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险缴费率与基本养老金目标替代率

2020-05-22周心怡邓龙真

财贸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退休年龄人口老龄化养老金

周心怡 邓龙真 龚 锋

(1.北京大学 经济学院,北京 100871;2.武汉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一、引言与文献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预期寿命的延长和人口生育率的降低,不可避免地加速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按照国际上通行的标准,中国在2000年即进入老龄化社会,2015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44亿,占总人口的10.5%。根据联合国人口署2017年的预测,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将在2030年左右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并在此后长时期内保持相对高位,人口老龄化将成为中国社会的常态(United Nations,2017)。随着老龄化的不断加深,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是基本养老保险体系的可持续性。虽然2016年全国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的累计结余达到约3.7万亿元,但如果只考虑征缴收入(不含财政补助),2016年全国只有7个省份的征缴收入大于基金支出;即使按照包含财政补助的大口径收入计算,还有黑龙江、辽宁、河北、吉林、陕西、青海等6个省份收不抵支(郑秉文,2016)。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巨大的收支平衡压力,导致截至2017年中国养老金水平虽实现了十三连涨,但涨幅仅为5%左右,低于2007—2015年连续9年10%的涨幅(王红茹,2019)。更严重的是,尽管养老金持续上调,养老金替代率却在不断下降,表明退休金的增长速度低于城镇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速度,企业员工退休后的收入远低于工作时的收入。

众所周知,养老保险替代率是个体退休后的养老金与退休前工资水平的比值,是衡量劳动者退休前后生活质量差异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世界银行的测算,养老金替代率高于70%,则可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如果达到60%~70%,可维持基本生活水平;如果低于50%,则生活水平较退休前会有大幅下降。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宣传提纲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32号),一个累计按照社会平均工资缴费35年的退休者养老金目标替代率为59.2%。经考察,2000年中国基本养老金替代率依然维持在70%以上,但自2003年开始,替代率低于60%,自2007年开始,替代率更是低于50%。(1)根据历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的原始数据计算得到。此后10多年来,中国基本养老金替代率维持在47%左右,不仅远低于国际通行标准,也与中国政府设定的目标替代率相去甚远。逐年增长的养老金赶不上增长更快的工资水平,是基本养老金替代率不断降低的主要原因。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重,劳动供给将进一步减少,在职就业者的工资会继续提高,而随着更多老年人参与养老金分配,养老保险体系面临的可持续性压力加大,可以预期养老金增长的空间将会越来越小。有鉴于此,未来中国基本养老金替代率面临巨大的下行压力,有可能会严重影响退休后老年人的福利水平,从而对中国养老保险体制保障民生的功能带来巨大挑战。

已有文献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养老金替代率相关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测算人口老龄化对养老金替代率的影响。比如,杨再贵(2008,2009,2011)的研究发现,最优的社会统筹养老金替代率随平均寿命延长而升高,但随人口增长率下降而降低;在平均寿命延长且人口增长率下降的情况下,最优的社会统筹养老金替代率会降低。张迎斌等(2013)基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发现养老保险最优社会统筹替代率和最优个人账户替代率与人口结构、预期寿命等紧密相关。柳如眉等(2017)基于OLG模型对未来老龄化加重背景下中国养老保险替代率水平进行测算,结果发现,未来中国养老保险替代率将长期处于较低水平且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二是分析延迟退休对养老金替代率的影响。比如,袁中美(2013)发现,随着退休年龄的提高,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替代率水平也相应提高,且提高的幅度也随之增加。Li et al.(2016)模拟了工作和退休时间调整对2013—2100 年养老金替代率的影响,发现未来养老金替代率会先增后减,最后又开始上升。严成樑(2017)基于OLG模型的数值模拟发现,寿命延长将会对养老金替代率产生负向影响,而延迟退休将提高养老金替代率。周延等(2017)基于精算模拟,发现延迟退休年龄能够提高养老金替代率,并且退休年龄越晚,养老金替代率增加的幅度和速度也越快。

