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
2020-05-23宋春丽
【摘 要】当前,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在培养学生开阔精神世界的通识教育的积极氛围下,音乐教育毫无疑问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内容和载体,可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为了让音乐教育更好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以此找到融入的契合点。
【关键词】高校思政;音乐教育;运用研究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
1.大学生的年龄段大都集中在18—23周岁,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尚未成熟,思想情况复杂多变。一些大学生经历了高考的“涅槃重生”进入大学后有了歇一歇的想法,在学习过程中自制力较差,学习不主动,考试“及格万岁”,找不到自己生活的目标和意义。在快速发展的社会大潮中,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念使他们对将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产生怀疑。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将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高校思政教育必须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的困惑,引领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
2.当今大学生的主体是“00”后,他们活泼好动,生机勃勃,对那些千篇一律、干巴巴的政治思想说教和枯燥乏味、刻板的教学内容有排斥情绪。而音乐作为一种反映创作者深刻思想的艺术形态,将富有深刻思想性的歌词与独特的曲式旋律等音乐信息传递给大学生,将音乐教育巧妙地引入大学生思政教育中,让音乐教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媒介,将会很好地弥补传统思政教育模式的不足,起到“文以载道,诗以言志,乐乃心声”的教育效果。两种学科的交汇融合,促使学生自动自觉地接受思政教育。
(二)学校方面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于:首先,高校相关的管理缺乏有效性和适应性。当前高校针对思政教育的管理制度形式化,缺乏有针对性的措施,口头教育、警告、提醒等管理,大学生习以为常。其次,管理者和教师对大学生的心理思想动态掌握不够及时。从自我视角出发,没有设身处地从大学生角度看待问题,对大学生的状态了解不足,掌握程度有限,管理中出现教育引导功能偏差。最后,高校思政教育内容不够规范。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是以学校为主,学生为辅的固定模式。随着网络普及化,大学生的价值观、学习观、人生观日趋复杂化、多元化,这对学校传统教育的主导地位形成影响,造成冲击,一定程度动摇了过去思政教育内容的规范秩序,迫使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要与时俱进。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音乐教育中的运用对策
(一)音乐教育的原则及理念
1.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是从实践方式和价值而言的客观判断。思政教育是音乐教育的根基,音乐教育是思政教育的载体之一。高校思政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人才,而音乐教育具有思政教育功效的可能性。首先,教育模式融合的可行性。音乐教育作为高校通识教育学科之一,对学生艺术情趣的培养、道德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高校本身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灵活的教学整合机制,音乐教育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可以将这些经验应用到思政教育中。通过学科、科研等方面的模式衔接,探讨课程融合等方面的实践,让高校思政教育模式更加灵活多样。其次,价值结合的可行性。音乐教育本身具有丰富的价值,如人文价值、审美价值、艺术价值,这些价值通过音乐载体呈现丰富的教化功能。因此,音乐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结合,会起到价值引导、价值渗透、价值传播等功效,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思想素养的提升发挥作用。无论从教育目的还是教育实践过程来看,音乐教育对高校思政教育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可行性具有充分条件。
2.理论与实践结合
当前,大学生思政教育已经被高校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但由于观察角度、所处环境的不同,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之间就音乐教育的思政教育功能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要想全面了解音乐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之间的联系点,了解音乐教育对高校思政教育发挥哪些作用,就必须基于大学生群体现实视角进行调查,获取的客观真实数据,才能把握真实现状,提出解决对策。
(二)开展音乐教育要有科学性
当前我国普通高校课程设置划分主要按照非艺术类专业和艺术类专业进行。许多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很难接触到专业音乐教育。虽然有些学校开展了音乐素养的普及教育,例如通过音乐讲座等形式丰富了大学生的音乐教育,但是取得的实效并不明显,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更是微乎其微。为发挥音乐教育的思政教育功能,在非艺术类专业中也应开设音乐课程,将音乐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为高校学风、思风提升奠定科学保障。
高校应该探索独立的音乐教育体系。当前我国高校的音乐教育体系沿用的是西方音乐教育体系,在音乐技法、音乐价值、美学价值等方面的衔接上有一定的冲突。西方音乐教育体系中,技法高于一切,这与中国传统音乐的教育理念是不同的。为了更好地弘扬和继承优秀音乐文化,我国高校必须建立独立的音乐教育体系,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有效结合,以此发挥音乐的思政教育效用。
(三)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
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并不是一味地追求娱乐性,而是要将艺术性和思想性进行结合。优秀的音乐作品都反映了极高的艺术性和思想性,通过这种结合产生教育价值。寓教于乐是用轻松愉悦的教育方式激发人的情感。情感作为音乐的灵魂,是音乐作品最本质的内容,具有触及心灵、感化人心的巨大作用。高校通过这样的音乐教育方式,可以增强大学生对音乐的鉴赏,对音乐作品当中的歌词、旋律进行充分感受,最终体验到音乐作品当中包含的深刻的情感内容,让大学生与音乐作品发生共情效应,进一步实现情感教化的功能。
(四)强化高校师资队伍
1.提升高校音乐教师思想政治素质
高校要在思想政治领域对音乐教师进行启发式引导,不断加强音乐教师的政治敏感性。音乐教师政治素养的提升就可以自觉地将音乐学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从而在音乐教育资源当中发现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加以有效利用。如果音乐教师缺乏政治敏感性和政治觉悟,那么就无法找到结合点,对教学方式创新和改进也就无从谈起。
2.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师音乐素养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过于追求教育的政治属性,忽视了文化属性。思想政治教育要将政治性与文化性有效统一起来,扭转观念的偏差,学会从文化中汲取政治资源。音乐作为文化的重要部分,在思想情感传递上具有很大的优势。因此,高校选择从音乐教育入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疑是一种有效的突破口。思想政治教师通过对音乐课程的学习,对音樂文化属性的深入了解,可以进一步实现这种统一。
结语
音乐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应通过立足自身实际,深入挖掘音乐教育的潜力,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机遇,整合音乐教育载体,合理设计音乐教育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根据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思想变化,积极探索寻找音乐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中融入的具体措施。
参考文献:
[1]方旭峰,胡瑶.情感教育在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意蕴与模式研究[J].文教资料,2020(31):70-72.
[2]杨柳.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途径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18):134-135.
[3]柳佳楠.同伴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时代报告,2020(08):132-133.
作者简介:
宋春丽(1991.4—),女,汉族,河南省郑州市,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艺术教育。
(作者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