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个任务群看高中新课标新教材之得失
2020-05-28刘真福
刘真福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高中新课标”)巾有三个学习任务群非常新异而重要,分别是“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这三个任务群在整个高中的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中是一以贯之的,余下十多个任务群无此等特殊地位(它们均与本文无甚关联,故忽略不述)。为什么它们居于特别重要的位置?如此特殊的定序排位体现当代高中语文课程怎样的新动向,是否有偏差?高中语文统编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安排各学习任务群所呈现的目标、内容和策略有何得失?这是本文尝试探讨并解答的问题。
一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是引领群或首领群。高中新课标提示其宗旨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中关键词是“阅读”(复现五次),要求在必修课程的两个学期内,集中十八课时,读一部长篇小说和一部学术著作。其新异之处在于,将中断了几十年的整本书阅读植入语文课程之中,开辟了高中语文教学新天地。近年来中小学语文教学界越来越重视引导学生读整本书,但都是让学生在课外读书,而且是一般性的鼓励、督促和评价,并无统一的阅读书目、阅读进度、评价检测模式和标准,以及明确的教学理念和丰富的课堂教学方式。如果各地学校、教师引导学生读名著或读整本书的力度各不相同,甚至有的教师认真引导阅读,有的教师不引导阅读,那么怎样实现阅读目标,怎样管控阅读过程,则无人知晓。
从这个意义上说,“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群的设置不仅会引发高中语文课程和教学的一场深刻革命,而且会给所有高中语文教师和学生带来严峻挑战。因为整本书阅读既已被列入课程体系,就必然引來一系列的课程变革——探讨课程性质和课程任务,确定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实施课程计划和课程管理,管控课程结业和课程评估检测等,一切都学科化、规范化甚至标准化了,其间有大量的课题有待语文教学界共商策略,攻坚克难。
“当代文化参与”是一个让高中语文教学界颇感陌生的任务群。其宗旨是“引导学生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剖析、评价文化现象,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增强文化自信”,其中关键词是“参与”和“文化”。对比一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2003年版高中课标”)提出“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其中“参与”并非关键词,它仅是各项学习活动中的一个小项,而现在的新课标将它放大为一个大项。高中新课标之所谓“参与”,不是“参读”或“参阅”一些文化类文本,或作为旁观者考察和评价文化现象,发现和总结文化本质、文化发展规律,而是实实在在地“通过开放式学习”(新课标语)走出校门投身社会实践之中,与过去的仅读文本、研讨文本的室内活动有天壤之别。
细心的读者还会发现高中新课标不忘学科本色,给此任务群打上“语文”的印记,如提示“以参与性、体验性、探究性的语文学习活动为主”,“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创建各类社团,开展各类语文学习活动”,等等,将此任务群的“参与”活动圈定在“语文”的范围内。正如课标制定专家所说的:“要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活动首先一定得是语文活动,落脚点一定要在语言文字上,也就是说,最后要回到语文素养上。”[1]因此,语文活动一语言文字一语文素养贯串在一条线上。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也是一个让高中语文教学界颇感陌生的任务群。其宗旨是“引导学生学习跨媒介的信息获取、呈现与表达,观察、思考不同媒介语言文字运用的现象,梳理、探究其特点和规律,提高跨媒介分享与交流的能力,提高理解、辨析、评判媒介传播内容的水平,以正确的价值观审视信息的思想内涵,培养求真求实的态度”,其中关键词是“跨媒介”“信息”和“交流”。对比一下,2003年版高中课标全文无“跨媒介”之说,“信息”一词也极少f}{现,且无关宏旨,遑论跨媒介的“阅读与交流”。要达到这一学习任务群的目标,既要阅读不同媒介的文本,又要熟悉不同媒介的文本特点,还要熟练地处理不同媒介的文本,这就必须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在当今时代并非陌生词,它不仅包含认知态度即信息意识、专门技术即信息技能,还包含文化基础或文化修养等诸多方面,如此说来,这种学习任务已经延伸到语文之外了,成为富有时代特色的学习行为和修养行为。
