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篇小说和学术著作:两类整本书阅读之比较

2020-05-30章桂周

学语文 2020年3期
关键词:学术著作

章桂周

摘要:长篇小说和学术著作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著作,一个是文学类文本,一个是论述类文本,其写作目的、内容、语言和方法不同,相应的二者的阅读定位、阅读方式、所抓关键及阅读取向也不尽相同。如果我们模糊或忽视了二者的区别,那么我们的整本书阅读就缺乏针对性,阅读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长篇小说;学术著作

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18个“学习任务群”,以此规定高中语文的教学内容,而“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位列学习任务群之首。整本书阅读在必修阶段安排1学分,18课时,要求“完成一部长篇小说和一部学术著作的阅读”。长篇小说和学术著作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著作,一个是文学类文本,一个是论述类文本,其写作目的、内容、语言和方法不同,相应的两者的阅读定位、阅读方式、所抓关键及阅读取向也不尽相同。如果我们模糊或忽视了两者的区别,那么整本书阅读就缺乏针对性,阅读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一、阅读定位不同:体验与知识

文学类文本和论述类文本的目标定位是不同的,无论是从写作者还是从阅读者来说。“论说性作品要传达的是知识——在读者经验中曾经有过或没有过的知识。想象文学是在阐述一个经验本身——那是读者只能借着阅读才能拥有或分享的经验——如果成功了,就带给读者一种享受。”[1]小说偏重于艺术欣赏,而学术则更关注学术思想。

长篇小说作为文学类文本,实际上是把日常生活中经历的情感通过想象创造进行再体验,追求的是美,给人的是美感体验。无论是创作还是阅读,文学作品都需要我们体验情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获得一种亲合的感动,从而实现自我成长和生命关怀。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庸碌的、孤独的,感到一种荒寒与无助,通过阅读小说等文学作品,我们进入一个想象的创造的艺术世界,仿佛遇见另一个自我,彼此契合,两相合一,情感共鸣,心灵净化,获得一种审美的愉快,体验生活,反思人生,建构人生意义,提升人生的境界。

小说给我们的只是美,无关乎概念,无关乎功利,这是一种独特的纯粹的人生体验,让我们在一种想象和创造的意象世界中实现自我确证和人生反思,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如笛福的《魯滨逊漂流记》叙写鲁滨逊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历经了28年的生存奇迹。我们仿佛追随主人公一起冒险,心绪和他一起起伏,痛并快乐着。也让我们逐渐认识到,鲁滨逊的传奇人生并不仅仅是靠运气,更是因为人类自身的理性与知识、信念与智慧。

论述类文本,像学术著作,多是指导行动、阐释原理、研究规律的,从而进行周密的论证与说理。它给我们提供的是理性的知识,增进我们的理解与智慧。我们的世界,无论是自然领域,还是社会人文领域,都是纷繁复杂的,需要我们去认知和把握。而学术著作就是研究这些真相与原理,针对某一学科或问题进行深入、详尽的阐释与说理,一般对特定问题都有独到见解,能给我们提供各种知识,从而更好地指导我们认知与实践,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促进人类的文明进步。

学术著作给我们的是真,描述世界,规范人生,讲求的是必然律,要求无限逼近事物,接近真相,让我们对生活中的真实世界有一个清晰的系统的认识,增进我们的理解与智慧,从而提升自我,更好地把握世界与人生。比如美国人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通过大量调查研究与文献阅读,从日常生活细节中去解读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和习惯,特用“菊”与“刀”的形象,揭示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和民族性,好战而祥和,黩武而好美,傲慢而尚礼,呆板而善变,驯服而倔强,忠贞而叛逆,勇敢而懦弱,保守而喜新,进而指出日本文化乃是一种耻感文化。

二、阅读方式不同:快读与慢读

阅读文学类文本的长篇小说和论述类文本的学术著作,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方式,一个是一气呵成、酣畅淋漓,一个是细嚼慢咽、反复盘桓。读小说总的来说是轻松愉悦的,是满心的感动;而读学术著作则是艰难前行,感觉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小说写的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与情感体验,文字上相对顺畅易懂,在阅读时没有多少语言的障碍和理解的阻力,我们可以驾轻就熟地快速阅读下去,不知不觉中已经读了很多页,读了好几章。所以一本长篇小说,往往用不了一两天就被我们读完了。

