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后疫情时期“校园贷”对校园秩序的危害与对策
2020-05-23王威章辉
王威 章辉
【摘 要】多年来,随着网络借贷业务的快速发展,受“校园贷”荼毒的学生屡增不减,尽管国家在各个层级皆出台了措施,对大部分小额贷款平台已经加大了监管力度,但涉及“校园贷”的诈骗、敲诈、勒索、暴力催款等案件仍有发生,本文对后疫情时期国内经济形势和校园安全管理的变化,以及“校园贷”对校园秩序的危害进行阐述,分析对策,旨在新形势下揭开涉及“校园贷”的真面目及其潜在的校园安全风险,进而加强校园安全管理,进一步增强师生在校的安全保障。
【关键词】“校园贷”;高校;诈骗
一、引言
突发的新冠病毒疫情,对校园的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各大高校实行“开放教学、封闭管理”的管理模式,但是除防疫工作之外,校园各类安全问题依然严峻,尤其是各类金融诈骗案件在校园内逐月增多,其中屡禁不止的涉及“校园贷”的违法犯罪行为尤其猖獗。
受新冠疫情影响,虽然国内整体经济向好,但是短期内部分企业资金链紧张,实体经济下滑,流动资金减少,给贷款平台带来极大的资金压力。部分不法中小微贷款平台不顾国家法令,为了快速获利,继续把矛头对准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出卖个人信息,投机的做法,欺骗的套路,诱导学生进入陷阱,导致巨大的安全隐患时刻威胁着校园秩序的平安稳定。
二、后疫情时期“校园贷”对校园秩序的危害
(一)网上到处实名登记,学生信息安全无保障
疫情以来,在校学生群体的生活方式进一步加快转型,更多的活动由线下转线上,包括购物、社交、办事等。“你好,请问是某某某同学吗?我是XX贷款平台的,我先来核对一下你的身份信息,请问你的身份证号是XXX吗?”当学生处在毫无警惕的情况下,接到这个电话时,发现确实是自己的身份证号,往往会立刻信任该通话的权威性。
随着网络实名认证的发展,电话卡的实名申购,各类软件平台和社交软件的短信认证,网购时的会员登记,购房时的交易登记等各种方式,个人的基本身份信息已经散布在网络的各个角落。而个中不法商家为了自身的利益,以掌握的个人信息为筹码,套取高额利益,可怕的是你无法想象不法分子从各个渠道整合到一个人的信息之后,他会实施怎么的诈骗攻势。
(二)违法利用国家政策,对学生实施精准诈骗
2019年9月4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发布《关于加强P2P网贷领域征信体系建设的通知》支持在营P2P网贷机构接入征信系统[1]。这使得多数不合理利用“校园贷”消费而无法偿还的学生列入征信黑名单,使得一些不法贷款平台以此诱骗学生进行大额贷款。
2021年3月17日,国家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此令在一定程度上关闭了大学生贷款的门路,但是一些套路贷款,例如回租贷、培训贷、创业贷等各类还在钻政策空子,更有甚者会直接瞄准之前在平台上贷过款的学生,以取消“校园贷”账户的名义进行诈骗。
(三)互联网金融业务蓬勃发展,校内诈骗应急联动不足
疫情以来,各种卫生安全问题进一步重视,以现金纸钞为媒介的支付方式的確存在一定的卫生安全问题,新闻报道有人为了给现金消毒,把一叠现金放微波炉里进行消毒处理,全部烧焦。银行进行现金消毒也是工序复杂,加剧了用工成本,专家也在提醒公民用非现金的方式支付来降低疫情传播的风险。
现金业务的式微,带来了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线上支付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与卫生安全,但是各种金融安全问题同时显现,不法分子已经把罪恶之手从人们的口袋转变到手机里的各类账户,而且诈骗手法更新迭代速度极快,防不胜防,欺骗悲剧层出不穷。大学生身份信息准确、无法逃贷、消费冲动、防骗意识薄弱、社会经验不足等特点造就“校园贷”平台成为诈骗分子的温床,“校园贷”诈骗案发生之后,学生的心理安全建设和经济财产保护,对校内各部门的联动工作提出重大挑战。
三、高校在涉及“校园贷”违法犯罪的对策
根据涉及“校园贷”犯罪活动的特点与实际情况,本文从三个角度出发对其进行探析。
(一)建立合理消费观念,加强防诈骗意识
大部分学生只知到“校园贷”的名词,但是对“校园贷”的危害和认识并不了解,所以学校可以成立“校园贷”防诈宣讲小组,可在各类活动、讲座、课堂附加演讲时间,在各个场合分多种形式进行宣讲,让学生对“校园贷”的套路、校园金融安全隐患、如何进行抵御等了如指掌。
防诈宣讲小组要引导学生明白当今社会“校园贷”诈骗活动横行,万一中招也是平常之事,必须第一时间报警并告知辅导员和学校安全部门,让各单位能第一时间联动帮助处理,切不可一意孤行,越陷越深。
(二)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奖惩措施
加强顶层设计,促进“校园贷”防诈常态化,学校各方通力配合。学校层面建立防诈中心,发展全频谱的经济困难和学生学习发展体系,对于学生的不同类型的发展需求,匹配相应的““校园贷””常识、金融理财、消费理念等学习资源,对完成学习并通过考核的学生进行奖励机制。邀请学校名师有空时到防诈中心授课解惑,中心教师根据困难等级评估模型帮助学生明确自身短板,在此基础上灵活组合利息运算一对一咨询、金融辅导、消费模式答疑等功能模块。
(三)互联网+防诈,各部门联动防诈
以促进诈骗学生的帮扶为重点,以学校有影响力的公众号为依托,大力推进互联网+防诈的宣传,指导被诈骗的学生匿名参与进来,辅导员进行沟通疏导之后,再线下进一步了解与帮助,有这样一个过程机制,又符合当下学生群体的交流习惯,以此为突破口把热心帮组学生的辅导员生与被诈骗的学生联系起来,与学校安全保卫部门联动,使诈骗情况进一步恶化之前扼杀在摇篮中,也可以邀请一些金融名师来公众号开设金融学堂栏目,或者针对如何合理理财在线上进行专项问答。
四、结语
如何把思政工作与安全教育工作进行无缝对接,提高正确消费观的同时还要提高防诈骗意识,是高校安全教育的重点和难点。随着在校师生对校园安全的越来越重视,防诈意识的不断提升以及与学校安全管理的深度融合,诈骗行为将会在历史长河中逐渐消散。
参考文献:
[1]网络实名制和个人信息安全靠什么来保护?[EB/OL].https://zhuanlan.zhihu.com/p/21261236
[2]《网贷纳入征信、规范宣传破局借贷信息不对称》.《中国质量万里行》.2019.10
[3]《强监管环境下网贷平台的发展趋势探究》.《全国流通经济》.2018.25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