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镇居民生活幸福指数分析

2020-05-25吴玉瑾

大众科学·下旬 2020年3期
关键词:评价体系

吴玉瑾

摘 要:城镇居民幸福指数是衡量以及评价居民生活质量的一种重要指标,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幸福指数的关注度也在随之增加。本文从国家、个人以及社会三个层面,构建了一个较为合理和完整的居民幸福指数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对2013年的部分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的研究与分析,探讨了不同因素对居民幸福指数影响程度。

关键词:居民幸福指数;评价体系;幸福悖论

一、绪论

(一)幸福指數的意义

幸福,是人们对自己目前生活状况以及心理状态的一种认知,也能够简单地理解成为人们对内心欲望的满足感。但有统计显示,工作的强压力导致每年我国过劳死的人数多达六十万人,越来越多的都市人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由此可见,对居民幸福指数的分析与研究调查十分有必要,通过对不同因素对幸福指数影响程度的分析,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有效政策或者制度,从而全面提升城镇居民幸福指数。

(二)幸福指数的研究现状

幸福问题一直是一个热门的话题,在近几十年里,国内外学者对幸福的研究也一直没有停止,各个领域的专家都在试图建立一个能够量化人类幸福感的幸福指标体系或评价体系。

与国内一些研究相比,国外学者对幸福感的研究开始地较早,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评价指标也在随之改变。起初各学者对幸福感的评价主要将是客观情况考虑在内,用GDP、CPI等经济学指标来衡量,但是,幸福感是一种主观心理,单单用客观性指标来描述难免会过于片面,降低研究的效度与合理性。社会学家麦克·阿尔盖研究了环境因素、人口与幸福感的关系后,选择了受教育程度、年龄、收入、社会阶层、婚姻、就业、休闲等十多个影响因素作为指标,为之后的研究提供了方向[2]。

但是,我国对幸福感评估体系的研究仍在起步阶段,目前比较成型的理论是邢占军教授在2006年编制的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3]。黄希庭等人也在一系列研究调查之后编制了城市居民幸福指数调查问卷,该问卷从政治、经济、家庭等六个维度对居民的幸福指数进行度量,系数约为0.88,各项指标的验证性分析也接近理想水平,整体来说,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评估方法[4]。

二、构建研究体系

(一)构建评价体系

之前已有不少专家构建了相应的评价体系并进行了相关分析,本文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以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为基础,设计了全新的居民幸福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将居民生活状态分为个人、家庭和社会三个层面,包括经济状况、健康水平、社会环境等21个基础指标,基本涵盖了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力求全面反映居民真实的幸福水平。

(二)数据处理

本文使用的数据来源为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本文选取2013年数据进行研究。其中,2013年一共有11438名调查者参与调查,在2013年的问卷中,包含c、d两个选择回答部分,根据本次研究课题的需要,选取回答c部分问卷的数据进行分析,在这些数据中,剔除无效回答,如“不知道”,“拒绝回答”等,剩下的为4565个数据。由于数据有限,本文选取上述评价体系(表1)的个别指标进行分析。

下表为各个变量的描述性统计情况。

(三)模型设计

为了研究不同因素对城镇居民幸福指数的影啊,本文的模型设定如下:

其中,被解释变量Happiness是该地区第i个样本通过上述评价体系得到的城镇居民幸福指数;解释变量sex、age等表示各个体特征变量,如性别、婚姻状态、年龄、是否党员等,代表各变量的权重,为随机误差项。

(四)估计方法

本文直接使用最小二乘估计法(OLS)进行分析,而且最小二乘估计法的估计结果看起来更加直观,并便于解释。本研究在最小二乘法估计的原理基础上,利用stata软件,直接用reg函数进行回归,得到每种变量的系数即所占权重,从而得到回归方程。

三、我国城镇居民幸福指数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回归结果

根据以上结果,可得回归方程为:

(二)回归方程显著性检验

由上述回归结果可得,F(10,4554)=43.72,取检验水平α=0.01,查F分布表可得,,而43.72>2.32,所以上述回归方程效果是显著的。同时,R2=0.8876,R2越接近1,说明实际观测点离回归线更近,拟合优度越高,因此此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也是有足够说服力的。

(三) 各项因子分析

(1)对于各个控制变量,城镇居民的幸福感在性别上存在着差异。在此次模拟中,女性为参照组,在上述分析结果中,回归系数为-0.102,为负值,且p值为0.041,表示显著,表明在同种情况下,女性的幸福指数要高低于男性,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因为在现代社会中,男性要承担比女性更大的社会责任,相应地压力也会增加;

(2)从婚姻状态来看,本文设置已婚者为参照组,得出的回归系数为负但并不显著,表明已婚者的幸福感相较于未婚者来说会更高,但是婚姻状态与幸福指数并没有确定且直接的联系,这可能是因为虽然婚姻可以给居民带来稳定的情感支撑和一些经济保障,从而影响幸福指数,但是未婚者也有可能对自己的生活状态感到满足并十分享受;

(3)从居民的收入情况来看,收入的p值0.026,小于0.05,且相关系数为正值,说明居民的收入与幸福指数之间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随着居民年收入的增加,其幸福指数会在一定程度上随之增加,原因大概在于,居民的年收入值越高,可能已经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收入相对来说也比较稳定,就不需要再因为为生计问题而奔波,会有更好的物质条件,因此幸福指数会相对较高。

四、 提升我国城镇居民幸福指数的建议

(1)从上述数据结果来看,国家公共设施以及公共服务等方面对居民的幸福指数影响显著,因此国家、政府需对民生工作加以重视。虽然中国目前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迸发着充足的活力,但是在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方面,中国正在逐步进入“老龄化”阶段,养老和医疗问题都亟待解决。为解决这方面问题,国家、政府应加强对各种社会保险金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腐败行为,同时,不断完善医疗体制,完善居民的医疗健康体系,为国民们提供有效、安全、价廉的医疗服务[5]。

(2)金钱不是判定幸福程度的决定性标准,应该将这一正确理念传递给每一位国民,可通过循环播放一些正能量的公益广告或者公益性讲座等,逐步使得这一观点深入人心,避免极力追求财富造成的各种不良后果[6]。

(3)上述分析数据表明,居民的幸福指数随着收入的提高而增加,因此政府还是需要将居民的收入问题重视起来,可通过对收入制度的改革或者是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进一步缩小各收入层次的差距,确保低收入群体的最低收入,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7]。

参考文献:

[1]徐贵宏,唐青青.我国城镇居民幸福指数的现状调查及研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8(03):13-15.

[2]刘利.少数民族地区幸福感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6(02):88-92.

[3]刘利.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幸福感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6(01):57-60.

[4]胡维芳.城市居民婚姻状况与幸福指数的关系[J].社区心理学研究,2016,2(00):44-57.

[5]吴若冰. 地方政府质量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中央财经大学,2015.

[6]王健,张焕明,李超.收入差距对居民幸福指数的影响研究——基于2013年CGSS数据的实证分析[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9(06):134-143.

[7]王鹏. 收入差距对我国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猜你喜欢

评价体系
实践教学中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
基于因子分析法失地农民的城市融入评价体系
基于工作任务的高职院校英语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UG NX机械产品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改革研究
“课证岗赛”相融合下的教学方式探析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