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谈小学作文教学的方法
2020-05-29李赟
摘 要:写作是人们交流思想情感、传播信息、沟通公共关系的工具。人类产生了文字,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就离不开这个工具了。特别是当今时代对新型人才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即既懂专业,又懂管理,具有创造性的人才。这种人才的一种重要的条件,就是必须具备较高的写作能力。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当成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去做。但是,对写作感到轻松愉快其乐无穷的学生恐怕是凤毛麟角,而对作文感到困难艰苦忧心忡忡的学生则是成千上万。不少小学生一遇到作文课就产生害怕的心理,因此也不肯写作文。还有部分学生则认为自己以后不当作家、记者,写不写作文无所谓,因此也不肯写作文。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消除小学生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愿意写作,乐于写作呢?在此,我将从以下四方面谈谈我对小学作文教学的方法研究。
关键词:兴趣;体验;指导
一、 兴趣——是打开学生心灵之间的钥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作文是语文学习中最复杂的脑力劳动,如果小学生没有写作愿望,那么习作的教学目的就很难达到。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强迫工作是违反心理学原则的,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根据这一特点,在作文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调动写作积极性。我在教学中的做法有以下几点:
1. 开展丰富多样的交流活动。我经常在班级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交流活动。有时,我充满激情地朗读学生的优秀作文;有时请学生上台来自己放声朗读;有时要求各组分别围成一圈儿,每个人都选读一至两篇自己的得意之作,其他组员听评其作文的长处和短处,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充分肯定的评价中,在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学生逐步树立起作文的自信心,人人都觉得自己行。
2. 我还积极鼓励学生自己向报刊投稿。
3. 第三个做法是:我把班上学生优秀作文它拿去打印成册,让学生感受收获的喜悦。当学生们看到自己的优秀作文变成了铅字,再配上美丽的、富有联想的插图,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在班会课上,组织学生互相借阅、讨论、评议,学生的写作积极性空前高涨。学生有了写作的欲望教师一定要给予保护,即使有些学生写的是“三言两语的流水账”教师也不要责备求全,让学生感到写作不是“难于上青天”,这样才会大大增强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和信心
二、 体验——是学生迸发写作灵感的原动力
蒙台梭利说过:“我们只有在儿童身上才能领悟到大自然的雄伟。”因为儿童有一颗好奇的心,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个富有想象的大脑。所以,教师要发挥他们的所长,引导他们热爱生活,用童心去看这个世界,去感受生活。
奥妙无穷的自然景观,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为小学生作文提供取之不尽的源泉,蜜蜂酿蜜首先在百花丛中采无数花蜜,学生要写出优秀的作文,应像小蜜蜂一样从多彩的生活和浩渺的书海中采集丰富的花蜜。著名语文教学专家魏书先生就是一个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写出好文章的高水平教师,他说:“作文教学的源头是生活积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教师应创设挖掘积累作文素材的重要途径的各种活动。如种植花草树木,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饲养虫鱼鸟兽,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走访亲戚朋友,沟通感情理解他人;参加家务劳动和公益活动,体验劳动滋味等等。许多学生认为生活平淡无奇,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所以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从热爱生活入手,在接触社会、学校、家庭的过程中,活跃思维,陶冶情操,增长才干,从感受中体验并摄取作文素材,从而激发学生表达和写作的欲望。
三、 指导——是学生创作水平更上一层楼的台阶
写好作文不是只靠传授理论概念就可以的,而是要对学生进行一些指导,以提高作文教学的整体水平。
(一)注重平时的阅读教学,丰富学生的作文知识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强调“作文要与阅读教学紧密配合。”所以,在教學中要牢固树立阅读为写作服务的思想,在平时要把阅读教学始终贯穿于作文教学之中。无论是低年级的用词说话,看图说话,还是中高年级的读段、写段和写一篇完整的作文,这一系列的作文训练,都要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把阅读中的作文知识有效合理的切入,通过导读,课例,读写例话,基础训练这一个个训练环节,来丰富学生的作文知识。
(二)走出教材,让课外阅读成为学习的一部分
众所周知,写作能力的形成,三分来自课内,七分来自课外,为此新课标大力推荐课外辅助读物。所以,教师应先善于了解学生,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以讲故事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一些学生生活读物,如童话、寓言、科普知识等,教师还可以选择其中最精彩的部分去讲解,激起学生兴趣,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去看,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另外可以有意向学生介绍革命领袖、科学家、历史人物等名人热爱读书的故事,以激励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在写作训练中,及时表扬班里喜爱读书或作文进步大的同学,请他们谈课外阅读的收获,以激发其他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此,家长与教师不必担心课外阅读耽搁了学生的“正常的”学习时间,应把目光放远些,如果压缩课本教学时间,控制家庭作业,每天挤出10~20分钟用于课外阅读,并且,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开设一些阅读讲座,向学生推荐读物,给学生指点阅读方法,做欣赏指导,这样不仅保证学生有时间阅读书,而且在教师指导下,促进学生精神阅读,增强阅读效果,提高阅读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自由选择阅读材料,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地阅读,逐步培养小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在广泛阅读中积累知识,加强记忆,提高认识。在阅读中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的妙处,从而使学生能得到语言文字的训练和作文能力的培养。
四、 批改——是学生完善创作的必要手段
我们应该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写,教师批”的单一做法,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常用的方法有:自评、同桌互评,全班互评等。学生在作文本上写评语与批注,然后自行反馈交流,有时候意见不统一,还会引起激烈的争论,但是又何妨呢?争论的过程就是积极思维的过程。我比较欣赏全班互评,小学生作文常见的毛病是错字、别字、偏字、标点不当、病句、比喻不当,夸张失度等。所以在全班互评时,我会在黑板上写:①看中心是否明确,删去与中心无关的字、句;②看布局是否合理,做适当调整;③修改病句、错字、别字等,还要注意标点符号是否正确,改错补漏。这样经过多次批改实践,学生不仅准确地记住了写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且对这些要求理解得越来越深刻。他会指导别人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自然也增加了自己的写作能力。还有,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多名同学的作文,这样容易发现、学习别人的长处。别人的优点、短处,自己引以为戒。学生的思想多了一个相互交流、开放的机会。从而提高写作技巧和能力。
总之,作文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它对我们教师的要求是相当严格的。不仅要有童心、爱心、耐心,还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和文化底蕴。但是,它同时也是教师和学生的一个互动过程,需要我们师生共同努力,这样,作文教学才能有效。
作者简介:
李赟,四川省乐山市,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童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