在参考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侧重于分析以下问题:一是基于代际重叠模型和数值模拟分析,考察人口老龄化对未来中国基本养老金替代率的影响;二是给定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在未来保持养老金目标替代率的前提下,应如何调整个人缴费率和企业缴费率;三是在不同的延迟退休计划下,考察未来基本养老金替代率的变化趋势,以及为保持养老金目标替代率,应如何调整个人缴费率和企业缴费率。与既有研究相比,本文可能的边际贡献在于:将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险缴费率调整、延迟退休等纳入统一的OLG模型,从长周期的视角,定量考察为保障老年人福利,实现合理的目标替代率,基本养老保险政策调整的空间有多大,以及不同公共政策之间应如何协调互补,从而为设计更为合理、有效的老龄化应对政策,提供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二、理论模型

本文构建一个简单的跨期迭代模型,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纳入分析框架,考察人口老龄化与工资、消费、储蓄、养老金替代率等变量的关系。具体模型设定如下:

(一)人口结构

(二)个体

假定个体的瞬时效用函数具有常相对风险规避(CRRA)效用函数的形式:

(1)

其中,θ为相对风险回避系数,c为消费。

假定第t期出生的个体一生效用函数为:

(2)

(3)

(4)

(5)

(1+n)ht+1=(1-T)(1+rt+1)(st+wtτf)

(6)

在第t期开始进行经济决策的个体通过选择两期消费水平、储蓄水平和遗产水平,在面临上述预算约束的条件下,最大化一生效用。通过构建拉格朗日函数,求取内生变量的一阶导数,可以得到效用最大化问题的一阶条件:

(7)

为获得可计算的结果,假定个体的相对风险回避系数θ=1,式(1)中的效用函数转化为对数线性函数,则上述一阶条件式(7)可简化为:

(8)

根据式(8)和预算约束条件,可以求解出实现个体一生效用最大化的两期消费水平和储蓄水平。

(三)厂商

假定代表性厂商在完全竞争的市场进行生产,产品是同质的,其生产函数为规模报酬不变的Cobb-Douglas函数:

(9)

式(9)表明,企业生产要素包括当期资本和当期有效劳动两部分。由于存在延迟退休,t期的有效劳动包括当期的年轻个体和参与工作的老年个体。厂商在发放工资的同时,按照总工资的τc比例缴纳养老保险费并作为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账户的收入。由此,企业的利润为:

(10)

本文将式(9)转化为劳均的形式:

(11)

厂商通过选择劳动和资本,以最大化利润水平。根据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可以得到:

(12)

(13)

(四)基本养老金制度

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中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体系由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账户两部分构成,实行“统账结合”的养老金制度。其中:个人账户采取基金制,其收益包括在工作期间缴纳养老保险缴费获得的收益;统筹账户采取现收现付制,企业在当期按照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费作为社会统筹账户收益,并由政府将此收益分配给当期的退休人员。目前,个人的缴费率为8%,企业的缴费率为20%。

基于中国现实的基本养老金制度,假设每个个体的养老金缴费和发放都采取“统账结合”的模式,则在t期开始进行经济决策的个体在老年时期获得的养老金收入如下:

pt+1=pf+pc

其中,pf和pc分别表示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账户的养老金收益。根据“统账结合”养老金模式的特征,个人账户采用基金制,其账户收益等于工作期缴纳养老保险费用所形成的基金账户的收益。这里的工作期既包含青年时期,也包含延迟退休政策下老年时期的工作阶段。即:

pf=wtτf(1+rt+1)+ληwt+1(1+λrt+1)

(14)

社会统筹账户采用现收现付制,由当期企业按照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τc)缴纳,并全部分配给当期退休人员。即:

(15)

(五)模型的均衡

当第t期开始进行经济决策的所有个体的储蓄和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缴费等于t+1期的资本存量时,就实现了资本市场的均衡:

st+wtτf+wt+1ληTτf=(1+n+ληT)kt+1

(16)

该经济体的市场出清条件是由式(8)、(12)、(13)、(14)、(15)、(16)构成。

将式(3)、(4)、(5)、(12)、(13)、(14)、(15)、(16)代入式(8),得到描述整个经济系统的动态均衡方程:

(17)

经检验,在均衡状态下,该方程存在唯一的稳态解。当处于稳态时,每一期资本存量都应该相等,即有kt-1=kt=kt+1=…=k。据此,可以将式(17)转化为动态系统的稳态均衡方程:

