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诗歌,一个到不了的远方?
2020-05-28杜舒亚
杜舒亚
诗歌,作为人类文明的瑰宝之一,它的一觞一咏承载着历史的兴衰沉浮,同时它的韵律和结构还带给人们一种如歌如乐般的审美体验。然而,那些经典的诗歌通常与我们有着一定的时空距离,如何能够真正领会其精髓呢?尤其是外国诗歌,从“会读”到“爱读”再到“读懂”,这中间还存在着语言的、文化的甚至是精神上的差异。本文以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爱尔兰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的代表作《当你老了》为例,归纳分析学生在赏析外国诗歌时难以避免的一些障碍,以期探讨对此进行改善的教学策略。
一、走进原诗,避免翻译过程的“隔岸观火”
叶芝的这首《当你老了》,有冰心、傅浩、袁可嘉、杨牧、裘小龙、飞白等人的多个翻译版本。其中,最受推崇的是袁可嘉的译本,人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用的就是这个版本,就连那首人们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赵照的《当你老了>卜也明显是以此为蓝本改编的。
然而,不得不说,袁可嘉的这篇译文也并非尽善尽美:意象上,第一小节的“shadows deep”似乎是遵从原文,直译成了“浓重的阴影”,但在中文语境中,“阴影”一词常含贬义,放在此处略显不妥,少了许多美感;音韵上,第一小节的“沉”和“影”,笫二小节的“心”和“魂”,以及第三小节的“逝”和“子”,都没有按照原诗格式进行押韵;结构上,原诗中只出现了一次的“dream”,而译文中使用了两次“回想”一词,这种中文式的重复容易使诗歌变得散文化。如果参照闻一多先生提出的诗歌的“三美”原则——“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那么,最受推崇的袁可嘉的译文,也未能完美地在意象上体现“绘画美”,在音韵上体现“音乐美”,抑或是在结构上体现“建筑美”。事实上,无论如何贴近原诗,外国诗歌的翻译过程都不可避免地成为带有译者主观理解的二次创作。正如茅盾先生所说:“诗经过翻译,即使译得极谨慎,和原文极吻合,亦只能算是某诗的Retold(译述),不能视为即是原诗。原诗所具备的种种好处,翻译时只能保留一二种,绝不能完全保留。”
即便是在语文教学中,对于外国诗歌的赏析,也不应该完全脱离原文。不仅要鼓励学生去阅读原诗,对于高中及以上的学生,还可以鼓励他们以自己的语言进行翻译和互评;甚至可以与英语教学进行配合,开展一场跨学科的外国诗歌主题学习。在语言的搜索、揣摩和转换之中,在朗诵、翻译、赏析之中,必将增进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也将切实提升他们对于语言的运用能力。此外,多个版本译文的对比赏析,也不失为一举多得的教学办法,一方面在对比分析中可以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和审美水平,另一方面在看到不同译本差别的同时,或许能够借由“取长补短”而更接近诗歌原初的样子。
二、搜集分享,揭開背景知识的“扑朔迷离”
这首《当你老了》是诗人叶芝献给无数次拒绝了自己的茅德·冈的一首热烈而真挚的爱情诗篇。茅德·冈是一位驻爱尔兰英军上校的女儿,她在感受到爱尔兰人民受到英裔欺压的悲惨状况之后,毅然放弃了都柏林上流社会的社交生活而投身到爱尔兰民族独立运动中,并且成为领导人之一,这便使得茅德·冈在叶芝的心目中平添了一份特殊的光晕。了解了这些,便更能明了那句“But one man loved che pilgrim soulin you”,除了表达矢志不渝的爱意,也饱含着一份赞赏与敬慕。
对于这位一见钟情的女子,诗人钟爱一生却终不可得。茅德·冈一次次地拒绝叶芝的求婚,甚至在叶芝辞世之时,她也坚决拒绝参加他的葬礼。如果不了解诗歌背后的凄凉故事,很可能被文字表面的浪漫与温情给“欺骗”了。事实上,诗中流露出的是一份现实中对于爱情的哀伤与无望,只能寄予对老去后的想象。
因此,在赏析外国诗歌之前,有必要让学生充分搜集与诗歌相关的背景知识,不仅要了解诗人的生平和创作风格,也要对诗歌的创作背景——包括宏观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和微观的个人境况、心理特点等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整理分析,可以通过课堂上“一分钟分享”的形式,也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主题沙龙,在交流分享之中互通信息有无,提高学习效率。如此,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中的意象及其背后的深意,构建对于诗人的精神、诗歌的特点、历史的无常、文化的差异等更为全面和深刻的认知。
三、抽丝剥茧,读懂诗歌文学的“天生含蓄
诗歌的本质绝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堆砌,它还是一种关于“想象”、关于“含蓄”的意识形态。除了词句的简洁凝练,诗歌创作也常常离不开隐喻和象征的运用,而这里面常常浸染了诗人的认知、感情和想象,也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现实、文化思潮和历史进程。只有准确剖析出隐喻和象征背后的深意,才能够真正抓住诗歌的内核,真正走进诗人的精神世界。也正因为诗中的隐喻和象征与历史背景有关,与社会文化、诗人阅历有关,当我们解读外国诗歌时,通常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与诗人在认知模式、概念体系等方面达成共识或是产生共鸣。
比如,对于诗中“che pilgrim Soulin you”(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的解读,就有赖于对“爱尔兰民族独立运动”这一历史背景以及女主人公放弃富贵安逸的生活而积极投身运动的品格的认知;第三节中的“Love”一词首字母大写,所指的便是爱神,这来源于西方神话传说人物的意象,也略带有宗教的意味,需要读者对于诗人所在的文化系统有一定的了解;它与后文的“星星”一起将读者从人间引向天堂,象征着诗人对茅德·冈的爱圣洁而永恒,也仿佛寓示着一种爱的升华,即从男女之爱到世间大爱的升华。
除了一些固定的连接事物与意义的解释体系,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诗人认知结构的变化,一些意象也会被赋予新的解释和寓意。再加上由于一些特殊的时代背景,诗歌的创作不得不考虑“政治倾向”,大量的隐喻使得诗意更加扑朔迷离。比如《当你老了》这首诗,诗人在述说一个无望的爱情故事的同时,是否也在隐喻英国与爱尔兰的关系呢?
