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迁移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2020-05-26覃红丽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3期

覃红丽

【摘要】  儿童在数学学习中也常常经过从已知到未知,从旧知中生发新知的认识过程,这种心理现象就是迁移。迁移教学的实质就是让学生运用旧知识探索新知识,发现新规律不断重组自己的认知结构。因此,在教学时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积极因素,让他们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当然,准备了良好的迁移条件,不等于迁移活动就一定会发生。实践表明,迁移活动的实现,还有赖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和教师的正确引导。教师应根据不同教材、不同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使知识的迁移顺利实现。下面结合笔者自己的教学经验谈如何将知识迁移运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

【关键词】  把握新旧知识联系 进行迁移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3-063-01

近年来,教师们在教学中越来越认识到学习迁移的重要性,纷纷提出要“为迁移而教”。现代认知心理学家们认为,迁移是学习中普遍的现象,是检验我们在教学中是否培养了能力、发展了智力的一个最可靠的指标。小学生的迁移能力较差,特别是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态度的迁移,更需要教师有意识的悉心指导。对于小学生来说,能有效地进行迁移学习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现代认知理论关于迁移的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的正迁移量越大,他们通过学习所产生的适应新的学习情境或解決新问题的能力就越强,这种正迁移量的实质,就是认知主体原有的认知结构,就是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概括化程度。所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就成为学生顺利迁移的最关键因素。

一、把握新旧知识的联系,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

迁移依赖的是知识间的共同因素,教学新课时通过复习铺垫,挖掘出新旧知识的共同点,导出新知识,再运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围绕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复习旧知识后,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即共点,引导学生以旧探新,展开主动的探究活动,顺利实现知识的迁移。

例如:我在2008年12月份去培桂小学送教下乡上的那节《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课前复习我先让学生口算:120÷60=(  )  4.8÷8 =7.2÷9=,让学生说出计算的方法,然后才出示:1.2÷0.6=(  )让学生观察讨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样计算?让同学们小组讨论。经过讨论得出初步的结论:要把把除数变成整数来计算。我接着让学生继续思考:你的依据是什么?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怎么样?我通过这样的课堂讨论,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多地合作交流、自主学习和发展的机会。最后学生运用了知识的迁移:把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迁移到除数是小数除法当中,解决了本节课的知识难点。因此,在课堂上,有效运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是很有必要的,它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和智能的发展。

因此,在课堂上,有效运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是很有必要的,它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和智能的发展,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迁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利用生活实际,进行知识迁移,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研究表明,如果教学情境与日后运用知识的情境相类似,那学生学到的知识就更容易迁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尽量多获得一些“实况性”的学习机会,即“生活问题数学化”和“数学问题生活化”。加强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把“生活问题数学化”和“数学问题生活化”,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能使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数学具有抽象性,而小学生的思维又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往往需要借助形象直观。

例如:我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就是通过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1/2.又通过把一张正方形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四分之一,写作1/4.又再通过让学生把正方形纸对折,再对折,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 )份,每份是它的( )分之一,写作( )/( )……就这样利用生活实例和实际操作的直观形象进行知识迁移,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几分之一。我通过利用学生熟知的生活实际分蛋糕进行知识迁移,抽象出数学知识。

三、通过对比练习,使知识再迁移加深理解

练习是学生应用知识的一种重要形式。知识的应用也可以看作是知识的再迁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一般从表面理解到比较深刻理解的过程。因此,教学中应重视练习的设计,有意识地设置具有层次性的拓展练习,为今后学习打下更好伏笔。通过练习,不仅可能使知识得到再迁移,而且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很好训练,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例如: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巩固练习我是这样设计的

1.对比练习:9.6÷3.2=              7.98÷4.2=

提问:这两道题除数都是小数,为什么9.6÷3.2中的小数点划斜杠就行了,

而7.98÷4.2不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样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0.12÷0.3=(  )÷3            6.72÷0.28=(  )÷28

0.12÷0.03=(  )÷3          0.672÷0.28=(  )÷28

通过这样的对比练习,不仅使学生所学的新知识得到再迁移,而且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很好训练,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总之,我们教师若能“巧妙”地运用知识迁移进行课堂教学,更能提高学生的课堂质疑、探究能力。不但能使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理解掌握知识,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动手动脑,积极主动思维,这就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