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积累:语文素养建构的基本任务

2020-05-30谢华

学语文 2020年5期
关键词:语言积累阅读

摘要:语文建设要从多个层面着力,有课程理论层面的,有教材编辑层面的,有教师教学层面的,也有学生学习层面的。语言是语文学习的关键内容,而语言的学习重在积累,语言积累也就成了语文素养建构的基本任务。教材是语言积累的加油站;教学是语言积累的助力器;阅读是语言积累的收割机。

关键词:语言积累;阅读;语文建设

语文教学、语文教研乃至语文建设,都是语文教师的常态工作。《学语文》2020第1期《语文:从“改革”到“建设”》一文指出:“语文建设需要语文教育家引领、所有语文教师和教研员参加。建设者要有大局意识和合作意识,同谋教育发展,共建语文大厦。”多年的教育工作不仅让我热爱我们的母语,也促使我对语文教学深入思考,也希望自己能为“语文建设”添一份砖瓦。我认为语文建设要从多个层面着力,有课程理论层面的,有教材编辑层面的,有教师教学层面的,也有学生学习层面的。同时,我认为,语言是语文学习的关键内容,而语言的学习重在积累,语言积累也就成了学生语文素养建构的基本任务。本文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从教材、教学和学习三个层面就语言积累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教材:语言积累的加油站

语文教材,是给学生学海生涯的第一杯母乳。优质的语文教材可以帮助学生建构语言系统和价值观。朱永新教授的一句话,深得大家的共识: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阅读史。犹记得,我们学过的经典篇章丰富我们的语言,滋润我们的思想,指引我们的人生。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义务教育阶段,正是他们语言和心理发展关键时期。语文教材充满名言佳句,充满诗情哲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藉此培养言语能力、形成正确的思想感情。

最新的统编语文教材中的文本都是经过专家精心选定的诗文,这些文本不仅思想健康,充满正能量,而且语言优美,有益于学生积累词汇、培养语感。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选了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刘湛秋的《雨的四季》等文章。学生由此品读四时景物,感受大自然的生生不息。这些文章语言清新活泼,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阅读这组文章,能积累数十个生字词,记住一些描写自然的语句。其中第一篇《春》语言文字沁人心脾、内容催人上进。编者安排这一经典散文别具匠心,就是要让学生在语言品味中感受人勤春早的美好,感受一种新气象新面貌,憧憬新学期,展望新生活,并就此积累词汇和名言,学习排比、拟人等修辞语句。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我在课堂上发现学生朗读时眼神亮晶晶的,声音清脆,自豪之情油然而生。下课后这些经典语句都能熟读成诵。

统编教材推荐的必读书目有12本:《朝花夕拾》《西游记》《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红星照耀中国》《昆虫记》《傅雷家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艾青诗选》《水浒传》《儒林外史》《简·爱》。这些作品内容涵盖国内外小说和中国古代小说;体裁多样,有诗歌、小说、纪实作品、科普作品等。推荐的自主阅读书目有24本:《城南旧事》《湘行散记》《猎人笔记》《镜花缘》《红岩》《创业史》《基地》《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长征》《飞向太空港》《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寂静的春天》《苏菲的世界》《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平凡的世界》《名人传》《泰戈尔诗选》《唐诗三百首》《世说新语》《聊斋志异》《围城》《格列佛游记》《契诃夫短篇小说选》《我是猫》。这些作品可读性强,内容丰富,是积累语言的好材料。

编者精挑细选的教材是语言积累的智慧范本,是语文建设的资源库。无论是语文教材中的文本,还是推荐的读本,都是语言运用的典范,学生可就此积累生字词,积累佳言锦句。每位学生都是一位行者,每一本教材都是学生语言积累的加油站。

二、教学:语言积累的助力器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统编教材再好,真要发挥教材的价值,还得依靠一批情怀深、学识高、胸怀宽、眼界远的语文教师,这样才能借助教材的营养促进学生成长。语言积累虽然是学生的事,但语文教师要规划、要指导、要督促、要评价。教师工作得当,就是为学生语言积累提供助力器。语文建设不能停留在理论层面,我认为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在课上课下精心为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支招,这是最好的语文建设行为。

語文教师站上讲台,随时随地可将文本精华、阅读技法乃至自己的人生经验娓娓道来,如涓涓细流滋润学生心头,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高为师”。全国阅读点灯人四川省泸州罗怀海老师就说过:读书的厚度,决定你站在讲台上的高度!如果教师有阅读的巍峨之山,那山泉就会源源不断注入学生成长的河流。

