作文水平高低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思辨性写作逐渐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它强调在写作时要有理性的分析、合理的论证、客观的判断等。在具体教学展开时可以从以读促写的方式来培养思辨习惯,通过对问题的理性分析来锻炼思辨能力,运用具体而微的方法提升思辨水平。思辨性写作教学既是对教师的锻炼和考验,也是新时代教育观的要求,更是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思辨性写作;实践路径
《论语》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辨,是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考语文写作能力的参考标准之一,更是平时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近几年的高考作文越来越关注学生的思维与表达能力,因此对思辨性写作的要求也随之水涨船高。“思辨”原本是一个哲学术语,即纯理论的抽象思考,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出结论的过程。思辨性写作是指学生在写作时能够更加理性地分析问题,揭示事物与道理之间的科学联系,透过现象看本质,清晰、准确、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立场和情感态度。在写作过程中,应该注意对材料或者关键词的多角度解读,对观点提出的科学分析,对立论过程的严密推理,以实现思辨性写作的“求真求实”。
在最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安排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可见思辨性写作的重要性。但是在目前的高中写作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功利性过强、应试作文模版化、文章逻辑混乱等现象,而教师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思辨性写作的重要性,缺乏进行思辨性写作的科学方法和系统计划。为了能够有效解决当前思辨性写作遇到的困境,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笔者认为,高中思辨性写作教学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以读促写,培养思辨习惯
杜甫曾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中国也有俗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阅读是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原始的素材是未经加工的原材料,不能直接用于作文当中,需要对素材进行有效地整理和归纳,加入自己的思考,让素材能帮助自己表达观点。思辨性写作尤其需要对原始素材进行深度解读,强调在阅读时调动多方面感官,提高阅读质量。现在的中学生课业压力较大,阅读的“量”和“质”都是不理想的。鉴于此,有必要加强阅读,新课改倡导“整本书阅读”,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已经将其纳入学习模块当中。针对思辨性写作的阅读,应该从教材文本分析和课外拓展阅读两方面入手。
(一)立足教材文本
教材是语文学习之源,语文课堂教学要以教材为本,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尤其是教材中选取的说理性较强的文本,倡导学生深入解读,多元理解,强化思辨。笔者以沪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看到每一册都收录了部分具有思辨性的文章,例如高二上册的文言单元,《诸子喻山水》《秋水》《前赤壁赋》《游褒禅山记》,都是先人由山水生发的奇思妙想,层见叠出,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耐人寻味,启人深思。学生在欣赏作者笔下的美景的同时,如果能够深入理解文章阐发的人生道理,将在思维和认识上获得更大收获。高三下册课文《兰亭集序》中王羲之认为无论哪种人生选择,“乐”都是短暂的,都应该“有花堪折直须折”,应该怀有一颗平常心去面对人生。文章叙议结合,说理自然,启发读者深思。教学此类本文时,应注意引导学生把握论证方式,思考人生哲理,以增加阅读的深度。
