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音乐引入中职学校的尝试
2020-05-24陆慧芬
【摘 要】本文分析刘三姐歌谣具有的课程资源意义和引入中职学校艺术专业课堂的必要性与培养目标,阐述实施措施:选择有代表性的唱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展示,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建立多媒体展示平台,拓展教学活动空间;组织学生调查体验,增强保护传承自觉性;邀请专家举办讲座,丰富教学手段。
【关键词】刘三姐歌谣 中职艺术专业 课程资源 培养目标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2-0163-03
我国少数民族众多,每个少数民族都在各自的文化背景下创造出别具一格、独具民族特色的音乐。这些音乐曲目丰富、纷繁,具有原创性、独立性及地域性等特点。
刘三姐歌谣流传于广西的柳州、宜州和桂林等一带,是这一带民间歌谣的总成。2006 年,刘三姐歌谣被列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刘三姐歌谣蕴含着丰富的壮族思维方式、精神价值、想象力与文化意识。现如今,为了进一步发扬光大刘三姐歌谣,地方教育部门也希望刘三姐歌谣能够在教育领域发挥特殊作用。本文分析刘三姐歌谣具有的课程资源意义,思考将刘三姐歌谣引入中职学校艺术专业课堂的可行性,并提出实施建议。
一、刘三姐歌谣具有的课程资源意义
刘三姐歌谣整体风格偏向于素雅、和谐和凄清,课程资源内容非常丰富,主要表现在创作素材、题材内容、音乐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
首先,刘三姐歌谣的创作素材取之不尽。柳州、宜州、来宾、河池等地区是广西刘三姐歌谣的最主要流传地。这里的刘三姐歌谣曲调丰富,种类繁多,风格各具特色。据统计,刘三姐歌谣的曲调高达 1000 多种。当地人将刘三姐歌谣与节日庆祝活动相结合,形成了形式多样的山歌节。比如在柳州地区,刘三姐歌谣也被称为刘三姐山歌,每年都举办歌王比赛。在山歌的盛宴中,除了继承优良的传统,每年都推陈出新,赋予山歌更多的生命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其次,刘三姐歌谣音乐表现题材内容丰富。刘三姐歌谣是客观反映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民间歌谣,它的许多歌谣曲目都出自当时人们劳作时的即兴创作,歌谣内容表现的题材相当丰富、接地气。其中,有表达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如“上河涨水水推沙,下河鱼儿摇尾巴。打得鱼儿街前卖,换得油盐换得茶”“家有千金不算富,坐吃不动山也崩。哪怕贫穷如水洗,勤劳双手是万能”。有以歌相恋,追求至死不渝爱情的,如“和哥唱歌唱得和,妹唱牡丹配芍药,哥唱山伯与英台,唱到太阳落西坡”“连就连,我俩结交订百年,哪个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有歌颂新时代、唱响主旋律的,如“三个代表三根弦,三根琴弦紧相连。干部群众齐弹奏,美妙音符洒人间”等。
最后,刘三姐歌谣艺术表现手法多元。刘三姐歌谣借鉴了《诗经》中大量的赋、比、兴等文学艺术表现手法,使刘三姐歌谣更具有文学美感。“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即敘事,如“昨夜我家灯花开,晓得今天贵客来;客来没有好茶饭,唱首山歌表心怀”;“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如“牛角不尖不过界,马尾不长不扫街;我若不是画眉鸟,怎敢飞到这里来”“哥相思来哥相思,哥有真心妹也知;十字街头卖莲藕,节节连心都是丝”;“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比兴,如“细雨蒙蒙不见天,大河弯弯不见船;才是几天不见你,好比过了几十年”。
二、将刘三姐歌谣引入中职学校艺术专业课堂的必要性
首先,有利于传承与弘扬刘三姐歌谣。刘三姐歌谣是值得挖掘和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广西壮乡民间,刘三姐歌谣拥有良好的民间群众基础,歌谣中包含着丰富的表演艺术、生活习俗、口头文学以及长期积累下来的智慧结晶,它所体现出的生活风貌、艺术创造力与审美情趣都是极有教育价值的。因此,中职学校挖掘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教育资源,将其引入校园中,可以让更多中职学生深入学习、理解并掌握它,促使刘三姐歌谣在教育中得到传承,在传承中推进教育。因此,将刘三姐歌谣引入中等职业教育体系,是非常必要而且紧迫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次,刘三姐歌谣是培养中职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资源。中职学校引入刘三姐歌谣,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提高学生学习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热情和参与度,促使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培养中职学生的艺术审美和艺术素养。在开展刘三姐歌谣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合理的教学内容、教材建设与课程设置,让学生深入了解自身所在地区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内容,在教学中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培养他们感受美、表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艺术学习热情与民族认同感,从而促进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
三、刘三姐歌谣引入中职学校艺术专业教学中的培养目标