在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一文教学中,我让学生熟读:“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再指导他们揣摩这花的热烈灿烂、淡雅高洁都是人生的一种状态。这样语言品味以后,学生再次遇见花的描述的时候,就会对花有着细腻的感受。教师抓住教育契机,点拨色彩的搭配。色彩系列的对应词汇就生动起来:红色热情奔放,黑色严肃而稳重,蓝色清爽高远,绿色生机而蓬勃……叽叽喳喳的课堂生成,就是学生语言积累的爆发。

在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一文教学中,我让学生体会莎莉文老师带着海伦到井房,让她感受到“水”就是正在手上流过的清凉而奇妙的东西,情不自禁感慨道:“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我将这个句子巧妙作为语言积累的案例,引导学生将“水”替换成生命中重要的东西,某项兴趣爱好等。学生思维溅起浪花朵朵,产生了批量的金句:

阅读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音乐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书法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足球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母爱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常常进行这样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金句积淀越来越丰富。语言积累就像每天开出的一朵花,开着,开着,春天的百花园就来了。学生充分使用教材语言,稍加思维就可直接输出佳作。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学习过程中,伴随而来的是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和思想情感的升华。

语言积累关注经典,我非常重视统编教材推荐的必读书目和自主阅读书目,不仅鼓励、督促学生大量阅读,还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掌握精读与跳读、圈点与批注、摘抄和做笔记、选择性阅读与快速阅读等技法。我还让学生阅读时文,每月都有阅读交流会,班级形成了良好的阅读氛围。

三、阅读:语言积累的收割机

学生阅读是学习语文的主要方式,也是积累语言的主要途径。学生必须爱阅读、会阅读,这样才能在阅读中积累语言,提升思想。《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特别强调学生阅读的必要性,规定:“要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

语言积累其实就是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来建构语言,即通过阅读对语言加以认知、理解、记忆、运用,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古今中外的各种诗文著作是学生建构语言取之不竭的原野,田野中稻穗飘香、麦浪滚滚,学生通过纸质文本或是电子媒介来阅读,就如同操作语言积累的收割机。只要走向知识的原野,只要捋起袖子、开动机器,就总是收获满满。学生的语言积累,亦如春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学生语言积累,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追过的偶像,不一定立刻会在生活里产生作用,但一定会在漫漫人生里让你有所领悟。

杨绛先生把读书比作“隐身的串门”,形象地写出了她在书中与各位学者思想的交流、灵魂的碰撞,让人感受到读书的惬意和自由,感受到她读书就是一种精神的享受。台湾著名作家张晓风也谈到书与书之间是亲戚。而群文阅读和专题阅读,就是联通阅读亲戚的好方式。

我的做法是,每位同学地毯式阅读统编教材课文及推荐的必读书目,课外再扩大阅读,并加强阅读交流。班级同学语言积累越多,文化的共同密码就有契合点。精神构建更加稳固,团队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如读了王开岭作品,其带着金属质感、檀木香味的词语令学生喜欢,常常闪耀在他们的习作中、言谈里。文字的精灵喜欢造访人类的精神园地:精神故居、精神雅量、精神气候、精神标识、精神面孔、精神的行囊、精神的苦难、精神的寄托等。学生多阅读,多积累,其精神世界也丰富起来了。凭借阅读,一篇篇文章,一本本書,如山泉之清澈,浸润着相遇的每一个生命。

为了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我探究了一套“阅读·悦读·越读”模式。阅读,是学习常态,读“有字之书”;悦读,是知识享受,读“无字之书”;越读,是灵魂进化,读“心灵之书”。大量的阅读就是在储备语言积累的仓库,脑海中所记录的语言一旦与生活和生命相撞击,需要表达的时候,就能对词汇量调兵遣将,就会产生很多深邃的思考和亮丽的篇章,准确表达自己心声。

语言积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我们要让语文教材发挥其资源价值,语文教师发挥其指导作用,让学生大量地阅读,积极主动地积累语言,并灵活而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只有这样,才能完成语文素养建构的基本任务。语文课程如参天大树,语文建设使之枝繁叶茂;语文素养似累累硕果,语言积累使之强根固本。

(作者:谢华,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二中外国语实验学校教师)

[责编夏家顺]

猜你喜欢

语言积累阅读
词语导入课堂,有“形”有“效”
让学生真正采到“语言的花蜜”
小学作文教学策略的探究
小学生语言积累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基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