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段长篇小说阅读图式指导初探

2017-03-02单群群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7年2期
关键词:图式课外阅读

单群群

【摘 要】在针对长篇小说进行阅读指导时,将阅读方法浓缩成图示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师可通过“借助目录梳理文脉”“锁定角色品读感悟”“关注表达积累巩固”等环节,带领学生借助图式快速感知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巩固写作技巧,丰富个性化语言,从而做到举一反三、高效阅读。

【关键词】长篇小说 课外阅读 图式

所谓图式,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每个人的头脑中都存在大量对外在事物的结构性认识,它是从事例的重要特征中抽取出来的,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概括性,易于迁移。阅读中进行图式指导可以帮助学生简化认知过程。如:在阅读叙事性文章时,如果学生掌握了“要素概括法”的图式(见图1),那么可以运用它概括此类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生步入小学高段后,课外阅读涉及的大都是长篇小说。由于篇幅长,所以指导起来看似困难重重,但只要教师帮助学生将阅读方法浓缩成图式,掌握课外阅读中要抓的几个板块并加以实践,就能促进课外阅读有效展开。

一、借助目录,梳理文脉

文脉就是指文章的条理和结构。学而不思则罔,阅读指导首先要打开学生思考的闸门,而书中的目录正是启发学生思考的好载体。清代王鸣盛说:“目录之学,学中第一紧要事。”“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的确,目录是书中内容的高度提炼,有效利用可提纲挈领地了解全书主旨,把握行文脉络。帮助学生掌握分析目录的图式,能让阅读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一读目录,梳理文章结构

故事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阅读小说离不开对情节的把握。小说的情节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推敲小说目录中的关键词,就可以感知作者布局谋篇的思维轨迹,并大致了解情节,从而理清文章结构。如何引导学生在阅读全文前利用目录梳理结构?我们就以《鲁滨孙漂流记》(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为例来感受目录在把握文章结构中的妙用。全书目录如下。

阅读目录,我们可以发现,抓住 “死里逃生”“自力更生”“别离荒岛”“重返‘人间”,也就抓住了事情的关键环节。根据这些词语,我们可以推测以下信息:主人公在海上遇险,随后死里逃生来到一个荒岛,在荒岛上他经历了很多事情,然后又成功离开小岛,最后还旧地重游。关键词清楚地告诉我们小说分成三部分:来荒岛前,在荒岛上,离荒岛后。再看目录,描写“在荒岛上”的章节最多,显然第二部分是作者浓墨重彩详写的部分。细品第二部分的目录,“自力更生”“古怪脚印”“食人生番”“挫败野人”等字词充分展示了荒岛生活的惊险,鲁滨孙最终得以“别离荒岛”“重返‘人间”,劳动的伟大和价值不言自明。主人公那自强不息、永不气馁的精神,随着目录的解读也就水到渠成地出现在学生的脑海里了。有了这样的思考,学生细读文本时就会带着浓厚的兴趣在阅读中验证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这种渴望知道结果的好奇心将一直伴随着他们,直到读完这本书。

如果引导学生将上述方法从这一个别事例中抽取出来,形成具有一定规律和概括性的图式(见图2),学生在阅读其他小说时就可以迁移运用了。可要求学生每次在阅读目录、梳理文脉后,用“/ ”在目录处标明层次,并注明详略。这样教师只需查看目录便可以评价了。

(二)二读目录,图解人物关系

小说中的人物都有着鲜明的性格特点,学生看完后津津乐道的也是人物。《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第三学段的学生在阅读叙事性作品时,除了了解事件梗概,还要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所以,如果读完作品后借助目录再回顾内容,图解人物关系,对把握人物形象、深化认识,无疑有很大的帮助。

在引导学生读完《绿野仙踪》一书后,笔者要求学生看着目录罗列出所有人物,然后用图来梳理人物之间的关系,有兴趣的还可以在图边标注出每一人物各自的特点。学生把书中人物分成了两大阵营,第一阵营是以多萝茜为中心的合作互助团队,成员有北方女巫、稻草人、铁皮人、狮子、奥兹、守城人等,第二阵营的成员是和多萝茜一队对立斗争的西方女巫、恶狼、乌鸦、黑蜂、飞猴、温基人等,很多学生还在图旁标注出每个人物独有的特点,书中人物形象一目了然(见图3)。这一环节不仅帮助学生重温了情节,也让他们又一次感受了角色的独特魅力。

也许有人会说,反正书都看完了,圖解人物关系,这事与目录无关。其实不然,一本书看下来,在回顾时很容易遗漏其中的一些关键环节,而目录起到了帮助记忆和梳理的作用,在它的提醒和指引下,学生可以轻松还原情节,并在还原中进一步感受人物性格形成的轨迹,其基本图式如下(见图4)。

图解人物关系是学生最感兴趣的阅读作业,阅读后他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制图,然后将作业贴在展示墙上。同样的人物不同的图解方法,各有各的特色,学生在欣赏和评议中不但汲取了别人的长处,也改进了自己的不足。

二、锁定角色,品读感悟

阅读一本书,教师不可能逐页进行指导,而是提拎重点,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图式既教给学生基本的方法,也给他们留下自主研探的广阔空间。如果说借助目录梳理文脉是从整体上把握文章,那么锁定角色品读深化则是一个紧扣重点将书中的语言转化为自身语言,深刻体会文章主旨的过程。小说往往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来帮助读者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所以,每一个故事中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承载着作者的思想,寄托着作者的希望,像一面镜子映照着现实,给人启迪,引人深思。在阅读中锁定这些角色,抓住关键语句,运用摘录、勾画、提问等策略进行分析、比较、概括,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容,还可以帮助学生在品读中内化语言,提升语感。