(18)

这一方程描述了经济体在稳态下各内生变量、政策变量和外生参数之间的均衡关系。其中,τf、τc是由政府决定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参数,λ为政府决定的延迟退休率。政府需要选择这些政策参数,确保每一期基本养老金体系的收支平衡和式(18)的成立。

(六)基本养老金目标替代率

《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正式建立由统筹部分和个人账户两个部分统账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缴费年满35年的城镇职工而言,其基本社会养老保险金的目标替代率将达到58.5%,基础养老金的替代率为20%,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替代率为38.5%。《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则对缴费标准、计发办法进行了相关调整,对缴费满35年的城镇职工而言,其基本养老保险金的目标替代率59.2%(2)从理论上讲,一个标准的城镇三口之家,夫妻二人就业加一个未成年子女,人均生活费为所在城镇平均工资性收入的66.7%。而老年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相比,既不需要抚养未成年子女,也不需要支付子女的教育费用,一般也不需要购置房产和大件消费品,不需要较多储蓄,养老金水平达到在职人员收入的60%左右,应能满足其基本的生活需要。,其中基础养老金替代率为35%,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为24.2%。

下文将以59.2%作为政府致力于实现的基本养老金目标替代率,基于上面构建的OLG模型,通过数值模拟考察在未来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重的情况下,政府如何调整企业和个人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以确保目标替代率的实现,同时考察延迟退休能否降低目标替代率下企业和个人的缴费率,以降低在职就业者的养老负担,促进代际平衡。

三、参数校准与人口变量预测

(一)参数校准

在利用上述OLG模型进行数值模拟之前,需要确定模型中外生参数的取值。具体而言:

(1)资本份额α。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资本份额通常达到0.30左右。杨宇等(2012)利用中国1978—2009年的数据,估计得到中国生产函数的资本份额为0.28。刘斌等(2015)利用1981—2014年的数据,估计得到中国生产函数的资本份额为0.20。有鉴于此,本文在进行模拟时,设定α等于0.25。

(2)主观时间贴现因子1/(1+ρ)。陈昆亭等(2004)、王君斌等(2010)设定年度间时间贴现因子为0.98,而本文的每一期由35年构成,借鉴Pecchenino et al.(2002)的做法,将1/(1+ρ)取为0.9835=0.493。这一取值与李秀芳等(2017)两期OLG模型中设定时间贴现因子等于0.48的做法比较接近。

(3)延迟退休率λ。根据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延迟退休的初步方案(未正式通过):从2018年开始,女性退休年龄每3年延迟一岁,男性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1岁,直到2045年同时达到65岁。因此,从政策开始实施到全面实现延迟退休的时间段内,λ的取值范围为0≤λ≤(65-55)/(90-55)=0.286,λ为0意味着没有实施延迟退休,λ为0.286意味着完全实现了65岁退休。

(4)老年时期个体的相对劳动效率η。由于目前退休返聘人员的工资明显低于未退休的就业人员,可以判断退休后个体的劳动生产效率要低于在职就业者,据此,本文设置η=0.70。

(5)基本养老金缴费率τc和τf。下文进行模拟时,将考察为保持基本养老金目标替代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深,基本养老金缴费率将如何变化。除此之外,还将考察保持已有的缴费率不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深,基本养老金替代率将如何变化,此时就需要确定τc和τf的取值。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中国现行的养老金的个人缴费率为8%,企业缴费率为20%。因此,设定τc=20%,τf=8%。此外,为简化分析,假定个体的相对风险回避系数θ=1,技术水平A=1。

(二)人口变量预测

采用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17年修订版)提供的人口预测数据,计算中国2020—2100年每5年的人口跨期增长率n和个体进入老年时期的存活概率T。2017年的《世界人口展望》是联合国官方发布的第25轮人口估计和预测数据,提供了世界各国(地区)高、中、低人口增长方案下的人口变动趋势。其中,高方案假定中国生育率从2005—2010年的1.64不断上升到2095—2100年的2.51;中方案认为中国的生育率从2005—2010年的1.64逐渐回升到2095—2100年的2.01;低方案认为中国的生育率从2005—2010年的1.64下降到2095—2100年的1.03。根据理论分析,n和T的计算公式是:

