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教”与“学”之关系

2020-05-28张喜红

新智慧·中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教学相长学习教师

张喜红

【摘 要】教学《虽有佳肴》后,笔者认为教和学之间是十分复杂却又相互依存的辨证关系,首先笔者认为教即教学,学即学习,所以笔者先从教学与学习的角度论述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依存关系;其次笔者认为教即教师,学即学生,从教师与学生的角度论述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

【关键词】教学;学习;教师;学生;教学相长

《礼记.学记》中提出“教学相长”的观点,在语言文字的演变过程中,又将其纳人成语之中,一直延用至今。要追溯它的内涵,首先应从其本意人手,“教学相长”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通过教学,不但学生得到进步,教师自身也得到提高。但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人们又为它附着了不少新的含義,大致有以下几种:

第一,相对教师自身而言。对其又有以下几种不同的理解:一、“教”即教育实践,“学”则为教学理论。它们在教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源”与“流”的关系,教育学发展的“源”在于教育实践,即“教”上。教育实践不仅是教育理论的源泉,而且是检验教育理论正确与否的标准。但当某一教育理论形成之后,就成为影响以后教育思想发展的“流”,成为现成的思想体系,反过来指导教育实践的发展。教育实践总是要在一定的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经过实践,最后对原有的教育理论作补充、修改或者突破,以至否定原有的教育理论,而提出新的思想体系。教育学就是在这样的实践和理论相互作用、不断反复而螺旋式上升和和谐发展的。教师也只有调解好“教”与“学”的关系,才能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教”主要指教师的教学活动,“学”为教师的求知活动。首先,教师的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知识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把以前较为轴象的理论形象化,具体化,将以前华而不实的东西加以充实、加以内化,这样,教与学,相互助长,才能促成知识的全面化,系统化。其次,教师的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探究、不断进取的过程。《学记》中有这样一句话:“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这句话我认为说的很好。如果我

们一味地追求一些空洞的理论知识,那么只会导致我们实践活动的无所适从,教学实践的盲目性。“教”后则“知困”也,在未“教”之前言“困”是空谈,只有自己亲身体验了,知其难,察其不易,才能“自反”;同样,“学”才知“不足”,学生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才能发觉自己的不足之处,加以更正,达到完善程度。期间,这就涉及到是不是学以致用的问题,学会又会用并且还用得恰到好处,“教”与“学”就达到了完美的结合。无疑会为教育教学的发展带来推动作用。

第二,相对教师和学生两者而言。也就指的是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首先,要看教师和学生的配合情况、学生的参与情况以及教学活动给学生的影响,这便涉及到教育教学的质量问题。现代教育并不同以往的传统教育,传统的教学由于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未来的发展;现代教学截然相反,它更注重学生自身的长远即他们未来的成长发育。现代教学本质上是由教师组织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认为教学的本质是“对话”,是“交流”,是“沟通”,认为教学实际上是师生以教学资源为中界的影响过程,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活动。谈到“交流”与“沟通”这就涉及到“情”的话题。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是否尊重学生的人格,是否做到以礼服人、以情感人,是否建立起合适的适合学生发展的环境。同样要传授一篇课文,不同的教学方式,又有不同的收效,只有注意到这些,才不会在教育教学不断改革的大潮中变得茫然,才不会“沉沦为一棵枯荣随风的草”,这样处理好了“教”与“学”的关系,才能推动教育教学的良性发展。

上面谈到了“教”与“学”关系中的两种观点。不论哪一种,“教”与“学”总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它们之间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对于任何一面,我们都不能忽视,也更要正确认识对待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

教师职业是学校教育出现以后才有的。所以教师是以学校为工作场所,对学生进行教育,使他们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才和主要任务的专业人员。教师工作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承担的,只有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受过专门的教育训练,并通过教师岗位职务考核的人员,才能担任教师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日益广泛使用,下一代可以从其他教育途径直接获取知识,有人便认为教师的职业将被电脑取代,这是不正确的。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榜样影响、感情激励、品德培养等等,是任何机器都代替不了的。现代化教育技术只能作为教师教育活动的辅助手段,而不能取代教师本身工作,更不能取代教师的职业。

二、学生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学校领导和教师要使学生在德、智、体几方面健康发展,就必须了解和研究学生,明确学生的主要任务,正确认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生是从事学习的人,是教育的对象。所以,在教育双边活动过程中,学生必然处于受教育的地位。但学生不是被动装填知识的“容器”和接受教训的“听话机”,而是活生生的社会之人,是有自觉能动性的主体,学生学习虽有教师指导,但毕竟要他们自己来进行学习活动,因为他们是学习的主人。这是因为:第一教师的作用是外因,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影响只有通过内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积极发展才能实现。第二,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他们学习的进步,内容的安排,方法的运用等等都要其制约。第三,教师指导下,学习间接领会和掌握知识,还是靠自己独立的学习,而不可能由教师包办代替。正如陶行知所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师的教学要从教会学生学习出发,使他们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

猜你喜欢

教学相长学习教师
以学定教 教学相长——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下的混合式学习
三层论述 逐层递进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以学定教 教学相长——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下的混合式学习
秋天在哪里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