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园式测评”与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融合

2020-05-26黄青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3期
关键词:综合评价音乐素养小学音乐

黄青

【摘要】  随着新时代社会的发展,新课改要求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传统小学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沉闷的、严肃的课堂教学显然不能适应新时期的教育要求,相应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需要改进和转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仅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就让学生理解和具备相应的音乐知识和素养是不可能。小学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具有实践性和开放性,课堂上的资源不足以教好音乐。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将小学音乐从固化的课堂中解放出来,并充分发挥其实践和生活方面的特性。因此,本文以“游园式测评”与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融合为例,进行相应的分析和探讨,以促进小学音乐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  小学音乐 游园式 音乐素养 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2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3-080-01

前言

“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音乐作为艺术中的典型代表,是对具体生活抽象的总结和提炼。它的素材在客观外形上很难于外在环境中寻找,但在实质内核上却来源于生活。有的是具体的事物、有的是抽象的概念、有的则是基于生活的思考和感悟。所以,音乐在思想和心靈层面上与人类联系紧密。有的人一出生就具备一定的音乐天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我们需要更多的去发掘学生的音乐天性,有效激发其学习音乐的兴趣,让他们自觉地步入音乐世界,并享受音乐所带来的美感和愉悦。让其成功在快乐中高效学习音乐,从而为更深层次的学习音乐打下坚实基础。

一、“游园式测评”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内涵

从字面上和形式上理解游园式,即是在一定范围内由多个板块所组成的,并非唯一单调目标点的游览活动。而“游园式测评”则是将相应的测评项目和测评活动以游园的方式进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游园式测评”的内涵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游园式,另一个是测评。

首先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游园式,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在小学生阶段的性格特点上往往体现出好玩性和好动性,在心理上具有通过表现自我引人关注、获得表扬的渴求。所以游园式的音乐教学将学生剥离了以往枯燥、乏味的音乐理论课堂。此时的他们就像朝阳下徐徐盛开的花朵,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同时,面对各式各样的项目,很多学生都会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丰富多彩的游园式教学活动能有效激发学生对游园式音乐实践的渴望。对其全情投入和认真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是“测评”。对学生音乐素养的测评不仅可以了解到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和音乐素养的水平高低,有助于教师发掘每位学生的特长进而因材施教,同时在测评中发现的问题也能及时帮助学生调整和修正。让其对音乐具备正确的学习和实践方式。适时的音乐测评可以为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工作部署和计划提供参考依据,促进教师下一步的音乐教学更加系统和科学。

最后,正确理解“游园式测评”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内涵,积极转变小学音乐教学观念,充分利用游园式测评活动是提升小学音乐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二、“游园式测评”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游园式测评”需要从时间、场地、项目三个方面制定方案。来尽量保证相关活动的可持续性、有效性和可行性,切实为提升学生音乐体验效果,加强音乐测评的科学性,促进小学音乐教学提供平台。

首先,在时间的层面上主要从活动的持续时间和学生接受音乐教育的时间两方面进行探讨。在活动的持续时间上需要把握好合适的度,如果时间太短则测评的细节会受到限制而出现“走马观花”的现象,进而导致学生得不到充分的锻炼和客观的测评,导致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要是时间过长则显得拖沓,当学生由于长时间的音乐实践而渐显疲劳时会让其对音乐的兴趣产生怀疑,最终得不偿失。对于学生接受音乐教育的时间上根据不同的阶段应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和测评难度,保证让学生的实际音乐素养和测评水平相匹配,来达到测评的效果。如一年级的学习目标是参与各种演唱活动,能够随着进行曲、舞曲音乐走步、跳舞;而四年级在此基础上能初步分辨小型音乐体裁与形式,能够聆听音乐主题,说出乐曲名等。

其次是场地和项目。项目应具备多样性、新颖性和学习目标的联系性。如利用外形足够吸引学生、操作简单的奥尔夫乐器制定一个测评音乐节奏的项目;再如利用精美且形象的音乐卡片制作相应识别音符、音名及相关音乐符号的测评项目。诸如此类的项目能全方位测评学生的音乐知识储备和素养,为其音乐学习提供指导方向。而多个项目需要建立在场地上,所以对于场地而言需要选择较为空旷及具备一定宽敞度的地方,如学校操场等,这是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保障。

三、“游园式测评”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综合评价

当游园式小学音乐测评活动完成后,教师需及时给予相应的评价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明确自身在音乐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并在今后的学习中有努力提升的方向。具体的测评需要从每个项目的单独测评开始,教师根据相应的方式给予学生评价,如打分或评级等。在这个环节可以选择能“博得学生欢心”的方式,如通过给予小红花数量衡量优秀程度等。让学生对自己的表现更具一种成就感和认同感。

最后,再以每个学生为单位进行各个项目的测评汇总,分析和总结并给予一个综合评价。对此次活动中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给予一定奖励,为学生树立榜样。从而让所有的学生对下次活动产生期待心理,以及想要提升自己音乐素养的渴望。进而有效提高其音乐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效融入“游园式测评”可以提升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情,并激发其音乐天性,打开其音乐思维,加强其音乐学习的持续动力。让其在科学的实践中快乐地学习好音乐。

[ 参  考  文  献 ]

[1]殷剑钢.新时期中小学音乐素质测评带来的思考[J].黄河之声,2019(11).

猜你喜欢

综合评价音乐素养小学音乐
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综合评价应用探究
基于熵权TOPSIS法对海口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综合评价
主成分分析法在大学英语写作评价中的应用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多元融合打造音乐戏曲教学崭新课型探究
民歌融入音乐课的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