(19)

(20)

老龄化程度用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衡量。根据理论模型的设定,同一时点上,老年人口比重由下式计算得到:

(21)

图1汇报了三种人口增长(年度)方案下,跨期人口增长率的预测结果。可以看到,无论在哪一种年度人口增长率假设下,从2020年开始,跨期人口增长率急剧下降,到2030年跨期人口增长率为负数,表明相对于上一代人,下一代人的规模开始萎缩。此后,高人口增长率假设下,跨期人口增长率开始逐步回升,2080年左右重新达到正值;而中、低人口增长率假设下,跨期人口增长率一直为负,但前者基本维持稳定,后者则持续降低。与此对应的是,从图2可以看到,跨期存活概率从2040年以后持续上升,且三种年度人口增长率假设下的区别不大,说明无论生育率如何变化,未来人口寿命的延长是一个基本的态势。

图1 跨期人口增长率的预测结果

图2 跨期存活概率的预测结果

图3报告了根据n和T以及式(21)计算的老龄化的预测结果(3)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式(21)中没有考虑儿童,因而据此得到的计算结果会高估实际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可以看到,未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加重的趋势非常明显,在2050年之前老年人口比重急剧提高。在高人口增长率假设下,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在2050年前后进入“拐点”,此后的老龄化水平会在略微下降后保持平稳。在中人口增长率假设下,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在2050年后基本保持平稳。但在低人口增长率的假设下,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在2050年后将保持持续上升态势。

图3 老龄化的预测结果

考虑到在中等人口增长方案下,跨期人口增长率和老龄化指数从长期来看都趋于稳定,更接近于本文对模型稳态的假定。故在进行数值模拟时,将重点考察此状态下人口老龄化对养老金替代率的影响。

四、数值模拟与分析

(一)人口老龄化对养老金替代率的影响

首先探讨如果不改变当前养老金缴费制度和强制退休政策,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未来中国养老金替代率将会如何变化。图4汇报了2020—2100年工资和养老金支付水平的预测值,从中可以看到,2020—2050年间老龄化程度急剧攀升,劳动供给人数大幅萎缩,从而导致工资水平随之大幅度提高。虽然平均工资水平增加,但是因为劳动供给的减少,在职就业者对养老金体系的贡献并不会有明显的增加,而老年人口比重的迅速提高,却意味着更多的退休老年人参与对养老金的分配,人均领取的养老金因之明显降低。在图4中,无论是社会统筹账户还是个人账户支付的养老金的都在逐年减少。这一期间工资和养老金水平的反向变化,导致养老金替代率大幅度降低,从2020年的0.554降低到2050年的0.337(参看图5),这表明,在老龄化持续加快的未来30年中,如果不对相关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政策做出调整,退休将对老年人的经济社会福利造成巨大的冲击。而从2050年之后,随着老龄化稳定在较高水平,工资水平将长时间保持在高位,养老金则长时间保持在较低水平,因此,养老金替代率也将长时间维持在低水平(在32%左右小幅浮动,远低于59.2%的目标替代率水平)。这表明,在更远的将来,退休老年人的生活、福利和养老保障质量处于低水平状态将成为常态,如果不对养老相关的公共政策做出调整,有可能会引发严重的代际冲突,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协调发展。

图4 工资与养老金支付水平的预测值

图5 养老金替代率的预测值

(二)目标替代率下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标准的调整

目前中国基本养老金替代率远低于59.2%的目标水平,而根据图1的预测,未来中国基本养老金替代率将持续降低并进一步偏离目标替代率。因此,未来如何对养老保障政策进行调整,以确保养老金替代率达到59.2%的目标水平,这对于保障老年人退休后基本福利不受重大影响,确保老年人能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保证中国养老保险体系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在上文构建的理论模型中,与养老保障有关的公共政策包括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缴费率、企业缴费率和延迟退休率。下文首先考察,当不存在延迟退休时,为实现基本养老金目标替代率,个人和企业的缴费率应分别做出何种调整;其次,在实现目标替代率的条件下,如果相应实施延迟退休政策,分析个人缴费率和企业缴费率的调整会发生各种变化。

