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区孕前保健服务效果评价及对策
2020-05-29王英诸红彭艾平俞雪瑛
王英 诸红 彭艾平 俞雪瑛
【摘 要】:目的评价孕前保健服务的效果、存在的问题及需要改进的措施。方法将143例分娩出生缺陷儿产妇作为研究组,将早孕建册并随访到其分娩新生儿无出生缺陷者20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研究孕前保健服务与出生缺陷发生的关系;对接受孕前保健服务的507例对象进行分析,了解孕前保健服务的现状、孕前保健服务与出生体重及出生评分的关系。结果孕前保健服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接受孕前保健服务与未接受孕前保健服务的孕产妇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01);两者所分娩的新生儿在出生体重、出生评分上无差异(P=0.826)(P=0.347);接受孕前保健服务距末次月经的时间间隔小于6个月的有223例,占接受孕前保健服务孕妇的44.0%。结论孕前保健服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建议计划妊娠前3-6月内接受孕前保健。
【关键词】:孕前保健;效果评价;服务对策
有研究报道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为5.6%[1],每年出生缺陷儿高达90万,并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为降低出生缺陷和孕产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我国于2010年实施了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鼓励和支持育龄人群进行孕前健康检查[3](以下简称孕前保健)。松江区于2009年起开展免费孕检项目,本研究回顾分析本区前期孕前保健工作情况,客观评价孕前保健的成效,深入了解孕前保健工作环节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改進保健服务的措施建议,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孕前保健服务的质量,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1 研究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全区2018年4月-2019年3月产科医院中分娩出生缺陷儿的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155份,其中有效问卷143份,问卷有效率为92.3%;对在全区2019年2-9月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早孕建册的孕妇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2100份,其中有效问卷2060份,问卷有效率98.1%。
1.2 研究方法
将143例分娩出生缺陷儿产妇作为研究组,将早孕建册并随访到其分娩新生儿无出生缺陷者206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孕前保健服务与出生缺陷发生的关系;对2060例早孕对象中接受孕前保健服务的507例对象进行分析,了解孕前保健服务的现状、孕前保健服务与出生体重及出生评分的关系。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病例对照研究、X2检验的方法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143例产科医院分娩出生缺陷儿对象年龄最小16岁,最大43岁,平均27岁,户籍以外地为主占85%;2060例社区早孕对象年龄最小16岁,最大46岁,平均27岁,户籍也以外地为主占70%。
2.2 孕前保健服务与出生缺陷的关系
研究组接受过孕前保健服务的比例为1.4%,远远低于对照组的24.6%,X2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632,P<0.001)。
通过研究结果可以推测,孕前保健服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
2.3 孕前保健服务与出生体重及出生评分的关系
对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早孕建册的2060例孕妇进行随访,结果发现,接受孕前保健服务的孕产妇与未接受孕前保健服务的孕产妇在新生儿出生体重(分<2500g,2500-4000g,≥4000g)及出生评分(0-3,4-7,8-10分)上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X2=0.383,P=0.826)(X2=2.703,P=0.347)。
2.4 接受孕前保健服务的时间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早孕建册2060名孕妇中,507名在怀孕前接受了孕前保健服务,占24.6%。507名孕妇中,接受孕前保健服务距末次月经的时间间隔小于6个月的有223人,占接受孕前保健服务孕妇的44.0%。
3 讨论
研究和实践表明,孕前保健是降低出生缺陷、低出生体重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一级预防措施。本次调查结果发现,分娩出生缺陷儿的143例产妇中,接受过孕前保健服务的比例为1.4%,远远低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早孕建册并随访到其分娩新生儿无出生缺陷者2060例的孕妇接受孕前保健服务的比例(24.6%)。在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早孕建册的孕妇进行随访的结果发现,接受孕前保健服务的孕产妇与未接受孕前保健服务的孕产妇在新生儿出生体重及出生评分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以推测,松江区孕前保健服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但和出生体重及出生评分无关。由此可见:孕前健康检查尤其是计划妊娠前3-6月内通过评估和改善计划妊娠夫妇的健康状况,降低或消除与出生缺陷等不良妊娠结局相关的危险因素,预防出生缺陷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具有较好的成本效益和效果。
孕前检查后的个性化指导可以减少高危因素及疾病对孕妇及下一代的影响。2016年起,我区建立了可行的操作模式如:开发了网上查询系统、设立专门咨询服务门诊及专家咨询门诊,对有异常检查结果的对象进行针对性指导等一系列措施,提高服务质量,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参考文献
卫生部.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2012)[R].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2
ZhongY,HuangY,YanH,Interventioneffectsofprenataleugenicscreeninginbirthderects[J].GuangzhouMedicalJournal,2016
ZhouQ,AcharyaGZhangS,etal.AnewperspectiveonuniversalpreconceptioncareinChina[J].ActaObstetGynecolScand,2016,95(4):377-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