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解题中的常见错因及对策
2020-05-25许中发
许中发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小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要求也在变高。但是,小学生在解题时还是会出现各种问题导致没有得到正确答案。比如,学生做题时会粗心大意、感知粗略、对数量关系理解不清的困境。所以,教师要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认清出错的原因,从而使成绩得到提高。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解题;错因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4-0024-02
学生在学习中总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有时候是因为学生主观上不明白某道题,有时候可能是因为某些客观原因。因此,教师应该找到学生经常犯错的原因,引导学生改掉常犯的错误。教师可以利用的教学方法也有很多,比如,演示法、家校配合法等,都可以帮助学生改变错误。本文将着重从小学生学习现状、原因和对策分析,希望能对学生的学习有所裨益。
1.小学生学习数学现状
以往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教师只是单纯的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知识提高成绩,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比较少,学生的能力也就不能得到提高。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学生应该有更高的核心素养。教师应该改革教学方法,让学生的成绩得到提高。
小学阶段的学生的逻辑思维比较弱,数学知识又是比较抽象复杂的。所以,小学生在做题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错误,教师这时候就应该针对学生的错误想到解决措施,让学生有更高的成绩和更好的素养。
2.小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
首先,多数学生在做数学试题时常常出现不认真读题就开始答题的情况,导致自己不小心掉到出题人设计的陷阱里。学生对题目理解得不够透彻,就会出现错误;其次,学生感知粗略指无视题目中的某些条件,凭自己的主观思想进行答题;最后,学生在做题中常常不能对题目给出的数量关系清楚了解,导致错题率非常高,导致成绩与自己的实力有很大偏差。比如,在《四则运算》的学习中有这样一道题目“滑雪场上午卖出86张门票,下午卖出59张门票。滑雪场全天共卖出多少张门票”。学生在计算时可能会粗心大意导致计算出错,而没有得到145的答案导致丢掉了五分。可见,学生的粗心大意是十分可怕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进行计算,减少错误的发生。
3.小学生解题错因的对策
(1)正确引导学生改变做题根本原因
第一,学生要准备错题本,把每次做错的题进行归类,然后找出错题的规律,在以后的做题中得到借鉴。
第二,家校配合,家长帮助学生找出错题原因,并认真分析。
第三,家长监督学生写出错题原因。
比如,在《平行与垂直》的知识讲授中,教师要求学生找到长方形与正方形相互垂直的线段。学生这时候就可能出错,找出来的垂直线段线条数不够。教师就应该监督学生在错题本中写出错题的原因。
(2)加强算理教学
算理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对运算意义的教学。数学知识大多是比较抽象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时联想以往的知识,把以往的知识作为新的知识的跳板,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教师对学生算理进行教学的手段非常多,演示法、直观教学法、形象教学法都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算理学习。比如,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知识讲授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学生在超市买书的视频,一本经典书籍需要6.45,一本童话书需要4.29,学生可能会算错一共需要花的钱,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先利用加法的知识算出没有小数点的情况下所花的钱,最后再加入小数点。这样学生就把以往的知识作为跳板,学到了小数点的加法运算。
(3)注重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首先,教师应该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自己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交流能力和思考能力。
其次,教师应该不断突破学生学习的重难点。在小学阶段,学生的逻辑思维还是比较弱的,常常出现算错题的情况,导致成绩不稳定。所以,学校和家长一定要注重对学生的数学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教师应该让学生正确掌握应该学习的计算公式,然后多加练习,在练习中避免错误再次发生。
最后,培养学生多元化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题型设计多元化,不能只对教学重点进行大篇幅的教学。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学生在学习中有了更多的自主性,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自主思考,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解题思路进行计算。解题中学生也应该对题目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一突破。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也是不一样的,教师应该对学生做到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目标,以提高自己的能力。
比如,在《鸡兔同笼》的知识讲授中,有这样一道题目“有龟和鹤共40只,龟的腿和鹤的腿共有112条。龟、鹤共有几只”。这时候,学生就可以对龟和鹤的条数逐一进行计算,动物数相加等于40,腿数相加等于112条即可。
(4)针对新旧知识
第一,注重新讲授的知识的层次化。
教师不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就把新知识完全传授给学生的,而是需要讲究策略,讲究逻辑,循序渐进传授给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水平,也有自己的“最近发展区”,教师在给学生讲授知识时,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身心发展特点,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形成遷移,学习新的知识,这样循序渐进,由浅及深,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流畅,解放学生的思维,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第二,沟通数学与生活。
根据调查显示,学生在解题中出现错误大多是因为缺乏认知,忽视了将理论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其实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相连,可以更加轻松学习数学知识,掌握的知识也会更加牢固。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为学生构建一座桥梁,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解题思路,提升解题的正确率。
第三,加强基础,提升记忆力。
通过持续性的学习,新的知识也就变成了已有的知识。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记忆规律可以帮助学生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引导学生复习:一是,间隔复习。一般学生学习了后面的知识就会遗忘前面的知识,因此,教师在给学生讲授新的知识的同时,也应该引导学生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复习,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让学生减少遗忘知识。另外,学生在进入了更高层次的学习后,会忘记以前所学的知识,教师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论知识,可以带领学生温习以前的知识。二是,采用灵活多样的复习方法。将知识进行对比、联想都是不错的复习方法。
(5)锻炼学生的能力和思维
在总结学生的错题原因时可以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较差,很多题目都是因为计算出现了问题才导致题目做错。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其一,重温算理。学生在学习了相似的问题后总会将运算法则搞混,而教师帮助学生重温算理能够保证学生计算的合理性和正确性,提升学生的记忆力,让学生对计算道理有深刻的认识,从而得出正确结论。其二,找到学生的不足,针对纠正学生的不足。教师在批改学生的练习题的时候应该归纳学生的易错题,针对学生容易犯错的题型针对性弥补他们的不足,让学生找到清晰的学习思路,巩固知识点。比如,学生常常在解方程的时候出现错误,教师应该归纳学生的错因,找到错因才能有效帮助学生改正,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有效性。
4.结语
总之,小学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比较弱,有的学生又常常出现粗心大意的情况,所以常常导致做题会出错。教师应该给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减少出错。教师可以加强学生的算理能力,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引导学生。同时,家长也应该积极配合老师,为学生的学习共同出力。
参考文献
[1]赵兴成.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解题中的常见错因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9(16):128
[2]王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减少计算错误的对策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