1.不实施延迟退休时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标准的调整

考虑到男性的法定退休年龄为60岁,女性为50岁(工人)和55岁(干部),且男、女性人口比重的差距不大,因此统一设定模型中代表性个体的强制退休年龄为55岁。在此基础上,考察:

(1)企业缴费率的调整。将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率维持在8%的当前水平,退休年龄设定为55岁,进而将预测得到的各年份人口增长率和存活概率代入均衡系统,模拟为保持59.2%的养老金目标替代率水平,未来企业养老金缴费率的调整趋势,结果参看图6。可以看到,给定其他条件不变,为保持目标替代率,企业的养老负担需要从22%左右不断攀升至47%左右。图7则显示,由于企业对社会保障贡献水平的不断提高,退休老年人从社会统筹账户领取的养老金水平也逐步提高,且随着老龄化程度稳定之后也稳定维持在高位。这与图5形成鲜明对比。问题在于,在当前名义缴费率为20%的情形下,中国企业的社会保障缴费负担已经居高不下。中金公司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基本养老保险的实际费率从2014年的19%提升至2017年的21.6%,考虑“五险一金”后,企业用人负担是员工工资的1.4倍,中国企业社保费率居全球高位,不仅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国家,而且也高于大多数发达国家(梁红 等,2018)。因此,如果不对其他政策进行调整,为维持未来老龄化社会退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水准,企业将不得不承担高昂的经营成本,这将对其利润产生巨大冲击,最终成为抑制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潜在桎梏。

图6 目标替代率下企业缴费率的预测值

图7 目标替代率下工资与养老金支付水平的预测值

(2)个人缴费率的调整。同样,将企业的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维持在20%的当前水平,退休年龄设定为55岁,进而将预测得到的各年份人口增长率和存活概率代入均衡系统,模拟为保持59.2%的养老金目标替代率水平,未来个人养老金缴费率的调整趋势,结果参看图8。

图8 目标替代率下个人缴费率的预测值

图9目标替代率下工资与养老金支付水平的预测值

图10 目标替代率下居民储蓄的预测值

注:S1是通过调整企业缴费率以保持目标替代率时未来居民的储蓄水平;S2是通过调整个人缴费率以保持目标替代率时未来居民的储蓄水平。

从图8可以看到,给定其他情形不变,为应对急速老龄化对养老保障体系的冲击,确保养老保险目标替代率的实现,2020—2050年,个人缴费率急剧攀升,最终达到了20%,此后维持在20%之上的高位。由于个人缴费率的提高,未来基本养老金个人账户支出的金额逐渐成为养老金的主体部分,如图9所示。

个人养老金缴费率的提高,最直接的影响是,它将挤占个体的储蓄,导致居民储蓄水平的下降。图10明确展示了这一结果。在图中,如果调整企业缴费率以保持目标替代率,未来居民的储蓄水平由S1表示,储蓄在人口老龄化加速的阶段会大幅度降低,但随后会逐步回升,最终的储蓄水平与预测初期相比差距并不大。但是,如果调整个人缴费率以保持目标替代率,未来居民的储蓄水平由S2表示,储蓄在人口老龄化加速的阶段大幅降低后,将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与预测初期相比,储蓄水平明显偏低。

2.实施延迟退休时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标准的调整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采取了延迟退休的政策来应对老龄化趋势带来的养老金压力问题,譬如在美国,职工延迟到70岁退休,可以比65岁退休多拿40%的退休金;加拿大政府将领取养老金年龄从65岁提高到67岁;德国、希腊等国也将法定退休年龄延迟至67岁。根据《“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中国到2022年会正式开始实施延迟退休政策,退休年龄改革方案大致为:从2018年开始,女性退休年龄每3年延迟一岁,男性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1岁,直到2045年同时达到65岁。由此可见延迟退休政策在中国的推行势在必然。为此,应当考虑,实施不同的法定退休年龄规定时,为实现目标替代率,企业和个人的养老金缴费率的调整会如何变动。

