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小学语文生本课堂的构建

2020-05-29郭兆军

读写算 2020年6期
关键词:课堂构建生本课堂小学教育

郭兆军

摘 要 新课改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不断改革。生本课堂的构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学宗旨在于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营造一个和谐快乐的教学氛围,丰富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让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引起浓浓的兴趣,开拓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全面扩大学生的闪光点,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 小学教育;语文教学;生本课堂;课堂构建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6-0199-02

“以生为本,以学定教”顺应当代教育观念,符合课程改革方向的定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行生本教学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教学理念深入和教学教案设置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为主,增加学生对语文教学的喜爱和学习热情,增加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给予学生足够的思维自由,得到及时的教学反馈,帮助学生快乐学习和健康成长。

一、分析小学语文生本课堂教学构建的重要意义

“生本课堂”是一个较为新颖的教育观念,在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也在不断地进行发展。生本课堂是新的教育理念,一经出现就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绝对的领导者,学生处于一个被动的学习状态。而生本教育理念则恰恰相反,反其道而行之,认为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一切为了学生,教师则作为引导者和辅助者的身份帮助学习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生本教学改变了大众对教育体制的一贯认知,发人深省,给予广大教育者一个强大的冲击力。若是将学习任务交给学生,他们是否可以自觉地完成这个任务呢?答案是肯定的。生本教育一經实施就出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成为现代教育师生均衡的有力杠杆,顺应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行生本课堂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通过构建和谐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学生的潜能,更加注重学生的感悟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课堂上做到不教而教,让学生沉浸在汲取知识的氛围中,求知若渴,积极主动,让学习成为流淌在身体里的一个习惯,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效果和教学质量。

二、探究促进小学语文生本课堂构建的有效策略

(一)升级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本课堂既然是以学生为主体,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就成为一个改革重点。学生只有对语文教学具备足够的兴趣才能真正喜欢上语文,才会带着足够的积极性参与到语文教学中去,进而提高学习效果。小学语文教学是一个知识输入的过程,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性格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要重点升级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方法的丰富性和创新性,进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思维进行适当扩展和发散,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力,不但学习了文化,更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以及阅读、写作能力等,进而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语文是一个比较有弹性的课程,语文教学正可谓既困难又简单。难,是语文知识内容庞大,要学习的内容多,语文的延伸内容更多,学习任务重,有时还不一定能得到很好的学习效果;简,是语文教学方法的掌握,若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拥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形成缜密的学习思维,再多的知识都能学的得心应手。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充分深化生本教学理念,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注重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和丰富性,时刻保持课堂教学氛围的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辅助情境教学,营造快乐的课堂氛围

生本课堂的构建需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这才是生本教学的意义。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全班的学生数量还是比较大的,怎样才能让更多的同学活跃起来还不会造成混乱的局面,情境教学就可以做到这一点。情境教学根据语文教学内容而展开,通过场景设置,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这个主题情境中,课堂氛围瞬间处于一个比较快乐的氛围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不但巩固了语文知识,而且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感情,增进了学生之间的情谊,还能够让学生在情境中注入更多的思考,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教师在教授《小兔运南瓜》这篇课文时,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的情境演绎,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道理。首先,教师选择三个学生,第一个学生模仿拿起苹果的过程,第二个学生模仿搬起一个大南瓜的过程,第三个学生模仿试着挪动一块大石头的过程。在模仿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要联系实际,其中必要的动作表情都要求到位,可以进行必要的自由发挥。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促进对这个故事的感悟,提高学习效果。

(三)个性化发展,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生本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自身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重视每个学生的发展,抛弃“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根据每个学生的发展特点让学生向着合适自己的方向发展。语文学习本身就不是一个具有统一评价标准的学科,有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更强,有的学生写作能力更强,有的喜欢逻辑性强的思路表达,而有的学生则更喜欢感性的情感输出。教师要认真对待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不能一味地灌输主观的评价,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发展,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授《燕子》这篇课文时,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这篇文章中有哪些句子最吸引你,让你想到了什么呢?”学生们纷纷发言“小燕子很可爱,我下次见到它的时候要跟它打招呼”“燕子很辛苦,每年都会由南向北、由北向南来回飞”“燕子让春天变得更美丽”等等。每个回答都是从学生不同的思考角度和情感倾向而发出的,都体现了学生的不同个性。这时候教师要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再引导学生思考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顺着学生的思维进行指导,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想法不是错误的,可以大胆地想象并继续下去,促进个性化发展,进而提高不同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生本课堂的构建还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需要广大教师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进行发展和创新,充分发挥生本教育理念的教学意义,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力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语文学习潜能,促进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上的发展与提升。

参考文献:

[1]顾颖润.莫让生本课堂止步于“浅水区”——小学语文生本课堂的反思与实践[J].教育视界,2016(18).

[2]杜素花.走整体之门,摒深挖之洞——关于小学语文“生本”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内蒙古教育,2019(19).

[3]汤晓龙,孙桢铠.生本视野中的取舍之道——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学内容选择的策略与意义[J].小学教学研究,2019(15).

猜你喜欢

课堂构建生本课堂小学教育
小学英语“四有”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主题调研及反思
构建生本课堂为主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浅谈阳光语文课堂的构建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