细加分辨,高中新课标在描述这一学习任务群的性质和任务时,不忘学科基础,谨守“语文”“语言”的边界:“观察、思考不同媒介语言文字运用的现象”,“辩证分析网络对语言、文学的影响,提高语言、文学的鉴赏能力”,“建设跨媒介学习共同体,并将其作为支持语文学习的手段”,“教师应主要引导学生理解多种媒介运用对语言的影响”,等等,从中可以看出此任务群与语文学习、语言文字的紧密关联。
二
从这三个任务群可以看出当今高中语文课程观念的巨大变革。下面提炼几个观念并作细化分析,从不同侧面描述当代语文课程的新面目或新形态。
1.读书语文观
中国的语文教育历来有倡导多读书、读整本书的优良传统。古代私塾教学姑且存而不论,仅就近现代而言,20世纪初清政府实施“废科举,兴学校”的“新政”,颁布了小学的《钦定蒙学堂章程》《钦定小学堂章程》和中学的《钦定中学堂章程》《奏定中学堂章程》,要求在校小学生读“四书”、《孝经》《诗经》《礼记》《尔雅》《左传》等,在校中学生读《书经》《周礼》《仪礼》《周易》等,这就是古代学子读经(读整本书)传统的尾声。到20世纪20年代,吴研因、叶绍钧(圣陶)、胡适等编订“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的小学、初中和高中国语课程纲要,提及“指导阅读浅易图书”(小学)、“略读整部的名著”(由教师拣定书本)(初中)、“精读和略读,每项暂定八种名著为最低之数”(高中),引领学生走出读经的樊篱,既读古书,又读今书,还读外国书;既保守传统,又开创新制。
新中国成立后,语文教育掀开新篇章,教学目标变得细化和泛化,阅读教学倚重于课本、课文,整本书阅读未被纳入课程规划;甚至在近几十年来很长一段时间里,语文教学不提读书,只重视应试答题。但是白新世纪以来风向大变,中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倡导读书,2001年版义务教育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高中新课标要求“好读书,读整本书”,并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置于所有学习任务群之首。读整本书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义开辟了当代阅读教学新范式。
如今读整本书成为高中新教材必修部分的特定单元——必修上册读社科类学术著作《乡土中国》,必修下册读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可以说当代语文教学进入了读书的时代,那种认为多读单篇文章再加上多做试题的做法显得陈旧了,那种认为不多读整本书就能学好语文的想法已经落后了。
2.实践语文观
《中庸》中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说法,其核心要义是始于“博学”而终于“笃行”。这是一个由学及行、循序渐进,将知识、学问、事理等付诸实践的相对完整的学习序列和学习进程,体现古代教育既重视学习更重视社会实践的优良传统。中国历代士大夫普遍不满足于饱读诗书却无用于时世的修学行为,而怀有修齐治平、经世致用、利济天下的宏大理想和实践愿望。
当代语文课程更加重视实践过程、实践策略和实践精神。新世纪初的课标为语文课程定义——“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2001年版义务教育课标),但更多的是停留在理想宣传上,尚未落实在课程内容和教材内容中;如今高中新课标明文规定高中生“参与”当代文化建设,以及进行跨媒介的“阅读与交流”,不仅指明了学习内容,还指明了学习方式——语文实践。高中新教材必修下册有“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单元,活动细目为“认识多媒介”“常用多媒介”“辨识多媒介”——以利用多媒介活動为学习内容,一改过去仅以课堂的单篇文章阅读为主体的百年不变的教学模式,赋予语文课程以新的时代特色。正如专家所说的:“作为‘互联网+影响教育的缩影,‘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应正视时代变革,使学生通过本任务群的学习,熟练掌握跨媒介信息获取、呈现与表达的能力,具备适应未来生活挑战的关键能力。”[2]这就是说,实践语文的本质是让学生尽早具备适应未来社会工作和生活所需要的核心素养。高中语文课标研制组组长王宁给学习任务群定性为“任务”“活动”“情境”[3],显然是在倡导实践语文的课程理念。
3.文化语文观