要将刘三姐歌谣引入中职学校艺术专业教学中,教师应该树立多元化的课程理念,明确刘三姐歌谣的基本定位、课程结构、内容体系和评价标准,构建富有民族特色的刘三姐歌谣课程体系,达到提升中职学生艺术综合素养的目标。具体而言,刘三姐歌谣引入中职学校艺术专业教学中的培养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培养学生整合资料的能力,学会利用多种方式、多个渠道搜集、整合有关刘三姐歌谣的相关资料信息。在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使用实地调查方法及资料收集方法,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刘三姐歌谣的知识内容,提升艺术认知高度,为后续的深入学习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宜州、柳州等刘三姐歌谣比较流行的地区进行实地调查,通过当地的博物馆、图书馆收集资料等,近距离考察刘三姐歌谣文化,使学生受到艺术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能力,实现传承刘三姐歌谣文化的教学目的。
第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习惯及音乐学习创作能力、歌唱能力和合作能力。传统的音乐教育中,师生之间的互动仅限于教和学。如果将刘三姐歌谣引入中职艺术专业课堂,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和参与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提升歌唱水平。例如,在上课时,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每当琴声响起,学生就会应和节拍做出相应的动作。随着训练的习惯养成,学生的音乐敏感度及歌唱能力、创作能力就会得到提升。
第三,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本土文化的故乡情感,以及建设家乡文化艺术的责任感,激发提升自身艺术素养的动力。刘三姐歌谣作为广西的名片,是广西民族文化中极具特色和影响力的品牌符号,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在刘三姐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碰撞、相互融合中,引导学生了解、传承刘三姐歌谣文化,不断挖掘传统文化的内容含义与精神核心,这是延续本土原生态经典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基本要求,也可以增进中职学生参与家乡文化建设的责任感,激发中职学生提升自身艺术素养的动力。
总的来说,在刘三姐歌谣教学中,应注重开展歌谣知识与技能内容的教学,设法提升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知与修养,帮助树立学生多元化的文化观念,传承刘三姐歌谣的传唱方法,一方面达到保护地方文化生态的目的,促进刘三姐歌谣文化及相关文化产业向前发展;另一方面有效拓宽中职学校艺术教学的研究路径,提高艺术教育发展水平。
四、刘三姐歌谣在中职学校艺术专业教学中的组织实施
刘三姐歌谣引入中职学校艺术专业教学中,需要构建一套完整的教学活动体系,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成为教学组织实施的参与者,成为教学课堂主体。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刘三姐歌谣中“以歌代言”的诗性特点与鲜明民族性,利用它完整的文化传承特性、丰富多样的歌谣种类、广泛的传播形态等展开教学设计,彰显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活态文化魅力,同时见证刘三姐歌谣的历史与情感表达方式,凸显其文化历史研究价值。为了建设科学合理的刘三姐歌谣课程体系,应结合中职教师研究能力进行内容设计。例如,可从歌谣本体创作与吟唱展开教学设计,其中应该涵盖以下教学内容:刘三姐歌谣历史渊源与历史发展历程、刘三姐歌谣的思想内容、刘三姐歌谣的艺术表现风格与手段、刘三姐歌谣的曲调与演唱技巧、刘三姐歌谣的地方文化特色与价值观认知。
具体而言,在刘三姐歌谣教学组织实施过程中主要采用理论讲解、多媒体演示、网络教学互动、实践调查、学术讲座以及课外教学活动组织等方式进行教学。
(一)选择有代表性的唱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选择代表性较强的刘三姐歌谣唱段,培养学生对刘三姐音乐文化的浓厚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配以民族乐器演奏,以此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之前,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解刘三姐的生活环境、性格特点等,通过学习和了解音乐背景,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以此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其次,教师要在音乐欣赏前分析作品。教师要结合刘三姐歌谣的地方特点,结合广西独特的区域文化,引导学生更好地去熟悉少数民族音乐,激发学生学习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趣。例如,在介绍作品《山歌好比春江水》时,教师在介绍作品内容上要体现壮族人民赶歌圩时的欢乐场景,同时还要绘声绘色地给学生介绍广西的地理知识、人文知识,由此引导学生参与分析歌曲,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谈论对歌曲的理解,进行歌曲的欣赏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刘三姐歌谣的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二)利用多媒体展示,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在理论教学基础上,教师要为学生展示课件。