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学生实际,引导自我认知

2020-05-23庄剑峰

新课程·上旬 2020年47期
关键词:圆的认识自我认知实际

庄剑峰

摘 要:“圆的认识”一课的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刚开始给学生讲“定点、定长、旋转”三步走画圆到现在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圆,圆有哪些特征;从40分钟往往不够到现在40分钟远远多余,还可以进行一些拓展延伸……这是什么原因呢?那就是教师的教学理念在发生变化,因而造成了教学顺序上的变化乃至教学重点的变化。教学必须要立足学生实际,通过各种手段引导学生自我认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能动性,这是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

关键词:立足;实际;引导;自我认知;圆的认识

“圆的认识”一课从我踏上工作岗位以来自己执教过七八次,外出听课差不多有十来次。回想起来,我发现这节课的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刚开始给学生讲“定点、定长、旋转”三步走画圆到现在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圆,圆有哪些特征;从40分钟往往不够到现在40分钟远远多余,还可以进行一些拓展延伸……这是什么原因呢?我思考再三,认为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我们教师的教学理念在发生变化,因而造成了教学顺序上的变化乃至教学重点的变化。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必须要立足学生实际,通过各种手段引导学生自我认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能动性,这是非常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

那么怎样组织这节课的教学才是真正立足学生实际呢?曾听说浙江省著名特级教师朱乐平先生在几年前曾再次执教过这节课,令听课老师耳目一新,于是我想试着找找这个教学视频,可惜没有成功,幸运的是找到了类似的教学设计。于是我决定结合我班实际情况进行一次尝试。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几十年来,我们的老师也一直在口头上这样说,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忽略了,很多时候教学都变成了“填鸭式”的应试教学。

“圆的认识”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感知生活中的圆,探究圆的有关特征,如果我们把教学如何使用圆规画圆作为教学的重点那就违背了课程标准要求,在这之前的教学其实都是教师的教学理念不对所导致的。

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在尝试这节课的教学时,首先创设了一个情境——12个小朋友参加套圈游戏,如果让他们同时扔出手中的套圈,怎样安排他们站立的位置才是公平的?学生经过思考,有的认为围成一个正方形,每边站3人;有的认为围成一个三角形,每边站4人;还有的认为站成一排。针对这样的状况,我适时引导学生:你们认为在这些站法中,每个小朋友扔套圈时候的距离相等吗?学生经过描画,发现以上站法都不能满足每个人离套圈点的距离相等这个要求,也就是这些站法都是不公平的。于是我再次引导学生:那么怎样站位才能使每位小朋友离套圈点的距离是相等的呢?学生经过仔细思考发现:当所有小朋友围成一个圆的时候才是公平的。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初步感知了圆的一个特征:圆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是相等的,这也就是圆的半径,为下面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对圆各部分名称这个知识点的教学,完全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自学来完成,因为学习这个知识点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圆各部分名称的认识通过自学就达到了预想的目标。而圆的其他特征则必须学生动手操作才可以达到预期的目标,比如认识圆是一个轴对称图形这个特性。

皮亚杰说:“儿童的智慧都是开放在手指尖上的。”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圆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和相关的特性,我问学生:“我们知道我们之前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你觉得圆是不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呢?”学生一致认为:圆肯定是轴对称图形。于是我追问学生:“你们都认为圆是轴对称图形,那么你能证明吗?你能找出圆的对称轴在哪里吗?请你先画一个圆,再剪下来,折一折、看一看。”

学生很快就用圆规画好了一个圆并顺利剪下来,经过动手操作,他们很快就验证了圆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也顺利地找出了圆的对称轴其实就是在圆的直径上。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里要注意学生的语言表述是否规范。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圆的特征,而且也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用圆规画圆的能力,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精心练习,提升巩固

引导学生感知了圆并认识了圆的一些特征之后,课堂练习是少不了的,我们很多老师在设计练习时,大多数是以课本为本,也就是认为把例题后面的巩固练习完成就行了,没有挖掘练习题背后的知识,这样的练习收效甚微。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虽然也利用了例题后面的练习题,但是我注意了这些练习背后知识的挖掘。如例题后面有这样一道题:用圆规画一个直径是5厘米的圆。我组织学生画之前首先让学生说一说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多少,这个问题有利于学生认识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圆的半径,收效远比多次说教好得多。当学生用圆规画好圆之后,我再追问学生:“你认为在画一个正确的圆的过程中,怎样才能达到精准无误?”思索片刻后,学生就提出:先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再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两段,圆规的两脚分别在线段的中点和其中一个端点就可以了;也有学生提出只要画一条2.5厘米长的线段,再把圆规两脚分别按在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即可。

这些简单的练习完成之后,我还组织学生进行了一些其他练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圆和圆的相关知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教师只有不断转变教学观念,与时俱进,才能真正受到学生的欢迎,才能做学生的“朋友”。

猜你喜欢

圆的认识自我认知实际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具”角度看国内外校服的变革
大学生悦纳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探索
关于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研究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提升教学效果
多措并举,打造互动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