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对策探讨

2020-05-26刘裔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3期
关键词:典型素养教学方法

刘裔

【摘要】  教育改革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中,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方法都在不断更新中。但是在高中阶段,地理学科的教学仍旧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师未能更新和优化教学方法,未能兼顾所有的学生等,这些都影响到学生地理素养的提高,无法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就先分析了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高中地理 典型问题 对策 地理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3-099-01

针对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高中地理教师需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实践活动、分层教学等,构建出一个全面且客观的教学评价体系,促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地理知识。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典型问题分析

(一)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虽然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已实行一段时间,但是目前仍旧有不少教师在教学时仍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在教学时只借助教材、黑板和粉笔。教师会在黑板上列出该节课的板书,学生需要将这些内容记录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并利用课余时间去背诵这些知识点。有的教师在教学时采用口述的方式,学生需要将教师口述的内容快速记录在笔记本上,但是一些写字较慢或者基础较差的学生,就无法紧随教师的教学步伐,进而逐渐丧失学习的主动性,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

(二)无法兼顾所有的学生

学生之间是存在一定差异的,这些差异是教师无法忽视的。差异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也会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较大影响。而这并不意味着学困生无发展空间,教师需要平等看待所有的学生,要促使全体学生都能有所进步和发展。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教师都无法兼顾所有的学生,将重心放在优等生和中等生身上,而这就会导致两极分化的现象逐渐严重。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典型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采用小组合作的模式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无法兼顾所有的学生。此时,教师就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但如果要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和优势,那么就需要教師能全面了解所有的学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准确、合理的划分。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性别、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划分,遵从“组间相同、组内存异”的原则,促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小组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和作用,明确自己的分工。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可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例如,在教学《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这一课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和研究地理环境都存在哪些差异。学生需要发表各自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之后由小组长进行简单的总结,发表各自小组的观点。采用这样的方式,无论是学困生、中等生,还是优等生,都能真正参与到地理课堂中,给予学生更多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实现学生学习成绩的稳步提高。

(二)更新教学理念

面对新的教育形式,高中地理教师需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而这就要求教师需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借助多种渠道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明确地理学科教学的价值和目的,重点关注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此外,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还应当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

例如,在教学《全球气候变化》这一课时,教师就需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了解全球出现气候变化的原因,准确把握全球气候变化将会对各地的自然环境、动物的生存环境带来的影响,促使学生可以正确看待全球变暖,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切实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此外,教师在教学时还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与全球变暖的视频,增加教学内容的直观性。

(三)优化和完善教学方法

如果教师一味地采用陈旧的教学方法,那么将会大大降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更新自己教学理念的同时,还应当了解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开展有趣的实践活动,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增加地理课堂的趣味性,降低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的难度,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教学《城市与城市化》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开展“从市中心到郊区,你选择住在哪里”的实践活动。在此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收集多种资料,了解人们选择不同住房位置的原因和情况,分析和研究影响人们选择住房的主要原因,学生需要说出自己选择住房位置的思路,选择最恰当的住房位置。借助这一实践活动,学生了解到本地的居民区呈现出向着郊区不断扩散的原因,了解到这一现象给城市发展多带来的影响,从中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同时,这一实践活动还能锻炼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四)构建全面客观的教学评价体系

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影响下,地理教师需要构建出一个全面、客观的教学评价体系,促使学生可以对自己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并逐渐提高和完善自己。地理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同时还要关注学生最终的考试成绩,发现学生的问题,提出对应的改进建议。教师还需要保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既要采用教师评价的方式,还要采用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的方式,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发现他人的优势,也能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分析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增加地理课堂的趣味性,构建科学、全面的教学评价体系,促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实现学生地理素养的稳步提升。

[ 参  考  文  献 ]

[1]张芳霞.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对策探微[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202.

[2]朱立卓.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对策探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8):185.

[3]王宏伟.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研论丛,2018(10):89-90.

猜你喜欢

典型素养教学方法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圆》典型易错题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40年,我们宣传推介的典型经验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