中国传统语文教育历来与文化教育、文化传承和文化启蒙密不可分,语文教育是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的“语文”仍旧与“文化”密不可分,但已经产生了新的关系意义,“语文”中的“文化”滋生出独立的品性,并被赋予了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近二十年来的语文新课程对“文化语文”保持了持续的升温,新世纪初认定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1年版义务教育课标),高中新课标一字不改地承袭这一表述,同时更有发展,不仅要求“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理解文化多样性”,更要求“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我们可从新课标对三种文化的要求中悟得宏观课程理念,还能从“聚焦特定文化现象,白主梳理材料,确定调查问题,编制调查提纲,访问调查对象”“对社区的文化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思想观念、生活演变等进行分析讨论”等表述中发现具体编写教材和实施教学的依据。
再看高中新教材对应新课标规定的“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必修上册设置“家乡文化生活”单元,单元的活动细目为“记录家乡的人和物”“家乡文化现状调查”“参与家乡文化建设”,这就是将学生引入当代社会生活、社会实践和文化体验中,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当代精神、文化性质。可以说“文化”丰富了“语文”的内涵,扩展了“语文”的视界,提高了“语文”的品位和境界。
4.大语文观
从20世纪初我国教育界确立新学制、创设新课程以来,语文教学界关于语文是什么、语文教什么、语文的核心定位是什么、语文的边界在哪里等种种问题聚讼不息,迄无定论。及至20世纪90年代末兴起的一场语文大讨论,打破了语文教学界乃至整个基础教育界的沉闷局面,未料旧的辩诘话音刚刚休止,新的争论复又兴起,十多年来许多有识之士连续不断地呼吁捍卫语文的纯洁性,强调语文教学“理性回归”。那么这些有识之士在今天读了高中语文新课标和新教材,也许会认为“当今语文更不像是语文了”。其实当今语文仍是语文,是更新了核心理念和表现形态的语文,是强化了读书兴趣与能力的语文,是扩大了亲身实践范围和加大了力度的语文,是与当代文化发展紧密关联的语文,一句话概括为扩大了内涵与外延的大语文。正如王宁先生所说:“改变方向就是‘把知识内容放到大的学科背景、社会背景、历史背景中让学生去感受它的价值、意义、局限。用‘任务群来统摄零碎的学习内容和日常的教学活动,不仅有利于打破不同学习内容的分割,‘融合听说读写,跨越古今中外,打通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语文学习和学生生活世界的壁垒,引导师生将零碎的学习聚焦到‘语言积累、梳理与建构“当代文化参与和探究“跨媒介学习与交流“文学鉴赏与创作等整体目标上来。”[4]由此可见,当代大语文课程具有扩大性、融合性、跨越性、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三
然而就像任何新事物都兼有新异与怪异、领先与过头、矫枉与过正的两面性一样,高中语文新课标学习任务群在阐释理念与指导实践操作中隐伏着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在新教材相关单元中则变成显性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学习任务的核心目标的偏失和学科边际的模糊。
其一,新课标学习任务群的目标定位有待商榷。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建构阅读经验,形成读书方法,提升鉴赏能力,养成阅读习惯等——强调“阅读”“鉴赏”,以及阅读的“经验”“方法”“能力”“习惯”等,还算扎根在语文园地的土壤中。而“当代文化参与”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剖析、评价文化现象等,可以说强化了真实的文化实践情境,弱化了“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对课标“当代文化参与”这一学习任务群的语言文字表述作词频统计发现:“文化”出现二十二次,“语文”仅出现六次。可以断言文化强势而语文弱势。不妨对比一下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标,其中一部分学习目标就是“辨识各种文化现象,领悟优秀文化作品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两科的某些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颇为相似。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和运用跨媒介的信息,梳理、探究不同媒介语言文字运用的特点和规律,以正确的价值观审视多媒介信息的思想内涵,培养求真求实的态度等,其中有的任务与语文的“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相关,有的任务偏离语文的中心目标,倒是与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学科核心素养和教学目标有交叉重叠之处(该课程的学科核心素养是: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
