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2020-05-26张庆沛
张庆沛
【摘要】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阶段,教师不仅需要重视学生知识体系的完善,还需要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需要加入拓展训练,利用多种方式锻炼学生的身心。拓展训练可以增加体育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促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拓展训练中,实现学生个人能力和素养的稳步提高。
【关键词】 拓展训练 初中体育 重要作用 应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3-148-01
初中体育教师要想将拓展训练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那么就需要了解学校的现有资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设备,开展多样化的训练活动;就是还需要重视个人教学能力的提高,真正认识到拓展训练的重要性,介入拓展训练磨练学生的意志,使学生能够敢于面对困难,勇于挑战自己,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拓展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磨练学生的意志。初中阶段的学生逐渐开始承受越来越多的课业负担,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占用了学生较多的课外时间,这使得学生锻炼时间越来越少,学生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如果教师不够重视拓展训练的开展,那么这样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些拓展训练需要学生借助团队合作才能顺利完成,这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了合作能力。通过拓展训练,学生可以完成一些个人无法完成的任务,更好的证明自己的能力,而这也能大大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使其在面对困难时能够勇往直前,不退缩不逃避。在体育教学中融入拓展训练,可以让教学计划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教学内容更加多样化,学生可以参与的活动越来越多,而这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锻炼其想象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二、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一)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相对于其他活动来说,拓展训练存在一定的特殊性,部分训练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才能更快更好地实现训练目的[1]。因此,学校需要为拓展训练准备专门的场地,购买相关设备,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从硬件设备的方面来看,学校需要花费较多的费用才能准备好所有的专业训练设备,而这对于初中学校来说是无法实现的。要想更好的开展拓展训练,就需要教师能够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认真挑选教学设备,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的拓展训练。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开展“孤岛活动”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课桌、板凳、海绵垫子等作为此次训练的教学设备,保证拓展训练的顺利开展。
从人才资源的方面来看,体育教师需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全面且深入的了解拓展训练的方方面面,掌握多样化的训练方法。学校需要定期开展各式各样的培训工作,帮助教师掌握更多的教学方法,使其能够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这样才能将拓展训练与初中体育完美结合起来。
(二)激活学生参与拓展训练的热情
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开展各式各样的教学活动,但是这些教学活动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有些学生不愿加入到教学活动中,就是因为害怕受伤,因而远离体育活动。当学生对拓展训练不够了解时,也会产生一定的畏惧心理,无法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只有教师能够激活起学生的参与热情,才能使其愿意参与到拓展训练中,便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在拓展训练中,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会得到良好放松,也能逐渐找到自信。因此,教师在开展拓展训练时,可以加入一些有趣的体育游戏,遵从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促使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拓展训练中。
例如,在刚开始开展拓展训练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难度较小的训练活动,如“盲人方阵”。这一拓展训练只需要用到一根长绳,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在这一训练中,教师需要将学生分为几个不同的小组,各小组的学生需要蒙上眼睛,拿着绳子,凭借自己的感觉围成一个正方形。花费时间最少的小组获得此次游戏的胜利。在这样的拓展训练中,学生无需花费较大的运动量,还能在具有竞争性、趣味性的训练中提高自己的各项能力。相对于单纯的运动来说,学生更喜欢也更愿接受这一训练方式,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训练热情,提高其课堂参与度。
(三)充分考虑拓展训练的特点
教师在开展拓展訓练时,也可将其当成野外生存的合作训练,创设各式各样的情境,精心设计训练内容,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磨练学生的意志,促使学生能够成长为一个拥有健全人格的人。相对于传统的体育项目来说,拓展训练存在较大差异,需要学生能够进行自我挑战,在活动中感受成功,学会与他人合作。因此,教师在开展拓展训练时,可以引导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刺激学生的各个感官,促使学生能够真正融入到情境中,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3]。
例如,教师在开展拓展训练时可以加入“孤岛求生”的活动,学生需要扮演成不同的角色,如盲人、聋哑人、残疾人等,必须要真正信任自己的同伴,才能更好的完成训练活动,实现训练目的。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勇敢的挑战自我,突破自己的极限。当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个人目标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喜悦感和成就感,而这可以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使其能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接下来的拓展训练中。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加入拓展训练,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利用多样化的虽然活动激活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还需要站在全局的角度认真思考拓展训练所具有的特点,精心设计训练活动,促使学校的学生都能融入到训练活动中,最终实现学生各项能力和素养的稳步提高。
[ 参 考 文 献 ]
[1]李贞光.浅析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祖国,2018(7).
[2]李进.寓教于乐,趣味拓展——拓展训练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发展研究[J].体育风尚,2019(3):224-224.
[3]王鑫.试论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途径[J].当代体育科技,20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