(一)抓同一角色的前后变化

任何事物都是在比较中存在的,人物形象的塑造也一样,在艺术创作中,通过对比塑造形象是一种运用得最广泛的手法,阅读指导也可以从这入手。最常用的方法是抓关键人物前后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变化,通过圈画、品读关键语言,对比、感受同一角色不同时期的性格,在对照中展示人物的性格形成过程,从而深入理解角色。

《骆驼祥子》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部作品,主人公祥子初到北京时老实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 在经历买车的三起三落之后,他变得麻木潦倒、好占便宜、自暴自弃。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圈画出不同阶段骆驼祥子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并批注自己的感受,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走进文本,与主人公同欢喜共悲伤。这样锁定一個角色,明确思考方向,纵然文章很长,学生在阅读中目标也能非常明确。主线清晰了,人物形象的前后差异也就凸显了,学生在为主人公叹息的同时也深深地感受到旧社会对普通劳动者的摧残。引导学生在阅读《骆驼祥子》的过程中掌握以下图式(见图5),那么在阅读其他文章时学生都会运用这一图式来品析人物了。

在图式的指导下,学生在阅读中将自己所思所想写在书中相关句子旁,这样,阅读评价就有了载体,教师再利用导读课上的小组交流评议和全班交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就能让阅读和评价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二)抓不同角色间对比烘托

小说中,人物的关系往往是复杂的。有时候几个主角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有时候也可能没有主角,靠很多个角色来编织一个巨大的故事架构。这些人物往往性格差异明显,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给人极鲜明的形象和极强烈的感受。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分析人物之间的关系有两种方法:一是围绕关键人物,了解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他身边各种角色的特点,思考身边人与他形成了怎样的对比和烘托关系;二是锁定几个人物,依次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在情节发展中他们的性格走向,体会人物形象与故事主旨的联系。这两种方法的图式如下(见图6、图7)。

《巴黎圣母院》一书的人物体系中,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尔达无疑是这个体系的中心人物,她容貌美,心灵更美。分析她身边的人物:副主教克洛德与她形成善恶、美丑的鲜明对照;纨绔子弟法比则与她形成了高尚与卑劣的对照;敲钟人加西莫多的爱光耀高尚,与爱斯梅拉尔达相映成辉,照亮了整部作品。以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尔达为关键人物,分析这一系列人物的关系,在对比和烘托中学生可以更清晰地感受到宗教的虚伪和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

读书贵精不贵多,与其匆匆浏览许多本,不如用心消化若干本。在阅读中圈画关键语句、批注感受,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清人物间复杂交错的关系,让他们学会把角色联系起来看问题。那蕴含在曲折离奇故事中的有关友情、责任、信念、人与自然等人生的重要感悟,也就渗透在字里行间润泽学生的心田了。按照图式读读、填填、画画,读完后把自己所画的分析图贴出来,利用课间看看、评评,然后再改改,图式就这样一步步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激发他们展示和交流的兴趣。

三、关注表达,积累巩固

通过目录整体感知,再围绕人物形象圈画批注、细细品读。这只是一个从整体到部分的统一模式,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仅做到这两点是不够的。文学世界就像一个百花园,各种各样的文章争奇斗艳,如果仅仅停留在内容上就不能很好地感受文章的魅力,还要学会在阅读中关注表达,得“意”又得“言”。

(一)巩固写作技巧——标出来

到了小学高段,学生在课内学习了很多的写作方法,如在结构安排上制造悬念、首尾呼应、先抑后扬等。在学生阅读某些章节前,教师可以把小说中的写作技巧提前告诉他们,让他们在阅读中注意寻找、感悟,发现了就批注在边上,或者不加提醒,让学生在阅读中自己发现并批注。这是对课内所学知识的不断巩固和运用。当然,除了结构安排上的技巧,选材、人称运用、叙述顺序等方面的技巧也都可以在课外阅读中用类似的方法加以巩固。通过教师的点拨、引导,学生的思维触角就会伸向隐藏在内容背后的写作技法。

(二)关注语言亮点——圈出来

不同的生活背景,不同的人生经历,形成了每一位作者不同的语言风格。如《水浒传》中的林冲和鲁智深,两人的处境不同、性格不同,他们的语言也就截然不同。如第七回写高衙内调戏林冲的娘子,林冲考虑再三,决定息事宁人,鲁智深则说:“你却怕他本官太尉,洒家怕他甚鸟!”通俗顺畅、简洁明快、准确生动的语言传递的是鲜明的人物性格。除了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小说中更多的是叙述性语言,或幽默夸张,或细腻温婉,或含蓄隽永……无论是个性化的人物语言还是精彩的叙述性语言,学生找出这些句子并不难,难的是养成随手圈画的习惯。如果将这些阅读要求都浓缩成图式(见图8),每次课外阅读时都按照图式阅读、思考,并随手批注在书本上,久而久之,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语言质量必将提高。

有了图式,学生对小说的阅读方法就有了一个结构性的认识,学生的阅读就不会盲目、无效。阅读后,教师还可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让他们有机会欣赏到同学们的学习成果,并展开讨论和交流。在学生思维碰撞的基础上,教师若再进行适时点拨,那么课外阅读的实效便能大大提升了。

(浙江省杭州市采荷一小教育集团 310016)

猜你喜欢

图式课外阅读
英语课外阅读不同阶段的方法与措施探究
思维图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透过“图式”读懂儿童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重载交通沥青路面荷载图式探讨
提升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的策略
初中英语教学中图式理论的应用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