从现代文方面来看,沪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议论性文本值得深入学习。如高一上册《跨越百年的美丽》,文中写道:“他们淡淡地生活,静静地思考,执着地进取,直进到智慧高地,自由地驾驭规律,而永葆一种理性的美丽。”居里夫人的美是外在的,更是内在的,内在美才是真的美,它源于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对造福人类的永恒热情。应该引导学生理解“美”的丰富内涵,思考永恒的“美”是什么样的。再如高二下册《拿来主义》,鲁迅写道:“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鲁迅在这篇文章中运用比喻论证的手法阐明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道理丝丝入扣,论证层层推进,正反结合表达论点,可以引导学生深度解读,遵循逻辑,把握文章的论证思路。教学此类文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深挖本文中的思辨性智慧之光,为写作提供借鉴。
(二)注重课外阅读
想要提高思辨性写作的水平,就要开阔学生写作视野和格局,除了立足教材文本之外,还应该提倡课外阅读,尤其在阅读的广度和深度两个层面下功夫。学生课外进行思辨性阅读是提升阅读质量的有效方式之一,所谓思辨性阅读,“即理性的、反思性的阅读,目的在于获取知识或者解决问题”[1]。在文本的选择方面应立足时代,尽可能地选取经典文本进行阅读,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从多角度解读文本,丰富阅读感受,增强阅读的思辨性体验。
首先,在阅读广度上,高中生应尽可能地博览群书。文学、历史、哲学、艺术、心理学等不同学科内容都可以成为阅读选择,这有助于拓宽视野,丰富对世界的认知,进而提高思考问题的能力。单从文学来讲,唐诗宋词的高雅、明清小说的魅力、西方戏剧的张力……通过阅读丰富的经典文学作品,可以感知生命,体会人生百味。思辨性写作要求学生不仅仅只专注于对文学的思考和理解,更多时候需要学生涉獵其他领域,并有所思考。古希腊哲学、历史唯物主义、文艺复兴、毕加索、维特根斯坦……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实则都是对世界的认知,细细品味,都能从中找到关联。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拓宽阅读的广度,鼓励和引导学生在阅读古今中外作品时进行理性思考,培养逻辑意识。
其次,在阅读深度上,应该加强对文本中某些重要问题的挖掘和思考。例如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情”是该作品的主题和灵魂,“至情”一词就出自其中,作者也因此被称为“唯情派”。《牡丹亭·题词》中讲到:“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2]学生在阅读作品时,需要重点思考“情”的深刻内涵,作品里表现了哪些情感?分别以怎样的形式表现的?具体特征有哪些?这些情感之间有什么联系?作者对这些情感有着怎样的态度?作品体现的“情”能否代表作者的思想?等等一系列问题,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作品的主题,并且在进行思辨性阅读的同时,能够透过文字看到作者的内心情感与思想。无论是一本小说还是一篇文章,都可以进行思辨性阅读,深入挖掘文本隐性信息,并结合自己的思考,对文本进行深层次解读。
二、理性分析,锻炼思辨能力
思辨性写作是建立在理性思维上的一种写作方式,所谓的理性就是要有充分的思维依据,能对事物或问题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的一种思维能力。伟大的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我们所有的知识都开始于感性,然后进入到知性,最后以理性告终。没有比理性更高的东西了。”我们在议论文写作训练过程中,要有意识加强思维训练,在提升理性分析问题能力的同时,增强写作能力。
(一)透过现象看本质
作文的审题立意关系到文章的深度,如何解读材料才能不流于表面,才能透过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是我们进行思辨性写作的重要一环。理性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深入解读材料,看到问题的深刻内涵。例如下面这份材料作文:
爱荷的人不但爱它花的娇美,叶的清香,枝的挺秀,也爱它夏天的喧哗,爱它秋季的寥落。
“花凋了呢?”“爱它的翠叶田田。”
“叶残了呢?”“听打在上面的雨声呀!”
