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先秦诗歌教学策略刍议
2020-05-30张鹏
张鹏
摘要:先秦诗歌教学固然困难重重,但诗歌中语言和人文方面的营养也非常丰富,语文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充分汲取其中的精华,提升自己的语文核心素养。为此有必要根据课堂教学实践以及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原则,采取以下多项教学策略。这些策略包括:文史结合,知人论世;文乐契合,凸显韵律;问题引领,自主合作;对比教学,拓展提升;读写勾连,剧本改编;立德树人,陶冶情操。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先秦诗歌;离骚
先秦歌谣是中国文学的发端,这一时期的诗人群体或歌咏着个人的怡悦,或吟唱着自己的悲伤,或慨叹着家国的命运,或翱游着似幻的世界。战国时期楚国便孕育了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在《离骚》中用铿锵的声音歌出了属于自己的高洁志趣,用激昂的音响唱出了属于自己的家国情怀,具有非凡的爱国教育意义。过去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和最近“部编本”《语文》教材中都先后选取了《离骚》中部分段落作为高中生学习文本。尽管作品节选部分篇幅较小,但是在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依旧荆棘丛生,许多教师仍较多地采用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跟学的方法。基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和反思,有必要重新审视在语文核心素养引领之下以屈原《离骚》为代表的先秦诗歌的教学问题,探析先秦诗歌在高中阶段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让中学语文教师在确定教学重、难点时更加得心应手,能够有针对性地指导教学实践活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宋代黄伯思在《东观余论·校订楚辞序》曾言:“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由于先秦文学作品距今已有千年历史,且《楚辞》作品的楚地地域色彩浓厚,这无疑在客观上给学生的学习和理解造成了巨大困难和障碍。
首先,生僻字词繁多。虽然只有寥寥两段349个字,却出现了众多的生僻字词,其中有的是字音字形难以辨认,诸如:“鞿羁”“谇”“蕙纕”“揽茝”“谣诼”“偭”“忳”“郁邑”“攘诟”“芰荷”,有的是字义词义与现代汉语相去甚远,例如:“浩荡”(古:荒唐之义,没有准则;今:水势广阔壮大)、“改错”(古:改变措施;今:改正错误)、“工巧”(古:长于取巧;今:技艺巧妙)、“陆离”(古:修长之貌;今:色彩繁杂)等,由此而引发学生的畏难情绪和心理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其次,停顿难于把握。要想正确地句读,处理好朗读与停顿之间的关系,对于初学者来说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尽管注释部分字词释义和句子翻译较为详尽,基本全文覆盖,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已经提前预习的学生尝试进行朗读或者在第二课时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时,仍然存在许多停顿断句方面的错误。
再次,语句晦涩含蓄。由于“香草”“美人”象征手法的运用,这使得诗歌中的词语和句子不再拘泥于原有字词的表层含义,而是赋予其新的内涵特征,同时诗歌的句子也因此而变得含蓄哀婉,意思晦涩难懂,这让学生在疏通文意、理解文章的过程中障碍重重。
最后,作为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通过丰富的暗喻(象征)、比兴、对偶等多种创作手法,屈原得以驰骋于自己的幻境之中,行走于现实与理想之间,诗人的感情细腻多变,矛盾错综复杂,给学生理解文章带来不少困惑。
先秦诗歌教学固然困难重重,但诗歌中语言和人文方面的营养也非常丰富,语文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充分汲取其中的精华,提升自己的语文核心素养。因此有必要根据课堂教学实践以及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原则,采取以下多项教学策略。
第一,文史结合,知人论世
语文的学习离不开历史,更离不开作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要想读懂作者、品析人物特点和形象、升华内涵,就要探寻作者生活的社会和时代特征,结合历史知识和历史事件分析文学作品,做到知人论世。
战国时期诸侯争霸频繁,世风侈僭,民心浇离,楚国亦是如此。历史上的楚怀王非但置屈原在政治上的变法革新和联齐抗秦的主张于不顾,相反却听信谗言和毁谤将其流放,至于顷襄王之时,屈原再次受到朝廷奸佞的诽谤唆使而二次遭到贬黜。在正式进入文本的学习之前,教师可以适当地给学生补充《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楚辞·渔父》等阅读材料作为预习作业,让学生多方位地了解屈原的人物活动和人生际遇方面相关知识,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从而为理解文中屈原发出“长太息”“哀民生”等直抒胸臆的诗句,理解屈原的“伟大”,为把握文章的主旨要义做好铺垫,同时也为后续屈原文学作品的学习夯实根基。
第二,文乐契合,凸显韵律
富于音乐性是诗歌的显著特征。作為浪漫主义诗歌式样的源头,在中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先秦诗歌教学,更要充分发挥这项优势,让学生反复吟咏,将其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始终。
为了给学生更好的情感熏陶濡染和朗读体验,激发学生的文学禀赋,提高审美趣味,丰富审美体验,教师可以让古琴参与到课堂之中。古琴是颇具中华文化特色的民族乐器,其中的“天音”宛若天籁清脆而高远,“地音”仿佛大地浑厚而深沉,“人音”犹如哀怨者圆润而舒情,如泣如诉。通过让学生聆听古琴版《离骚》并配乐朗读,创设高雅的阅读情境,将学生带入屈原深沉含蓄而又豪放自如的丰富情感世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跟着律动让其体会蕴藏在琴曲之中亦即屈原心中遭遇贬黜的凄凉哀婉和斗志弥坚的超凡心态,感受屈原内心情感的跌宕变化,领会“骚体诗”的意蕴。
在朗读的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关注参差错落而又灵活多变句式内部的节拍和韵律,可以按照三至四个节拍的规律进行诗句朗读示范。由于汉语多以偶数音节形式为主,因此部分单音节的拍子诸如语气助词“兮”“謇”等在朗读时要延宕并拉长语气,向偶数音节靠拢,而“以”和“之”等则要相对缩短音长,可以快速带过,使得前后诗句读起来统一,达到整体上律动和谐。在朗读的过程中还要巧用词语轻重音的变化去体会诗句中传递出来的情感。例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表示延宕),句中的“太息”“多艰”等词语则通过重读的形式凸显诗人的情愫。
第三,问题引领,自主合作