而学术著作一般来说语言较为晦涩、艰深,谈的都是一些专业理论知识,非我们常人所能了解和熟知,相对来讲难度较大。就好像人们所说的,读康德的“三大批判”,要有下地狱的决心。书中很多地方不是我们一眼就能读懂,需要我们仔细琢磨,反复研读,才能读懂其中含义,弄清里面头绪。所以,读起来速度较慢,孜孜矻矻,皓首穷经,大概古今如此,概莫能外。

读小说,读文艺作品,我们投入其中,沉浸于意象世界,物我同一,共鸣感动,完全是忘我的愉悦的,如果这时候被突然干扰打断,则十分败兴、窝火。从这个角度来说,读小说必须聚精会神,快读、畅读、美读,一气呵成。因为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知道我们读的是什么,才能真正读懂小说。否则,我们可能没法看到整个故事,看了后面早已忘了前面,脑中的形象处于半枯的状态;可能会漏掉一些重要的细节,难以体会其中的妙处。只有一气呵成将小说快速读完,才会了解事件的关联和活动的前后顺序,才算完整地了解故事和人物。

学术著作重在论证说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就不仅仅是记住其主要的结论与观点,还必须理解其分析论证的过程,从而服膺其理,完善我们的知识结构体系。这就需要我们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开动脑筋,放出眼光,和作者一起分析推理,复盘论证的过程。自然,如此的还原推究,我们的阅读必然就要慢下来,涵泳再三,研读精进。

正因为学术著作过于专业与艰深,所以有时候我们还需要外在的助力,进行辅助阅读,这则进一步拖慢了我们阅读速度。这时候我们可能需要阅读相关资料文献,助读一些工具书等,进行互文对读,才能更好地阅读学术著作。以此帮助我们鸟瞰全貌,把握核心,了解本书的学术思想及学术价值,从而进入堂奥,领悟主旨,达成共识。

三、所抓关键不同:情節意象与概念术语

阅读任何一本书都要进行分析总结,要知道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基本架构、写作技法及学习意义。所有这些都要以读进去为前提,否则一切的分析都是枉然。这就要求我们找到一个阅读的突破口,也就是要抓住阅读的关键,牵住这本书的牛鼻子。对于长篇小说来说,这个关键就是情节意象,而学术著作则是概念术语,它们正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处。

小说最吸引人的就是故事情节,我们一般人首先关注和最感兴趣的都是小说情节。小说最初就是从讲故事开始的,作者注重故事情节,不要说传统的故事类小说、人物类小说,就是现代的意蕴类小说,如《变形记》《百年孤独》等也还是需要一定的情节来架构的。可以说,情节是小说尤其是传统小说的灵魂。我们之所以喜爱读小说,正是受到情节的吸引,我们情感与作品人物共鸣,为之欢喜为之忧。情节成为我们阅读小说的第一推动力。

汪裕雄先生说:“审美意象,是指美感过程中经由知觉、想象活动,不断激发主体情意而构成的心理表象。”[2]审美意象不仅是静态的具体景物和场景,也应该包括动态的情节过程。审美意象是审美心理的基元,离开意象,艺术欣赏就是无米之炊,无从展开。所以说,“美感的过程可以看成审美意象的获取、运动和推移过程。”[3]阅读小说,我们需要通过情节去重构意象、反观意象,从中同频共振,获得审美愉悦。

把握小说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因为人物是通过情节来塑造的;环境是情节展开的背景,而且通过情节来揭示描写;主题需要情节来表现,在情节中表现人生社会问题;甚至小说的艺术特色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情节的艺术。可以说,是情节聚合勾连起小说的各个要素。正因如此,我们把握住情节才能更好理解人物和内容,领悟其中的艺术与启示。

读学术著作,我们首先遇到的理解障碍就是概念术语。如费孝通《乡土中国》中的“差序格局”“横暴权力”“时势权利”“感情定向”“浮士德式”“注释”“仪式”等。这些概念术语,有的是生僻的,有的字面上是熟悉的,但在著作中都有自己特殊的含义,没有全面理解把握是很难弄清这些概念术语的。要知道,人文社科著作不像一般的自然科学著作已经有了很普遍的用语说明,即使有说明,也很难三言两语说清楚。