综上可知,“含蓄”已然内化为诗歌创作者的一种精神。因此,在专门的外国诗歌品读之外,还需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了解西方的宗教、神话、文学流派,同一诗人不同时期的作品等。
四、深入分析,理清结构格律的“不拘一格”
由于语言结构、语法规则、书写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外国诗歌在格律和形式上的特点与规律通常不是一眼便能看透的。即便是对诗的行数、诗句的字数(或音节)、声调音韵、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都有严格规定的格律诗,呈现出来的效果也很少如中国的绝句或律诗那般T整,不分行、不押韵的散文诗和不受格律限制、无固定格式的自由诗就更令人分不清了,再加上诗人时不时“任性”地创新,想要准确把握外国诗歌的音乐美和建筑美,对鉴赏者的专业度要求就非同一般了。
不难发现,叶芝的这首《当你老了》其实是仿法国诗人龙萨(Ronsard)的《给爱兰娜的十四行诗》而作的。严格的十四行诗由一个八行诗节和一个六行诗节组成,每行均为抑扬格、五音步诗行。然而《当你老了》全诗只有十二行,虽然采用的是英诗传统的抑扬格、五音步,但诗的第三、四、五、六、八、十行中有一两个音步或没有重读,或没有轻读,这样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加突出其他重读音步下词语的意义。尤其最后一小节开头的“Murmur”一词,采用扬抑格,更利于吸引读者的注意,也更为生动地刻画出了“你”年老时唠唠叨叨、喃喃白语的神态;全诗的尾韵是最常见的单韵,且单节按抱韵体ahha、cddc、effe押韵,这样的押韵十分精致,表现出诗歌的正式和庄重,甚至有点圣歌的韵味,但从韵脚上看义不像法国古典格律诗联韵体,似乎是二者的综合。此外,第一小节在描写眼神的时候,出于韵律和节奏的考虑,诗人将句子拆成了三、四两行,似乎突破了语法秩序,打乱了句子结构,却也增添了诗歌的韵律美和灵动感。还有诗中反复使用的“and”一词,看似没什么深意的连词,却让结构更紧凑,让我们意识到全诗其实就是一个长句,也感受到诗人的爱之浓烈与深切,以至于如此一气呵成,如此情思泉涌……
誠然,这样的“不拘一格”,容易给译者或是阅读原诗的读者增大理解的难度,但笔者仍然认为,解读外国诗歌时,结构分析值得作为一个重要的抓手。诗歌的结构形式一如诗歌的骨骼,是诗人思想和隋感的载体,对于诗歌结构和形式的理解,有时候可以成为解读诗歌的一把钥匙,甚至是一条捷径。
五、不求甚解,善用读者世界的“二度创作”
一切文学其实都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而诗歌作品的内涵本就具有丰富性、宽泛性和不确定性,这就使得诗歌语言天然带有多义性和深长的意味,这也恰恰是诗歌的魅力所在。然而,“二度创作”的结果不可避免地受到读者的认知水平、审美情趣、生活体验等多重因素影响。
比如,赵照创作的《当你老了》,灵感便是来源于叶芝的这首《当你老了》——北漂多年的他,偶然读到这首诗,脑海中浮现的是昏黄炉火旁年迈母亲的模样……然而不得不承认,对于大多数还未走出过校园、从未离开过父母的学生来说,很难做到如赵照一般“青出于蓝”的二度创作,甚至可能因为生活体验的贫乏,而无法想象诗歌中所描述的情境,无法与诗人感同身受,甚至对诗中的意象也只是一知半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前文提到的指导学生搜集学习相关背景知识外,也须引导学生丰富自身与诗歌内容相关的直接经验或间接经验,比如角色扮演,观看相关的影视剧,挖掘身边的类似故事,等等;甚至可以“变劣势为优势”,组织一场名副其实的“二次创作”——鼓励学生凭借个人理解和所长,将诗歌改编成剧本、歌曲、绘画等形式,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举办小型的展览或是展演。无疑,在这个看似“不求甚解”的过程中,其实增进了学生对诗歌本身及其背后故事的理解,也提高了他们对诗歌的形式及其内涵的认知。
“诗无达诂”。当我们开始解读诗歌时,它便已经开始失去它原本的样子;加之翻译过程的“隔岸观火”、背景知识的“扑朔迷离”、诗歌文学的“天生含蓄”、结构格律的“不拘一格”、读者世界的“二度创作”等多重因素,我们只能竭力靠近,却很难抵达外国诗歌的灵魂深处。但一切研究和努力都是值得的——当我们醉心于一首诗歌时,不仅享受着字里行间的语言之美,也感受着与诗人“对话”的心有灵犀,在不经意间钩沉着历史,交融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