例如,为学生播放刘三姐歌谣山歌比赛视频、表演视频,通过相对直观动态的内容展示,学生真切感受到刘三姐歌谣的真实魅力。老师以理论讲解展开教学过程,为学生讲授有关刘三姐歌谣的发展嬗变内容,包括它的音律规律、表现手法、演唱技巧以及风格特征等理论内容,让学生对刘三姐歌谣拥有一个初步清晰的认知轮廓。中职学校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是要把音乐教育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因此,应尽量通过多媒体等手段,为学生直观地提供各种类型、风格多样的少数民族音乐体验,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具有音乐审美鉴别能力的音乐听众。例如,在教授《多谢了》这首歌曲时,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播放电影《刘三姐》的片段,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讲述歌曲內容、背景及含义,增加学生对讲授内容的感知,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调动起学生认知的主动性,并增加同类型的少数民族歌曲,以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三)建立多媒体展示平台,拓展教学活动空间
教师可组建网络学习平台,组织学生加入“民间歌谣”微信群,让学生呈现自身的学习成果,形成线上网络第二课堂,实现更多更自由的学习交流过程。在该过程中,师生可互动讨论交流,也可自娱自乐,利用平台写歌、改歌、评歌,体现教学活动多元性,不断拓展传统音乐教学活动空间。例如,在教授《心想唱歌就唱歌》一课时,教师建立网络学习平台,利用电脑技术制作刘三姐逛歌圩的情境,制作相关教学道具,在学习群组中由学生扮演该歌曲的主角,同时配以声情并茂的语言描述,使学生很快融入刘三姐、阿牛哥等人热闹对歌的场景,从而增强对刘三姐歌谣的理解,激发学生热爱求知的天性,既促进音乐延伸知识的学习,也拓宽传统音乐活动的空间,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组织学生调查体验,增强保护传承自觉性
教师要组织学生参与到实地调查学习过程中,深入山野、公园中与当地村民共同组织刘三姐歌谣山歌会。同时,积极深入实地调查走访,了解刘三姐歌谣在民间的传承保护情况,深入理解当前刘三姐歌谣传承发展的不易,思考保护传承策略,让中职学生也承担起一份社会责任,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尝试去宣传歌谣文化,为其发扬光大贡献一份力量。
(五)邀请专家举办讲座,丰富教学手段
邀请专家举办学术讲座,引进“歌王”进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歌谣培训班,建立山歌社团等,不断丰富教学形式,扩大刘三姐歌谣在中职校园内乃至地方的影响覆盖面,营造校园歌谣文化氛围,让艺术课程教学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目前的音乐教育提倡学生的个性发展,但是受传统课堂教学的限制,课堂的直观性比较差,这就需要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后,带领学生参加三月三歌圩,让学生去亲身感受,了解歌圩的由来,感受歌圩的热闹,体会歌曲的艺术氛围。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充分感受少数民族歌曲的独特魅力,实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刘三姐歌谣是广西壮乡文化瑰宝,将其引入中职学校教育体系中,让中职学生更深入地学习、感受、继承它,并将其作为音乐美育的审美素材,作为一种文化教育使命发展下去,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刘亲荣.新时代背景下刘三姐歌谣文化的创新发展[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9).
[2]苏莉莉.宜州市刘三姐歌谣语文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8.
[3]郭 兴.刘三姐歌谣特色课程开发[J].柳州师专学报,2012(5).
[4]郭 兴.柳来河一体化视域下的桂中民俗旅游资源整合及刘三姐文化开发[J].柳州师专学报,2016(1).
[5]罗相巧.让刘三姐歌谣走进地方高校课堂初探——以河池学院为例[J].东方教育,2013(11).
[6]周铁梅.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传播民族文化之路径研究——以广西壮族“刘三姐歌谣”档案为例[J].长江丛刊,2019(22).
[7]李 娟.非物质文化遗产“刘三姐歌谣”的动漫传播策略[J].传媒,2018(22).
[8]陈 茜.“刘三姐歌谣”在当代的传承与传播——以三种视域中的广西宜州“刘三姐歌谣”为例[J].音乐传播,2018(1).
[9]陈柳希.“刘三姐歌谣”演唱的咬字问题[J].艺术品鉴,2018(18).
[10]陈 茜.“刘三姐歌谣”在当代的传承与传播——以三種视域中的广西宜州“刘三姐歌谣”为例[J].音乐传播,2018(1).
[11]廖明君,胡小东.刘三姐歌谣创世古歌歌词本体初探[J].河池学院学报,2017(1).
[12]罗相巧.刘三姐歌谣文化创新发展研究——以宜州壮族山歌为例[J].广西社会科学,2017(5).
[13]李素娟.程式化表达:词语、句法及主题——刘三姐歌谣论析[J].民族文学研究,2017(2).
【基金项目】2018 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素养导向下刘三姐歌谣在地方中职艺术课程中的研究与实践”(GXZZJG2018B023)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陆慧芬(1973— ),女,中学高级教师,广西物资学校教师,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
(责编 李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