其二,新教材学习任务群的内容设计惹人质疑。
高中新课标学习任务群目标定位只要稍偏离语文,那么根据新课标编写的高中新教材就难免掺杂进许多非语文元素。先看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其“学习任务”包括:“记录家乡的人和物”“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其中主要活动应该是“记录”“调杏”“(参与)建设”等,以“家乡文化现状调查”为例,学生活动成果是:家乡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情况调查,家乡群众性业余文化活动调查,家乡图书室藏书与借阅情况调查,家乡商家招牌体现的商业文化调查,家乡文化习俗、生活方式的变化调查。这些内容是在激发学生文化参与精神,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社会交际能力,而非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印證了上文所说的“强化了真实的文化实践情境,弱化了‘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
再看必修下册第四单元“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其“学习任务”包括:“认识多媒介”“善用多媒介”“辨识媒介信息”。其中主要活动应该是“认识”“善用”“辨识”等,意在奠定、发展学生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信息素养或媒介素养。这些学习活动显然是非语文的,语文课有了与信息技术课相同的教学内容,同样弱化了“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
还有人可能对本文的质疑进行反质疑:既然指出新课标和新教材的某些不足之处,那么你认为应该如何编H{既具有当代宏阔视野义凸显语文特定素质的高中新课标和新教材?这是历史性、时代性的繁重任务,大家都在探索,笔者难以匆忙下结论,或许应当另撰专文论述。不过也可以就相关学习任务群的理解和实施提些建议,算是描绘一下愿景。
为了完成语文学科视野下的“家乡文化生活”和“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教学,先构想其教学元素:态度、热情和兴趣,自主、合作,访谈和讨论,书面作业,口语交际,方法、规则、效率,纪律、规矩、安全意识。笔者对如何具体操作提一些相关设想,以问题的形式呈现。
把握实用文体特点:与学习任务群相关的实用文有哪些类别?(即调查报告、资料综述、倡议书、建议书、活动进程纪实、活动图文花絮等)这些类别各有什么特点和写作要求?
尝试实用书面语体写作:实用书面语体有什么特点?与文艺书面语体有什么不同的要求?(高中生很少运用这类语体进行写作,有必要引导探讨。近年高考卷有对实用书面语和口语的分辨题,值得关注)
激发交际的意识和愿望,提升口语交际的能力和品质:如何做到“树立自信,尊重他人,文明得体,仪态大方,善于倾听,敏捷应对”?如何“在讨论或辩论中积极主动地发言,恰当地应对和辩驳”?(均为课标语)(其中有些目标属于能力范畴,有些目标进乎技、近于道,超越能力而关乎品格修养)
培养语文信息意识,训练处理多媒介信息的能力:口语、书面语与网络语有什么不同?如何从网络海量信息中搜寻、整理、提炼有用信息?如何通过多媒介让语文学习活动变得丰富多彩?与图片、视频、音频等的相配文字有什么特点和写作要求?如何看待网络时代新词新语?
总的原则是将迷茫于多歧之路的语文课程引入明晰而正确的轨道。正如论者所说:“学习任务群涉及的言语实践活动并非‘原生态的语文生活,而是基于语文课程的总体目标,立足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基本过程筛选出的教学形态的言语实践活动。”[5]将这样的思考引入我们的语境,可以理解为不能简单直接地将社会文化或跨媒介的“原生态”活动引入语文教材和语文课堂中,而要细加辨析,确立属于语文学科自身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规范和评价模式等,最后使学生获得语文性的学习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