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效“读写”教学策略探究
2020-05-29钱雨薇
钱雨薇
摘 要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进一步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理顺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抓住机会,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素养。在此基础上,笔者将结合教学经验,探讨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教学。
关键词 高效教学;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6-0093-01
在小学的教学工作中,语文是教学中的重点科目,而语文科目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阅读和写作,并且这两部分之间有着很强的联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读写结合教学,因为读写结合主要指的是写作与阅读教学的紧密融合,而读写内容的积极落实正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故而,教师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来切实完善读写教学。基于此,笔者就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浅谈下小学语文的高效“读写”教学策略,希望能与各位教师共同学习与进步。
一、利用多种渠道,调动学生阅读积极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逐渐增多。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时应与时俱进,充分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来丰富自己的阅读渠道。如,开展电子书阅读,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充分地利用零碎的业余时间,了解更多、更新的资讯信息,接触到更多的书籍,同时降低学生的阅读成本。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阅读软件来听书,这样不仅可以缓解学生的阅读疲劳,放松学生的心情,而且还可以达到阅读的良好效果。当然,纸质版的阅读书籍还是学生阅读的主要途径,它不仅对学生的眼睛好,而且还能够带给学生阅读的快感,让学生感受阅读的良好氛围。
例如,在教学中,笔者就会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可以接触到的一切书籍,渐渐地学生不仅能博览群书,而且还能从中找到自己喜欢阅读的内容,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从而加深对阅读的兴趣。除此之外,笔者在班内开辟了小小图书角,鼓励学生可以把看到的好书拿到学校来与同伴进行交流阅读与分享,这样有效拓展了学生的阅读量。除此之外,笔者还给学生推荐了很多听书的电子书APP,让学生在学习之余通过听书来获得信息,感受阅读的乐趣。这样,笔者充分地利用多种渠道来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并让学生感受到了阅读的乐趣。
二、多样化的阅读,拓展学生积累空间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普遍知识经验基础薄弱,但凡知识的所学,都是通过课堂这一途径进行获取。然而,语言的知识涵盖之广,并非课堂这区区一隅所能全部包罗的。故基于此,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之余,大力拓展课外空间,并利用阅读这一语言获取的主导方式,指导学生在课堂进行多样化的阅读,从而扩增小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其语言积累能够获得良好的资源优势。
例如,《将相和》是春秋战国时代的著名典故。教师教学《将相和》这一课时,学生可通过此文的学习认识到诸如:将相和、完璧归赵、负荆请罪、渑池之会等系列语言。基于此,笔者又另外选取了大量的有关我国古代故事的典故指导学生进行了阅读,如,邯郸学步的故事、纸上谈兵的故事、三人成虎的故事等等。这一系列典故在课堂的引进,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知识库,同时,学生通过对这些典故的阅读,也懂得了每个语言词汇的形成,都有其具体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象征,知识视野得到了大大的开拓,从而为语言的积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结合写作题材,促进学生以写促读
写作最直接和最终的目的就是对个人思想和情感的一种表达,所以不同的文章在表达同一种情感时都有其共通之处,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写作时,从文章中汲取营养,来丰富自己的写作内容和情感表达方式,进而促进学生写作技能的提高。
例如,教师在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亲情的文章时,可以引导学生在进行写作时,遇到难以表达的情感的时候,可以参考一些相似类型的文章来进行写作,比如,写关于父爱时,可以参考吴冠中的《父爱之舟》;写关于母爱时,可以参考梁晓声的《慈母情深》;写愧疚之情可以参考鲁迅的《风筝》等等,然后进行思考:这些文章都分别运用了什么方法来表达作者情感的?在我的故事中,是不是也可以運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写作?应该如何运用呢?通过这样的问题提问,让学生试着将这些技巧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自身的写作技能。同时在以后遇到描写类似情节的文章时,学生就能很快地把握住作者表达的内心感情,进而又会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形成良性的循环,促进语文教学的读写结合。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作为一门社会基础学科,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通过开展多元化的阅读与写作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与读写兴趣,进而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语文课堂中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与写作的能够力。
参考文献:
[1]李雪花.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效整合[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