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翻转课堂”的教育意义

2020-05-30胡海燕

学语文 2020年5期
关键词:教育意义翻转课堂语文教学

摘要:翻转课堂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在国内外受到了教育者的广泛关注和应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翻转课堂,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学习模式,是对传统教学的优化和完善。语文“翻转课堂”具有多方面的教育意义:突出学生主体,强化教师主导;改进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益;提升综合素质,培养自学能力。

关键词:翻转课堂;语文教学;教育意义

*此文为安徽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2018年度课题《基于移动学习终端的高中语文翻转课堂研究》成果,立项号为:AH2018013。

翻转课堂是当代一种创新型教学方式,其“翻转”实际就是“颠倒”,通过对传统的教学过程及其活动的“颠倒”,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益。各科教学都可进行“翻转”,把翻转应用到语文教学中,有助于最大化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充分运用语文课程资源,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专注力,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语文能力的提升,从而全面提高其语文素养。

一、突出学生主体,强化教师主导

一个完整的课堂始终是由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构成的,两者缺一不可。在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课堂的流程、教学内容、课堂活动都由教师来制定,一切教学活动都以教师为中心展开。而学生一直被动的接受来自教师的讲授和指导,长期以往师生之间逐渐缺乏交流互动,以“老师板书,学生记笔记为主”的课堂模式也是千篇一律,学生难免会对这样缺乏自主而又单一无味的教学课堂失去兴趣,教师也会因为缺乏与学生的沟通而无法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不能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在翻转课堂的创新应用中,教师逐步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明确的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变为积极主动索取知识的一方,教师成为针对学生的问题加以辅助一方,师生之间的“关系顺差”出现,课堂或者课外都以学生为中心,这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有力的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翻转课堂模式真正实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师生关系。在更先进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设计师,学前负责对学生自学内容的布局,包括明确告诉学生学习什么,怎样学习,还要为学生设置微课并提供其他学习材料,增强自学效果。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随时跟踪学生的动态,及时指导。在指导小组活动的过程中,根据科学分组策略,大幅增加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确保集体活动的有效性进行。

例如:在《阿房宫赋》的教学中,利用翻转课堂,教师先让学生课前对《阿房宫赋》进行自学,标注段落和生词,初步理解文章并划分段落,标出自己不能解决的文言知识和内容。回到课堂上,教师让学生提交学习收获和难点,以分组竞赛的形式开展课堂活动,在每个小组中挑选一位代表对自己的认识进行阐述,而对提出的问题,则由全班同学进行抢答,并让其他同学对此答案进行补充。教师再根据同学们不同观点进行解释和总结,纠正学生错误的看法,对学生良好的表现提出表扬,以此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避免单方面接收知识的弊端。最后,教师对文本进行总结,对文章脉络进行梳理,构建文本总体知识结构,总结学习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进一步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在社会发展、网络普及和教学环境改善的条件下,翻转课堂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模式,突出了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不断发展自学能力。同时翻转课堂也发挥了教师应有的主导作用,促进了教师对学生学习的了解、督促和指导。

二、改进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益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流程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解课本内容,学生课后自主复习或者通过课后习题加以巩固,这种方式能够快速完成教学工作,但单一的教学活动容易导致课堂气氛低落,学生积极性不高,注意力下降,也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消化吸收,遇到不易理解掌握的问题无法及时得到教师的帮助。而具有创新性的翻转课堂将新教育理念与新教育方式相结合,就彻底改变了这一流程,有效摒除传统教学方式带来的不利影响,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通过课前自主学习和网络视频教学,自由的安排学习时间及学习内容,预习或者复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结之后再拿到课堂上讨论或者请教教师,很快得以解决。

翻转课堂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更好的在教师的引领下汲取知识,这种方式的应用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同時,翻转课堂可利用互联网技术不断引进新的教学内容,以适应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情况。为了让学生反思和总结自己的学习,有针对性地总结问题,解释和深化学生对困难问题的理解,使过程逐渐成为习惯,形成科学的教学模式和理念,最终促进教学水平提升。

例如:在《沁园春·长沙》的教学中,首先,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文本进行朗读,标注出自己困惑的地方,并对上下片大意进行分析总结。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交流,学生可就自己的观点畅所欲言,深入探讨。其次,教师可以利用翻转课堂的特点,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对其提出的问题进行解释,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并适当开展活动,进行拓展。比如:可以进行角色扮演的活动,挑选几位同学模仿角色的语音语调和肢体语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每位同学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来。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通过朗读感受毛主席当年气吞山河的凌云壮志,感受宏伟的气势,促进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更好感受作者写作时的心境,加深对知识的探究,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益。同时,在朗读过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点评,对表现较好的同学进行表扬,以此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对表现一般的同学进行鼓励,从而激发他们继续探索的精神。最后,教师对课堂进行总结,对书本知识进行最后的梳理,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为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奠定基础。

三、提升综合素质,培养自学能力

语文作为伴随每一位中国学生走过整个学习生涯的科目,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语文学科不仅可让学生阅读大量经典文学著作,记诵许多文笔优美的诗文,还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思想感情。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有素质教育的理念,让学生在不断学习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翻转课堂这一创新教育形式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学习和成长。语文教学利用翻转课堂可更好的发挥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作用,同时,在综合素质的提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翻转课堂最重要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学习习惯,由学生集体被动学习转化为每位学生主动学习。特别是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学生在充满汉文化的环境中长大,对于汉语的学习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利用翻转课堂,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吸收和对旧知识的巩固。

例如:在教学《烛之武退秦师》时,教师可以先布置学生在家对文章进行预习,让学生自己疏通语句,并大概了解段落意思,整理自己对文章的认识,减少学生在课堂上对文章的陌生感。同时教师制作微课让学生了解烛之武说退秦师的社会背景,这样学生在进入文本学习时就能感受到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军,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课堂学习时,教师可以采用与众不同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讲述对这篇文章主旨的理解,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同时创造机会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并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自学和交流,学生都能认识到烛之武劝说的语言艺术和识大体顾大局、临危受命的智勇形象,并与这位国家脊梁式的勇士产生共鸣。这些都会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基础。

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把翻转应用到语文教学中。这样能强化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师生间的密切交流,使教师更好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更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指导,活跃课堂氛围,有效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自学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胡海燕,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第二中学教师)

[责编夏家顺]

猜你喜欢

教育意义翻转课堂语文教学
浅谈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
“行为—认知”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
让健康向上的通俗歌曲走入高中音乐课堂
幼儿课间游戏活动的开展研究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