图11显示,一方面,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无论法定退休年龄设定为多少,未来企业养老金缴费率都呈现相似的变动趋势,即2020—2050年间企业养老金缴费率急剧上升,2050年之后企业养老金缴费率趋于稳定,但稳中有升;另一方面,实施延迟退休能够显著降低为确保养老金目标替代率而不得不提高的企业缴费率,具体而言,给定其他条件不变,当退休年龄分别为55、57、59、61、63和65岁时,2020—2100年平均企业缴费率分别需要达到41%、38%、36%、34%、31%和29%,才能确保实现59.2%的养老金目标替代率。特别是,如果从2020年就开始实施延迟退休计划,则在整个考察期间,中国企业养老保险缴费率都不会超过34%,平均而言,29%的缴费率仅比目前企业名义缴费率高出9个百分点,如果能同时辅之以其他政策措施,就可以在略微提高企业负担的情况下实现养老金目标替代率,政策的可行性将大为提高。

图11 不同退休年龄和目标替代率下企业缴费率的预测值

图12 不同退休年龄和目标替代率下个人缴费率的预测值

图12显示,与上文类似,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无论法定退休年龄设定为多少,未来个人养老金缴费率都呈相似的变动趋势,在2020—2050年间个人养老金缴费率急剧上升,2050年之后趋于平稳。但是,退休年龄越大,2050年之后个人养老金缴费率的波动性就越小。同样,实施延迟退休能够显著降低为确保养老金目标替代率而不得不提高的个人缴费率。具体而言,给定其他条件不变,当退休年龄分别为55、57、59、61、63和65岁时,2020—2100年平均个人缴费率分别需要达到19%、17%、16%、15%、14%和12%,才能确保实现59.2%的养老金目标替代率。特别是,如果从2020年开始就实施延迟退休计划,则在整个考察期间,中国个人养老保险缴费率都不会超过13%,平均而言,12%的缴费率仅比目前企业名义缴费率高出4个百分点,如果能同时辅之以其他政策措施,就可以在略微提高在职就业者负担的情况下实现养老金目标替代率,政策的可行性也将大为提高。

五、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统账结合”养老金制度的跨期迭代模型,将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险缴费率、延迟退休等纳入统一的动态均衡系统,基于联合国的人口预测数据,模拟人口老龄化对2020—2100年中国基本养老金替代率的影响,并考察为维持59.2%的目标替代率,应如何调整企业和个人的养老金缴费率。模拟结果显示:

第一,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劳动供给将大幅度减少,工资水平显著提升,而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支付的养老金却不断降低,由此导致未来中国基本养老金替代率将持续下降。如果不对老龄公共政策做出相应的调整,未来老年人的生活水平、福利状况和养老保障质量将会因为退休而陷入低水平循环,从而有可能引发严重的代际冲突,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协调发展。

第二,当法定退休年龄保持不变时,为确保基本养老金替代率达到59.2%的目标水平,需要大幅度提升企业或个人的养老保险缴费率,以扩大养老保险的收入来源,弥补基本养老保险账户的收支缺口。其中,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需要从22%左右不断攀升至47%左右,个人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需要从9%左右不断攀升至22%左右。这将显著加重企业和个人的税费负担,导致企业利润减少,个人可支配收入和储蓄水平降低,最终影响社会资本积累,对长期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第三,实施延迟退休能够显著降低为确保养老金目标替代率而不得不提高的企业缴费率和个人缴费率。如果从2020年开始实施延迟退休计划,则在2020—2100年间,中国企业养老保险缴费率平均为29%,最高不超过34%,个人养老保险缴费率平均为12%,最高不超过13%。

综上所述,未来较长时期内人口老龄化将对中国养老保险体系的稳定性造成巨大的冲击,为维持退休老年人的福利水平,促进代际社会公平,政府应该综合实施延迟退休、提高企业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的联动政策,在控制企业和在职就业者的缴费负担,避免产生过大的效率损失的基础上,实现养老保险目标替代率,提高基本养老保险体系的养老保障质量。

猜你喜欢

退休年龄人口老龄化养老金
世界主要经济体 退休年龄都定在了65岁及以上
Four-day working week trial in Iceland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浅谈退休年龄和养老保险相关问题的思考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
内蒙古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
基于确定缴费型养老金最优投资的随机微分博弈
养老金也可“弹性”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