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足常乐,如意年华

2020-05-26刘红霞

江苏陶瓷 2020年2期
关键词:造型设计紫砂壶

刘红霞

摘  要  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大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文化深深植根于社会、植根于人们心中,紫砂壶植根于传统文化,与时俱进,汲取时代审美和内涵的同时,始终以传统为根,在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创新,让人在泡茶品茗的同时,从手中的紫砂壶中领悟到深厚的传统文化,感受到亲近的意味。本文以紫砂作品“大彬执壶”为例,浅谈其造型设计和文化意境。

关键词  紫砂壶;大彬执壶;造型设计;文化寓意

中国人爱好喝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深厚的茶文化,为迎合中国人的饮茶习惯,为饮茶增添别样的趣味,各种各样的茶具由此而生。宜兴紫砂壶是举世公认的最好的茶具之一,首先,制作茶具的紫砂土来源于自然,其材质具有“透气而不透水”的特性,用紫砂壶来泡茶“能发真茶之色、香、味”,其次,紫砂壶经过紫砂匠人和文人雅士的共同传承,融合了多种艺术工艺形式,精彩纷呈的造型契合了现代人多样化的审美,并因为文人的参与而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表现出独一无二的观赏价值和文化价值,在中国传统文化之林独树一帜。知名作家林语堂曾说:“中国人只要有一把茶壶,走到哪都是快乐的”,可见,紫砂壶是无数中国人心灵和精神的载体,尤其在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紫砂壶更为人们的生活锦上添花,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深深影响着人们的情感和心理状态,可以说,爱喝茶的人,手上不能没有一把紫砂壶。

紫砂壶是传统的,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紫砂壶都不应失去传统的本色。放眼如今,社会虽然日新月异,人们的审美日趋多样化,艺术文化产品都追新求异,以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但那都只能盛行一时,终将沦为时代的快消文化,唯有紫砂壶,从北宋发展至今始终深受人们喜爱,如今更是成为艺术品收藏市场上炙手可热的品类,这正是由于紫砂壶植根于传统的独特性。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大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文化深深植根于社会、植根于人们心中,紫砂壶植根于传统文化,与时俱进,汲取时代审美和内涵的同时,始終以传统为根,在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创新,让人在泡茶品茗的同时从手中的紫砂壶中领悟到深厚的传统文化,感受到亲近的意味。

紫砂壶“大彬执壶”(见图1)是在传统器型“大彬如意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具有浓厚的历史韵味,颇具几分大彬制壶的风范,厚重古雅,无形中给人以宁静之感,悠远质朴的气息扑面而来。时大彬为明代知名制壶大家,当时有“明代良陶让一时”之说,可见时大彬在紫砂发展史上的地位,大彬制壶古朴雅致,大气不洪,深受人们喜爱。欣赏紫砂作品“大彬执壶”,整壶继承了大彬如意的厚重古雅,整壶圆润饱满、敦厚稳重,流畅柔和的曲线勾勒身筒,极具张力,力发于中部,摄人心魄;底部圈足稳定地撑起壶身,平添几分挺拔、端庄之意,充分体现了圆器“圆、稳、匀、正”的造型特点;其壶流为三弯流,从身筒蓄势而出,转折有度,气息端庄且聚气,内敛沉静而不失挺拔之气,出水顺畅有力;壶把上承,顺势而下,流、把协调有致,丝毫没有人为雕琢之感,转承启合十分有力,提携了作品的气势,中和了壶身的敦厚;壶颈稍高、尽显优雅挺拔,拔高了身筒,气势凸显,颈边设以一圈线条,提升了作品的立体感和层次感,圆形壶盖向上穹起呈自然的圆弧状,颇具张力;壶盖为压盖,与壶口严丝合缝、贴合紧密,凸圆形壶盖与壶身相互呼应,给人以圆融、宽厚之感;盖面贴有如意纹饰,对称分布,造型优雅;壶钮为镂空状佛珠造型,工艺精湛、造型雅致,流露出幽静的禅意,让人心生平静祥和之气。

如意是中国人尽皆知的吉祥物。如意一词的由来则源于梵语阿那律,系指一种器物,柄端作手指形,用以搔痒,可如人意,因而得名。后来,人们以如意作为原型,从中提炼出心形、灵芝形和祥云形的如意纹样,并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衣物的装饰中,既满足了人们的审美,增添了趣味,又将“如意”之意融于生活中,给人以积极的心理暗示,紫砂壶与如意的相融,给人以吉祥美好之意。整壶选用优质原矿紫泥制成,其色泽厚重沉郁,表面泛喑哑之光,庄重而具古意,给人以幽静之感,让人不知不觉静下心来。整壶泥料、造型与装饰相互搭配,简约而不简单,古朴却不失典雅,从容大度却也凝练沉重,可谓“性情率真,纯出自然,平淡而全泯求奇好胜之心,更无矫揉造作之态”,既继承了大彬壶的凝练厚重之韵,又别出新意,改换了如意贴饰的形式,对壶钮、壶足等部位做出改进,使作品别有一番禅意,别有一番幽趣。

所谓壶中天地宽,一壶一世界。紫砂作品“大彬执壶”以如意纹样为饰,寄托了一份美好的祝福,表达了对生活的积极追求;又以佛珠为钮,暗示人们要学会放下,顺其自然;又以圆润饱满的身筒暗示人们要心胸宽广。整壶充满了禅意,蕴含着深厚的人生哲理。喝一杯知足,喝一杯常乐,喝一杯如意年华,看尽对自由的向往。人生百态,漫漫秋雨落地,作品既有“事事如意”之意,也有“知足常乐”之意,以此告诉人们面对生活,要学会要争其必然、顺其自然。

参 考 文 献

[1]顾建中.残亦载变——从出土的几件紫砂残器看时大彬制壶变化[J].东方收藏,2014(3):60-61.

[2]吕成龙.紫砂名品 大彬壶[J].紫禁城,1990(6):46.

猜你喜欢

造型设计紫砂壶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乐在紫砂壶
挂在树上的茶壶
泡壶
车载空气净化器造型设计
某高层住宅建筑设计构思及相关要素分析
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钧瓷造型设计的创新研究
购买紫砂壶4忌
基于学习结果的《产品造型设计》课程设计
紫砂之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