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生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应抓住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2020-05-25秦洁华

农民致富之友 2020年15期
关键词:季稻腋芽再生稻

秦洁华

受粮价波动影响,近年来粮食生产有所滑坡,农户信心受挫。为保障粮食生产安全,重拾农户种植信心,提高种植效益,各地农业技术部门从优化种植模式与调整结构入手,全力推广再生稻生产及生产全程机械化,既推进了化肥农药减量使用,也稳定了粮食生产面积,维护了粮食安全。大大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起到了种养地结合,真正体现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产量稳步提高,效益增加明显,实现了增产、提质、增效、绿色、环保水稻生产模式。现就再生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应注意的几个环节总结如下。

一、抓适宜主推品种推广

再生稻是利用头季水稻收割后,稻茬腋芽萌发再产生稻苗,再经过农业栽培而收获得下茬水稻,简称二茬子稻。所选品种必须具备:再生能力强、丰产与抗病性好、增产潜力大;穗大粒多,穗粒并重型品种;头季稻成熟时,籽粒饱满,青杆黄熟,不早衰;头季稻抽穗期要具备抗高温、灌浆期耐高温、再生季抽穗灌浆期要耐低温、抗寒能力较强;米质优,最好是达国标二级(再生季米质更优),外观晶莹,米饭松软、清香、口感好,利于提高再生稻米市场竞争力;生育期适中,头茬全生育期135d以内、再生季生育期60~65d左右。当前大面积推广的主要品种有:丰两优香1号、晶两优1212、晶两优534、玫两优黄华占等,其中丰两优香1号不仅米质优、而且煮饭清香、适口性好,各地推广更广,种植面积更大。

二、抓适期早播,为再生季赢得充裕生长空间

再生稻的生产,必须满足前季高产,头季收割后为后茬留下足够的生长空间。因此,适期早播是必然选择。一般头季稻选择3月20日~30日播种,确保在7月上旬抽穗扬花,避免了高温抽穗影响结实,8月中旬前收割,9月15日前抽穗,避免抽穗期遇低温,确保了安全齐穗,在10月20日左右成熟收割。

三、抓壮苗移栽,适当提高栽插密度

再生稻生产模式头季稻播种早,宜采取大棚保温育秧,机械化栽插。采取恒温箱催芽,标准流水线播种,大棚基质育秧,适时追肥,培育壮苗移栽。要适当增加用种量,再生稻用种22.5~26.25kg/hm2,较正常单季栽培用种增加3.75kg左右,选7寸秧盘330~375张/hm2育秧,适当稀播提高秧苗素质,每盘播量60~65g。

适当提高栽插密度,缩短前茬分蘖时间。4月中下旬栽插,在气温稳定通过15℃以上时栽插,以利扎根活棵;秧龄25~28d,苗高16~18cm移栽;选7寸7~9行插秧机,机插规格16×25cm2,插25.05万穴/hm2,落地基本苗67.5~75万/hm2。

四、抓精准施肥,增施有机肥与钾肥

施肥原则是确保“一种两收”。在头季要早生快发,为后季再生留足充裕生长时间,即第一季稻生产结束时,再生季能利用前茬有效地力为腋芽快速萌发再生创造条件,既可减少化肥使用,又能保后季健康稳长。一般头季稻80%的肥料做基蘖肥使用,同时在栽插后15天内增加有机饼肥的施用,烤田结束复水即施增施钾肥,一方面促均衡稳长,另一方面可提高稻米品質,后期不脱肥早衰。

五、抓头季稻适时化除与病虫害防治

再生稻生产就是“一种两收”,栽培上要抓适时早栽、早管理,因栽插时苗小、栽插浅,化学除草宜选用安全性高的除草剂。病虫害防控总体要求是头茬水稻收获时健康无病虫危害,再生季原则不进行病虫害防治,确保产品绿色环保。防治原则:为害不重不达防治指标不用药,确需用药,宜选高效、低毒、低残留或无残留农药,头季成熟前40~45d,杜绝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以确保稻米品质。

六、抓养根保叶,防早衰、防倒伏措施

对生长茂盛,长势较旺的田块,抽穗前开好围沟或中沟,改善田间小环境,增加株间通透性,低洼田块在烤田的同时,及时开好腰围沟,做到排灌通畅、扩根、养根保叶,防后期脱肥早衰和倒伏。

七、抓头茬适时收割,减少收割时机械碾压

当头茬90%以上稻谷籽粒黄熟,稻株杆青籽黄时即为适宜收割期,切忌养老稻收割,以免延缓再生季腋芽萌发,影响再生季水稻产量。要选择较大宽幅的收割机收割,合理规划收割行走线路,避免重复碾压,减少损伤或毁蔸,最大程度降低机械收割碾压损伤对稻茬腋芽的萌发。

八、收割时抓留茬高度的控制,早抓再生季田间管理

控制头季收割时稻茬留茬高度,一般控制在30~35cm,早收留茬高度可略低一点,可有效增加再生稻穗粒数,迟收宜适当增加留茬高度。头季稻收割后当天完成复水,同时撒施尿素90~112.5kg/hm2,45%三元复合肥75kg/hm2,切忌重施、过施肥料,以免延长后茬生育进程和稻米品质。再生稻生长阶段一般灌水1~2次,以后保持田间湿润至收获即可。

九、适当延迟收获时间,提高再生季产量品质

再生稻上位芽早,分化时间长,下位芽迟,分化时间短,前期分化较慢,后期分化较快,这种特性决定了再生稻上下位芽生育期进程不一,抽穗成熟期参差不齐,青黄谷粒相间。此外,头季稻收割过程中由于收割机碾压,部分稻茬腋芽萌发相对较迟,碾压部分再生稻比正常的成熟稻迟7d以上,为求统一收割,应适当推迟整体收割时间,待全田成熟后再收割,可有效提高产量和米质。

十、适时播种养地植物,培肥地力

再生稻一般在10月下旬~11月初收割,收割结束后不再适宜播种其他农作物,冬闲半年。为有效培肥地力,做到种养结合,可在再生稻生产时采取“紫云英-一季稻-再生稻”生产模式,即在再生稻生长期间,9月中下旬~10月上旬播种紫云英,播种量2.5kg/666.7m2,实现冬季水稻秸秆覆盖保温,春天紫云英与腐烂稻草秸秆翻耕后还田,次年再栽种水稻。

(作者单位:241060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清水街道办事处农业中心)

猜你喜欢

季稻腋芽再生稻
再生稻绿色丰产增效技术
“稻+再生稻+马铃薯”种植模式适用栽培技术
再生稻促芽追肥机研制
生长素调控植物腋芽发育的研究进展
茶树带腋芽茎段组织培养研究
头季稻与再生稻稻米品质比较试验
粮食 超级稻再生稻平均亩产创世界纪录
仲丁灵对西瓜腋芽内源激素的影响
甘蔗腋芽外植体生长影响因素分析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