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导学案”在小学英语课堂的应用
2020-05-26陈翠娴
陈翠娴
【摘要】 随着课改不断地发展,各种的教学模式也随着深入课堂,其中一种就是“导学案”,导学案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它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从而激发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大大提升了小学英语课堂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为此,对导学案在小学英语课堂上的应用提出了思考和努力方向。
【关键词】 小学英语课堂 导学案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3-046-02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事物的日新月异,人们也不断得改变思想,思维不断得创新,思想陈旧的也逐渐被淘汰了。所以人们的脚步也紧跟着新事物、新思想和新的创意的步伐,取得了不断的进步。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你的步子要迈得更快,时刻要紧跟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不断更新,不断进步,传统的教学方法、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的教育理念。因此,老师就会想方设法去提高课堂效率,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加入新“血液”,使课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们学校开展了“导学案”的教学模式,英语课堂也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启用了“导学案”的教学形式,也深受学生喜爱。下面就“导学案”的使用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明确什么是导学案
导学案首先是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去编写的,它先是教师集体备课研究,再个人备课最后再集体研讨而制定的,主要是引导学生自主预习、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案。使用导学案上课要以学生为主体,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再配合老师的指引和科学的评价,整节下来是学生如何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以及自主发展。其本质是教学重心由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教师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目标,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交给学生,课堂上老师对学生“教”变成了对学生“导”,学生也从“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这样从根本上改变了老师的传统教学方法,学生也从根本上改变了学习方法。
二、导学案在小学英语课堂上的运用
(一)课前预习
导学案中首要是老师提前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预习作业要明确要自学的内容、重点以及难点。学生先通过预习对课堂上所学的新知有一定的理解,对知识点的形成基本了解后,第二天上课不再是懵懵懂懂,也会带着在预习过程中碰到不会读的单词、句子以及中文意思这样的问题而认真学习,老师也会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学习。
(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导学案的有效果运用
1.老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开展自主探究。上面已经提到:导学案是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学生自主探究。老师可以把握好这节英语课的重点和难点,把握好学习的方向和目标,可以把单词、短语、词组和句子等英语知识编成导学案,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了解这节课的新知识的重点以及背景,在整个英語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怎样去学习英语,掌握好学习英语的方法。例如:在教人教版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3 My school calendar B Lets learn时,我先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重点是9到10月份的单词,难点是每个月份里的节日以及节日的时间。学生就围绕着重、难点开展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自己找出怎样更快地背出这几个月份单词;有的学生也发现这几个月份单词中的缩写与之前所学1至6月份单词缩写的规律是一样的,并且还归纳出有两上不同,完全不用老师去解释说明。
2.在课堂上运用导学案还要让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在导学案课堂上老师进行有效的教学知识渗透,小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这和传统的教学课堂中小组学习是相同的,也是必要的。老师可先根据学生学习英语的水平以及各方面的能力进行分组,尽量每组的英语水平相近,然后选出小组长,让小组长在小组内根据学生的特长做好分工,语言能力好的可做发言代表;字体写得工整的可以是记录员等等。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把自己学习中所遇到的疑问、难点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初步的合作探讨,互相交流,互相讨论、相互补充、相互鼓励最后完善问题,能在组内解决问题的小组解决,不能解决的带着问题在课堂上认真听课去解决。在小组学习时,老师可以从旁指导、鼓励。
3.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后,就是展示。这一环节在英语课堂上也不可缺。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大胆地展示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上,让那些一直以“旁听生”身份的学生也有表现的机会,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从而达到“我也要学”的效果。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可以是多种方式的,例如:在教人教版三年级下册Unit3 At the zoo A Lets learn时,让学生展示他们小组学习单词的成果,他们有的小组就根据组员的高矮、肥瘦来安排读单词,tall,tall, I am tall. 真得生动有趣,学习效果很好。
4.一节有效的英语课堂还离不开有效的堂上练习,通过练习巩固新的知识。当堂检测是巩固新知的最后一环节也是导学案学习的最后一步。有效的练习可以加深学生对新的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学生能更进一步掌握好所学的单词、句子以有语法结构。所以,老师一定要精心设计、编写导学案里的练习题,设计、编写时老师要落实双基,还要拓展知识;要有针对性,有层次,有难,有易等,尽量面面区到,力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从而使各个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都有不同层次的提升。
5.对学生及时的评价是对学生的肯定,这对学生对立信心有很大的帮助,也是他们进步的驱动者。在导学案的学习过程中,不但有自己评价、同学评价还要教师评价。例如我在每节课里都设计:学习单词或对话结束后,让学生争当“朗读高手”,先让学生自己会读出多少单词、多少个句子为自己打分,对自己当天的表现与以前相比较有没有进步打分,然后让同学相互打分,选出得分最高的为“读书高手”,最后老师作点评,给学生学习一个肯定的答案,不断激励学生,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看到自己的进步,不断向着目标努力。
三、导学案的影响力
传统的英语教育是以知识为本,以教师为中心。但课改后,用导学案时,老师把时间还给了学生,以学生为中心了,导学案里的每个教学环节都彰显了学生主动学习的价值,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让学生觉得学习英语不再是负担,而是充满了欢乐与挑战性的,给学生和老师都带来的不少的变化,如: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了;自主学习、合作和探究的学习的能力提高了,很多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为他们的自我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而老师可以卸下繁重的教学工作枷锁,在课堂上不再是“声嘶力竭”“滔滔不绝”的主导者,而是学生课堂学习的监督者、引路人和促进者。
四、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导学案在课堂上运用到现在,虽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不足的地方,例如:有些学生由于预习不够充分,老师在授课时很难开展导学案;仍有个别小组的小组合作意识差,不参与合作交流,各说各的,各做各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时学生也不够大胆。所以,落实好学生的课前预习,使学生更好在导学案的课堂里表现自己最好的一面;更进一步做好小组学习合作工作,与学生多谈话,让学生懂得相互合作学习可以促使进步;课堂上多给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使他们为自我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上是我今后运用导学案教学所要努力的方向。
总之,作为一名新课程改革的教师,身上的担子很重。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运用导学案,让学生“当家作主”,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这样的教学模式是有效的,值得推广的,让我们一起去发掘并应用吧,让导学案教学模式更好地服务于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全力挖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自我优化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