(选自洛夫《一朵午荷》)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在思辨性写作中,这则材料需要深度解读,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爱”在材料中出现了五次,无疑是这道题目想要表达的主题,但是爱什么?怎么爱?是需要不断深入思考的问题,这里的“荷”只是解读的切入点和抓手。“爱它花的娇美,叶的清香,枝的挺秀”可以看作是第一层,是事物美好的一面,众人都会爱,这个爱是感官的、直接的、肤浅的,容易色衰而爱弛,孟子曾经说过:“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而“爱它夏天的喧哗,爱它秋季的寥落”就可以看作是第二层,在不同阶段,事物展现出不同的美,多元而丰富,这就像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体现出的不同特点,仍然值得去爱。“花凋”“叶残”可以看作是第三层,淅淅沥沥的秋雨,点点滴滴敲打在枯荷上,凄清有致的声响,别有一番魅力。多种意象的组合,营造出意境的美感。深入爱“荷”之神韵,不囿于皮囊,不陨于时间,这样的爱才更真实、更完整,更有内涵。而这样的解读才更加理性,更有深度。
(二)把握事物间联系
从哲学角度看,联系具有普遍性、多样性和客观性,思辨性写作需要把握事物间的联系,可以借助想象与联想,使联系更加丰富立体,进而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把握事物间的联系也为思辨性写作提供了一个解读材料的视角和方式。从近几年的高考作文来看,材料分析越来越多元化、立体化、丰富化,需要学生有效地联系材料之间的关系和内涵进行思考。例如2018年天津高考作文题:
生活中有不同的“器”。器能盛纳万物,美的形制与好的内容相得益彰;器能助人成事,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有一种“器”叫器量,兼容并包,彰显才识气度;有一种“器”叫国之重器,肩负荣光,成就梦想……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材料中的“器”可以有多重理解,首先是直观的器皿,作为工具的使用而存在;进而联想到与“器”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如国之重器、君子之器等;利用发散性思维进一步挖掘“器”的内涵,可以与事物的品质联系起来。思辨性写作需要把握材料中关键词、句与句、段落层次之间的联系,客观理性地解读和分析。对“器”的思考,首先要有一个概念性的阐释,孙绍振教授曾说:“智性逻辑的基础是概念的严密性、稳定性,在行文中的一贯性。为了保证概念的严密与一贯,最起码的办法就是下定义。如果作者在文章的开头,有起码的下定义的自觉,就不至于造成相邻概念的反复错位,交叉概念的叠床架屋了。”[3]而下定义,就需要对材料进行多方面的联系考量,力求准确、深刻。其次,联系具体与抽象之间的内容,“器”的外部特征与内在品质有什么样的联系?如何成就“君子之器”“国之重器”?从现象到本质的层层推进,使得文章联系更加紧密,更有层次和深度。
(三)辩证分析问题
辩证分析问题可以避免片面化、绝对化和单一性,是思辨性写作过程中衡量对事物认知程度的重要指标,它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在事物变化发展过程中准确认识事物的本质,从局部与整体,宏观与细节多种角度解读材料,力求全面、客观、理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辩证分析问题要注意把握两个原则。
一是一分为二的原则。世界是对立统一的,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因此对待任何一个问题都要一分为二地看,才能保证全面、客观。例如下面这则材料:
不知从何时起,“读书人”这个称呼渐渐销声匿迹。有人说这很正常,现在谁不读书,从幼儿园到博士生甚至工作,一辈子都在读书。也有人说,“读书人”当然是读书的人,但是读书多,人人读书的时代未必说明这个时代还有“读书人”。
材料说“读书人”处处可见,但又逐渐销声匿迹,这就需要我们对“读书人”的内涵作具体分析,传统意义上的“读书人”指的是什么?和现代有什么不同?“读书人”与“读书的人”有什么区别?不同类型的“读书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有哪些异同?等等,一分为二地解读这个问题,能够理清思路的脉络,增强思辨的深度。
二是合理质疑的原则。质疑意味着进一步思考,在审题过程中需要不停地追问和反思,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创新。对材料的深层解读,往往意味着要不断质疑,在质疑中寻找答案,摆脱既定模式的干扰,反复思考。从哲学角度来讲,质疑就是一种批判,它有助于我们开阔思维的疆域,深化文章的观点,厘清行文的脉络。例如2019年北京卷作文题《文明的韧性》,通过一系列的质疑,韧性具体指什么?与文明有什么样的联系?在历史长河中如何体现文明的韧性?层层追问,激发出对题目的深刻理解。
三、具体而微,提升思辨水平
美国学者杜威认为,最好的思维方式是“对某个问题进行反复的、认真的、不断地深思。”即强调了思辨的具体性、深刻性。思辨性写作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根据不同的材料做合理的解读分析,找到材料中具体的矛盾冲突,并给出明确的观点态度。有学者认为:“只有在这种具体的思辨中,考生的理解、分析、比较、论证、评估和自我完善的思辨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展现,表达能力也才能因思辨的真正展开而绽放自己的魅力。”[4]具体思辨能力就是学生能够根据现实客观事件,按照一定的邏辑思维方式进行推理,就事论事,得出结论,在审题立意时能够细致深入,更有逻辑性和层次感。
如2018年上海卷作文题“被需要”就可以从具体的思辨中入手。“被需要”是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声音,因为人是社会性动物,有自身的需要,当然也需要他人,人类不可能以孤独的个体存活于这个世界上。无论从社会生活角度,还是从文化心理角度,“被需要”都是一种普遍现象。题目可以从以下几个层次去解读:
“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从价值排序来看,关注自身需要放在前面,表明了满足个人需求的重要性,对自身的关注也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现实生活中,个体都会存在需要,这是既定的事实,也是题目想让考生了解的现状,无法回避需要,就要勇于面对。人们关注自身的需要是合情合理的,也是讨论“被需要”的前提和基础。
“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身的价值”,这句话点明了“被需要”的价值所在,尤其在被他人需要时,价值才更容易体现出来。“被需要”背后的价值需要考生理性分析和质疑,作具体的解读。渴望被别人需要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背后常常会有什么样的动机?通常来说,他人都会需要什么?“我”是否可以满足这些需要?当被他人需要的时候,“我”是如何表现的?当“需要”被完成时,价值就真的体现出来了吗?通常会体现出哪些价值?如何评价这些价值?只有思考的越具体,分析的越透彻,才能把握的越全面。
“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被需要”的普遍性暗示考生要作具体的分析,理性地对待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被需要”。有专家说自身的需要是一种索取,强调了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性。尤其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越来越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个人需要的满足,突出自我的主体地位,有别于传统的伦理观念。这种对“被需要”的理解显然过于狭隘和片面了,容易走向个人主义的极端。存在即合理,自身的需要是客观存在的现象,题目中并没有强调对自身需要的关注是主体地位,因此在讨论时必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以想当然,一刀切,机械化地理解和分析。实现自身的价值更多地在于被他人需要,对他人、对社会有意义。不仅被他人需要,还可能被时代需要,被未来需要,被人类发展所需要,这里强调的是一种奉献、一种责任和担当,这也是被需要的价值体现。“被需要”的问题有一定的张力和抽象性,对此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这个题目聚焦现实,立足当下,关注生活,符合对当代青年的期望和要求。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向课外,由关注书本到观察社会,思考自身与他者、个体与集体的关系,真正做到具体的思辨、多元的理解、开放的表达,培养学生理性的生活智慧,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由此可以看出,具体思辨是目前高考作文审题立意的内在要求,也是考生能够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方式。只有“具体”,才能够充分展现学生的思考深度和应对不同问题的能力,只有“思辨”,才能将具体的问题有机整合,展现出思维丰富性和逻辑性的魅力。
在平时的教學过程中,就要侧重训练学生对具体问题的分析能力。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就社会生活现象或是相关材料进行具体的思辨和讨论。不仅要培养学生对具体问题的深入探讨能力,增强思辨的深度,还要锻炼学生信息整合和具体评价的能力。就作文材料中给出的信息,除了要做具体分析之外,还要看到信息之间的异同和联系,能够有效地把握信息的要素,进行有机整合与具体评价。
结语
美国教育家贝斯特曾经说过:“学校总要交给学生一些东西,这个东西就是思辨能力。”思辨性写作既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又能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我们要以教材为抓手,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思辨的魅力,扩展阅读的广度和深度,丰富学生的思维底蕴,形成思辨的习惯。同时,思考问题要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事物间的联系,学会辩证地分析材料,锻炼理性思辨能力。除此之外,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高思辨的深度。
指导学生进行思辨性写作,这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锻炼。语文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在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帮助学生提升思维品质,提高写作水平,这是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余党绪:《思辨性阅读是整本书阅读的内在需要》,《语文学习》2019年第6期。
[2][元]汤显祖:《牡丹亭》,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3]孙绍振:《孙绍振论高考语文与作文之道》,福建人民出版社2013年。
[4]余党绪:《具体思辨:高考作文命题的理性选择》,《语文学习》2016年第8期。
(作者单位:上海市七宝中学)
[责编夏家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