而一门学科,或是一本学术专著的建立与写作,往往都有几十个概念术语,它们是构成学术大厦的柱石。其中的说理论证每一步都离不开这些概念术语,搞不清这些概念术语,我们就不可能进入学术的殿堂,只能始终是个门外汉。由这些概念术语,进而把握作者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真正得其环中,才把这本书真正读懂读透。弄懂了这些概念术语,也就抓住了作品的内核,把握了著作的架构,其他都是一些具体的细枝末节,自然都会迎刃而解。

四、阅读取向不同:创造性阅读与批判性阅读

论述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一个求真,一个审美,一个重在掌握知识,一个重在心理体验,两者阅读取向自然不同。小说作为文学类文本,追求创造性阅读,进行文本对话,读出个性自我。学术著作作为论述类文本,要求批判性阅读,需要批判吸收,最终为我所用。

长篇小说作为文学作品,其文字表达往往朦胧多义,具有文字张力;而其文本也存在很多的“不定点”和“空白”,是一种召唤结构,具有开放性、模糊性、多义性的特征。另一方面,作为读者不仅有着“共同视域”,也有个人的“期待视野”,个人的素养和背景都构成我们阅读的“前理解”。所以,阅读不可能完全回到文本本身,而是带有自我的个性眼光、经验情感,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创造去接受与阐释文本的。

所以,我们阅读小说应该是创造性阅读,让作品在我们接受过程中获得生长性、增值性。这种阅读更多地带有主观性和个人色彩,积极而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理解文本内涵。诚如清代王夫之所言:“作者以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姜斋诗话》卷一)而这正是艺术生命之所在。当然,创造性阅读不等于无限制的任意解读,我们也还要考虑到文本结构的完整性和文本意义的连贯性。

至于学术著作,讲求的是知识,关乎的是真理,乃天下之公器,就不是个人的自由发挥和肆意妄断了。作者需要通过严密的逻辑论证,得出结论,解决真实问题,构建我们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与理解。所以,学术著作要经得起推敲与检验,而我们读者也不能一味盲从与迷信,就像王阳明所说:“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答罗整庵少宰书》)这就要求我们回归文本,真正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从而达成共识,抑或保留批判,最终重建为可靠稳固的知识,增益思想,提升自我。

所以,我们阅读学术著作,更倾向于批判性阅读。批判性阅读更强调思考、分析与批判,“我们则认为批判性阅读的路径应该是:理解——质疑——重建——反省。”[4]需要我们认认真真地阅读文本,真正读懂文本,在不曲解作者观点,不遗漏文本表述的基础上进行批判,把握和评价作者的观点与态度,辨析观点与材料的联系,进行准确而公正的解释、评价、判断,从而建构价值,得出观点。我们需要关注的是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准确性,重点审查立论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有无判断错误、推理偏颇或是说法绝对等。从中培养分析与综合、假设与推理、质疑和反思、权衡和评估等思维能力,让我们实现主动探究、合理建构。

长篇小说和学术著作在阅读中有多方面不同,但也还是有很多共同点的。如阅读的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再如分析阅读,都有架构性、诠释性与评论性的阅读问题。在“课标”中有这样的阅读提示:“利用书中的目录、序跋、注释等,学习检索作者信息、作品背景、相关评价等资料,深入研读作家作品。”[5]相信这些方法适合各种类型的整本书阅读。

长篇小说和学术著作的阅读还有很多不同点,而整本书阅读又与一般的篇章阅读有很多不同。如果我们依然穿新鞋走老路,把小说和学术混为一谈,甚至将整本书阅读阉割成小说阅读,那么都将使我们的学习任务落空,课程改革泡汤。明确整本书阅读的两种类型的不同读法,可让我们在阅读教学指导中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在各类文本的阅读中最大化地汲取精神营养,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艾德勒,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78页。

[2][3]汪裕雄:《审美意象学》,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8、47页。

[4]庄照岗批:《判性阅读教学的内涵与路径》,《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7年第10期。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12页。(作者单位:安徽省舒城中学)

[责编夏家顺]

猜你喜欢

学术著作
沈阳师范大学学术著作《各国金融体制比较》评介
大型学术著作《药理研究方法学》出版发行
沈阳师范大学原创性学术著作评介
——社会组织如何参与社会治理
沈阳师范大学原创性学术著作《民间叙事与区域史建构》评介
森林昆虫学经典学术著作再版
中国学术著作出版高质量发展:逻辑与进路
学术著作及教材目录
学术著作及教材目录
学术著作出版的边界
学术著作及教材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