要想让学生迅速地投入到作品的学习之中,领会屈原的情感,教师的角色和“脚手架”的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教师不仅要作为课堂的主导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要在课堂情境下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建构和整合,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要想达成这一既定目标,对于教师来说则应突破传统授课方法,在教法上有所调整和创新。通过问题设置下的任务驱动情境建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以此来贯穿语文课堂不失为较好的途径和办法,同时也契合了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核心素养。
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循序渐进地给学生抛出如下问题,并要求学生先用文本语句回答,再进行自己的陈述:①文章开篇的首句体现出屈原具有什么样的心怀?②屈原遭遇贬黜的原因是什么?③面对贬黜屈原的内心感受是什么?④面对不公正的待遇屈原是如何选择的?⑤屈原的投江之举给你带来哪些思考?”问题的设置按照文内屈原的情感变化先易后难,既环环相扣、螺旋式提升,又紧密贴合文本内容。学生在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时,既可以回归到教材文本,夯实课内基础,同时又多触及诗作中屈原直抒胸臆的名句,强化了学生的认知。在合作探究屈原人物形象的过程中思维不断发生碰撞,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鉴赏的能力,教师的板书也在以上环节实施的过程中自然地生成产出。
第四,对比教学,拓展提升
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发轫,屈原的《离骚》是对《诗经》的继承和发展,二者“和”而不同。课堂上通过合作探究让学生对两者进行横向对比分析,赏析同处于大背景之下的不同文学作品,探索新旧知识在诸如文学样式、写作手法、文学风格、写作内容等内部要素之间的差异(例如:在文学样式方面,《离骚》在《诗经》“四言诗”的基础之上发展出对偶的形式并大量地运用于作品之中;在写作手法方面,《诗经》中的“比兴”手法是《离骚》中“花草”暗喻的溯本追源;在文学风格方面,由于“花草”等暗喻的运用,使得作品营造出瑰玮、绚烂之境,诗人从集体中解放,在理想与现实中徘徊抒怨,在《诗经》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开创浪漫之风;在写作内容方面,教材中《诗经》以描写男女爱情故事为主,塑造了“弃妇”的形象,《离骚》则自拟“弃妇”来诉说自己的“忠怨”之情),通过比较、归纳和概括文学现象并表达自己的观点、阐述自己的发现,教师再在此基础上加以点拨并系统地进行归纳总结,有助于发展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整体上把握先秦诗歌的特点,为“抒怨”类诗作的学习张本。
第五,读写勾连,剧本改编
阅读欣赏是输入的过程,写作创作则是输出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关注学生语文知识的输入,而且要重视学生语文知识的输出,做到学思结合、读写结合,为学生提供表达自己态度、观点的可能,发展学生的书面语写作技能和口语表达能力,契合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
教师在授课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收集、展示先贤评价歌颂屈原的对联语句,并尝试自己为屈原撰写对联,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教师也可以布置诸如题目为“我眼中的屈原”“我与屈原的一天”“假如屈原是我的同桌”类型的课后随笔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流行歌曲《离骚》、播放屈原自投汨罗江的视频以及郭沫若的影视戏剧《屈原》,从听觉感知、视觉感知等多种感知通道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尝试进行《离骚》歌词谱曲、创作演唱或者进行课本剧、舞台剧改编并表演,丰富课堂活动,寓教于乐。
第六,立德树人,陶冶情操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千百年来文化精髓的积淀和结晶,体现出中华民族共同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文化的传承性使得这种深层次的观念文化随着历史的前进和发展而濡染了每一位中华儿女。《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指出:“通过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体会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理解、认同、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1]继承并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提高当代青少年的传统文化素养,不仅是落实新课标下语文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对培育青少年的爱国情操和家国情怀,塑造学生优秀的个人品德并形成正确价值观念具有深远意义。
“诗言志,歌咏言。”诗歌是一种基于创作者情感体验的文学表现形式,从诗歌中传递出来的深层含义——“志”“言”对学生现阶段的学习和生活体验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语言符号载体,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情怀等也被深深地嵌入《离骚》的字里行间。屈原是正能量的代表和爱国典范,符合社会时代发展要求,这股正能量亦是当代中国青少年应该具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語文教师应该让学生充分地沉浸在屈原的作品之中,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自主发现,品读出一位忧国忧民、一如既往坚持正道的诗人,品读出诗人热爱祖国、忠贞不渝、志趣高洁的情操,使得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浸染,正如温如敏教授所指出的,要“有机渗透”“润物无声”,减少说教[2]。
此外,我们还可以把诗歌的教学纳入文学阅读与写作的学习任务群之中,根据不同文学样式的不同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以及情感等多方面进行文学鉴赏活动,从而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审美体验。
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任何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能够提高先秦诗歌学习效果的教学策略和方法都值得我们借鉴推广。当今的教学法早已步入后方法论时代,作为教师不仅要做好课前预习的准备工作,善于分析研究教材和学生,统筹兼顾,合理安排,选择恰切的教学方法,同时要关注学习者本身,不能忽视学习主体的因素,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排除学习过程中的畏难心理,使学习者在学习上始终处于一种就绪的状态,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第7页。
[2]温如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课程·教材·教法》2016年第11期。
(作者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责编夏家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