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外溢导致阴囊皮肤坏死一例
2020-05-29罗浩杰杨建强
束 敏 刘 枫 罗浩杰 杨建强
湖州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浙江湖州,313000
目前,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途径之一,化疗治疗方式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各种化疗药物更是层出不穷,但同时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报道也日益增多。关于抗肿瘤药物的外渗多是外周静脉,本病例是抗肿瘤化疗药物在膀胱灌注应用途径过程中发生外溢导致阴囊皮肤坏死,临床上较少见,故报道如下并结合文献作深入探讨。
临床资料患者,男,77岁,农民。3周前因膀胱灌注化疗后出现双侧阴囊肿胀,伴表皮发红破溃(图1),灼痛感明显,当时未予重视,3周来患者阴囊皮肤肿痛持续无好转,为求治疗来我院就诊,门诊拟“阴囊皮肤破溃,湿疹?”收治入院。既往史:患者曾于2个月前在我院行左肾盂癌根治术,病理报告提示尿路上皮癌,并给予吉西他滨1.0 g膀胱灌注药物化疗方案,以防止肿瘤复发。
体格检查:神志清,精神可,心律齐,双肺听诊音清,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左侧腹部可见陈旧性手术瘢痕,双肾区无叩击痛,双例输尿管走形区无压痛,双侧阴囊肿胀,表皮有红肿破溃,无脓液附着,可见潮红基底上的灰白色、暗红色皮肤结痂,少许渗出。双下肢活动正常。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常规(五分类)白细胞计数(WBC)3.7×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2.85×109/L;红细胞计数2.93×109/L,血红蛋白(HGB)88 g/L;血小板计数(FLT)149×109/L;PSA+FPSA(男)+肿瘤标志物检测+PTH甲状旁腺激素140.80 pg/mL;癌胚抗原5.29 ng/mL;尿素氮19.04 mol/L;肌酐257.0 μmol/L;尿酸701 μmol/L;血淀粉酶151 U/L。胸部高分辨率平扫:①左肺上叶小钙化处,右下局部胸膜增厚。②心影增大。③肝内多发类圆形低密度影。腹股沟阴囊睾丸附睾:左精索静脉曲张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探及。上腹部平扫:①左肾术后缺如,左肾区可疑团片影。②肝脏数个小囊肿,右肾囊肿征象。患者因泌尿系统肿瘤术后化疗,因此继续收治于泌尿外科病房,提请皮肤科会诊。结合患者既往无生殖器疱疹病史,无口腔、眼睛等部位红肿症状,无关节肿痛症状。入院辅检HSV-1、HSV-2 IgM均为阴性;梅毒、HIV筛查均为阴性。患者起病前3周曾行膀胱灌注化疗,化疗时有药液外渗接触阴囊病史,次日渐起阴囊皮肤红肿和瘙痒,并逐渐加重,出现红肿和破溃,患者自行处理未见好转,遂来院就诊。
图1 阴囊红肿破溃伴灰白色结痂
诊断:化疗药物外渗所致的接触性皮炎。
诊疗经过:予以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外用0.1%利凡诺溶液,与0.9%氯化钠溶液稀释外敷,每天3次;外用夫西地酸乳膏和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凝胶。治疗一周后,患者阴囊皮肤干燥结痂,无渗出,无发热,无血尿,无尿痛不适,好转出院。
讨论肾盂输尿管癌是发生于肾盂输尿管黏膜的移行细胞癌,癌细胞容易脱落,具有种植生长的倾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尿路上皮癌,其发病率占肾脏肿瘤的6%~10%[1]。目前治疗常采用手术切除根治辅助药物化疗,肾盂癌术后3年内易复发,所以患者术后行预防性膀胱化疗是必要的。膀胱灌注化疗药物容易引起尿频、尿急、尿道疼痛、免疫功能下降、药液外渗等不良反应[2],本病例既往行左肾盂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行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后1天出现阴囊皮肤灼痒疼痛并逐渐加重,遂3周后再次入院,患者自述化疗药物渗出浸渍阴囊皮肤,故我们考虑患者是由于抗肿瘤药物外溢而引发的阴囊皮肤坏死。
化疗药物用于膀胱腔内灌注的效果已得到普遍认可,在药物种类的选择上也有较大空间。吉西他滨是一种新型抗肿瘤药物,是一种细胞周期特异性阻断剂,主要作用于DNA合成,在进入细胞后转变为磷酸化代谢物发挥抗肿瘤作用,效果明显[3]。本病例在行肾盂癌根治术后予以吉西他滨1.0 g膀胱灌注,以防肿瘤复发。
抗肿瘤药物外溢会有皮肤疼痛肿胀感,继而发热,严重者会出现皮肤坏死甚至功能的消失[4]。本患者可能是由于灌注后饮水较少,膀胱中药液浓度过高而未排空,残留药液刺激导致阴囊皮肤坏死,或置管和拔管过程中导管前段药液滴落刺激皮肤黏膜而引起阴囊皮肤坏死。闫慧敏等[5]表明抗肿瘤药物可导致许多不良反应,包括皮肤、黏膜的特殊改变。另Reyes-Habito[6]也提到抗肿瘤药物还有皮炎、红斑、脱皮、瘙痒、静脉炎、荨麻疹等皮肤的不良反应。
膀胱灌注化疗是泌尿道肿瘤术后常用的化疗途径或手段,规范的膀胱灌注操作可以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7]。规范操作,掌握化疗药物的特点,加强巡视,对可能存在外渗的情况给予预防性处理,以减轻不良后果。另膀胱灌注外渗,起初不易发现,容易被忽视,在临床观察中须予以重视。由于化疗药物代谢产物刺激黏膜,膀胱黏膜灼伤引起不适与药物外渗引起的不适易相混淆,故应加强临床医护人员对膀胱灌注外渗的认识,尽早发现、及时规范外渗处理以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