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壶韵语景

2020-05-26王旖旎

江苏陶瓷 2020年2期
关键词:紫砂壶紫砂工艺

王旖旎

紫砂文化内涵的滋养造就了紫砂艺术的生命力,诠释了紫砂艺术乾坤,这就是紫砂的“语景”。紫砂艺术家注入壶中诸多审美元素的原创性成就了紫砂的艺术价值。这些原创性元素,如创新的思想观念、新颖的艺术理念、广阔的文化视野、精湛的塑造工艺、多彩的诗情禅趣、升华的艺术境界、高雅的审美气象等在具体创作中的运用,此乃紫砂艺术的“语景”。

1  語景之一:思想观念

创新作品的思想主题应具有生动而鲜明的特征。紫砂艺术界有个共识:紫砂一壶,不在于艺人的手工娴熟和精制,而在于壶中之思想。这壶中思想表达一种时代精神,原创的时代主旋律,是谓现代紫砂艺术之灵魂;有了宽广的思想格局,那艺术家眼中之壶、心中之壶、手中之壶,就会创造更大的艺术空间,传承更深厚的文化容量,拓展更大的壶艺境界。因此,创新的思想观念才是紫砂文化的提纯,才是艺术境界的升华。

2  语景之二:文化视野

紫砂壶的文化形态和紫砂艺人的文化底蕴,应采用现代和传统交织的紫砂文化艺术手法来展现,从而拓宽紫砂艺术的思想、理念以及精神等背后的深层文化背景和文化疆域。具备一种“大壶意识”,这也是现代紫砂壶千年传承、千年流芳的文化之源。作品须融合多种紫砂文化审美元素的交织和创意,如多采用历史文化、造型文化、书法文化、生活文化、茶文化、养生文化、生命文化等等。

例如,中国书法堪称是世上最美的艺术之一,中国书法之美,源于中国汉字之美。汉字作为中国文化的最小单元,却是中国文化的最高代表,而文化又是书法的根脉和源泉。黄庭坚说:“学书须要胸中有道义,又广圣哲之学,书乃可贵。”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的经验之谈,实质讲的都是文化,也是学书者的深根固柢之道。故稚子学书,虽形可逼真,然不可以文化论。书道之宏大精微,但归根结底还是以文化为本源。

“吟韵塑砂”组壶作品(见图1),用不尽相同的紫砂旋转体造型为壶身,集紫砂圆壶之大成,在各壶造型中讲究线的运行贯气,讲究点、线、面、体的协调结合,通过书法文化的参悟与提升,在似圆、似圈的线条上加以饰撇、捺、点、曲线等中国书法元素糅合其中,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书法艺术在紫砂壶艺造型中的运用,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节奏、韵律感、艺术感,既秉承了传统,又突破了传统造型之束缚,为紫砂艺术作品创造了文化境界,彰显文化底蕴,是文化为紫砂注入了新的活力。

3  语景之三:塑造工艺

随着现代审美环境和人们意识形态的不断变化,现代紫砂工艺的求新、求变迫在眉睫,即在文化积累的前提下继承灿烂的历史文明,继承古代紫砂陶艺的成熟与工巧,进而实现紫砂工艺与艺术的不断“创新”,而这种“创新”便是最高境界的“原创”。

无论是紫砂壶的整体造型,还是工艺的创新,壶的运行贯气都讲究线与线、线与点的和谐组合;将美学中的点、线、面运用在素心素面的壶艺造型之中,提炼紫砂之美。突破传统造型,关键在“创新”,核心在“原创”。创作作品,须在或正、或异、或满、或挺的紫砂壶体造型中配制既富有动态变化,又要非常协调得体的壶嘴、壶把、壶钮等各种形态元素,产生如绸缎飘逸,如蜗线卷曲,或行云流水、或古朴敦厚的美感,变化于整个壶艺的节奏之中。由此可见,艺术家愈有文化,其紫砂作品水准越有文化内涵,其壶艺越有高超的工艺水准,其壶形体圆润,线条动感、流畅、飘逸、洒脱,抽象与具象精巧融合,小景点趣云云,提升了紫砂壶的工艺品质和视觉美感。

“豫韵紫香”套壶系列作品(见图2),专为“河南”形象而作,极具象征之意和原创之美,造型独特、视觉大雅、线条奔放、语景宏阔、气势磅礴。河南简称“豫”,历来为兵家、商家必争之地,所谓“得中原者得天下”也。

此套壶系列以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为底蕴,取“豫”之大象为形,抽象与写意、抽象与具象融会贯通、兼收并蓄;取“天圆地方”为主题,旨意为河南是中华民族发祥地,是华夏民族的精神家园,象征黄河文化源远流长,华夏儿女生生不息;河南又是3 000多年的商朝故地,取“商鼎”之相,三足鼎立,表达诚信方得天下的意念,意寓华夏民族“一言九鼎”之传统美德;突出的亮点,壶之上雕塑出一抹“黄河”、提梁造型如九曲天下浩浩荡荡,简洁明快、古雅大方,构成一幅黄河文化风景画;黄河文化跃然壶上,这是艺术家的独特创意,以黄河元素组合为豫之文化“图腾”。“豫韵”即是“豫文化”,鲜明的思想主题统领丰富内涵的艺术元素,给观者一种文化厚重感和艺术美感,彰显现代紫砂艺术的文化张力。

4  结  语

如果说,紫砂的“语景”在构建现代紫砂艺术美学体系中,注入了紫砂创作者的思想、理念、文化、工艺、禅趣、境界、审美等诸多元素,那么“原创”无疑为现代紫砂艺术的生命体系和价值体系注入永恒的活力之源,原创是现代紫砂艺术的生命力,是引领中国紫砂艺术尖端发展的一个前行方向。

参 考 文 献

[1]史俊棠.紫砂研究[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2]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紫砂壶紫砂工艺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新型废热锅炉的制造工艺
船舶上层建筑建造工艺探讨
乐在紫砂壶
浅谈宜兴紫砂艺术创作
赏工艺,看杰作再现
萧邦 探寻稀世工艺
泡壶
购买紫砂壶4忌
《读壶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