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氨基作用与氨基酸纸层析实验的改进*

2020-05-21游云悠魏友煜黎威巍罗丽丹金科华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丙氨酸匀浆滤纸

游云悠,魏友煜,左 越,黎威巍,罗丽丹,金科华**

(1.湖北科技学院医药研究院,湖北 咸宁 437100;2.湖北科技学院基础医学院)

转氨基作用与氨基酸纸层析是一个重要的综合性生化实验,现有的各大高校实验教程只有简单的操作流程,缺乏创新。笔者在做该实验时思考了以下问题:可否用其他缓冲液代替磷酸缓冲液?转氨基时间能否缩短?当小白鼠数量不够时,肝匀浆可否稀释使用?未用完的肝匀浆保存一段时间是否还有活性?添加辅酶-磷酸吡哆醛(pyridoxal phosphate,PP)能否加快转氨基反应?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我们改进了转氨基作用与氨基酸纸层析的方式方法,极大提高了实验效率,现与同行分享。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

磷酸二氢钠、磷酸二氢钾为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产品,磷酸氢二钠为天津市致远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产品,Tris购自上海生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氢氧化钠为国药集团产品,巴比妥钠为天津市红岩化学试剂厂产品,丙氨酸为上海如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α-酮戊二酸、谷氨酸、PP购自阿拉丁集团,茚三酮为无锡市展望化工试剂有限公司产品,以上试剂均为分析纯。双圈牌滤纸为杭州沃华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产品。

按刘汉才等[1]的方法配制0.01mol/L pH 7.4的四种缓冲液:Tris-HCl缓冲液(缓冲液1),磷酸缓冲液(缓冲液2),磷酸二氢钾-氢氧化钠缓冲液(缓冲液3),巴比妥钠-HCl缓冲液(缓冲液4)。再用每种缓冲液分别配制浓度均为0.1mol/L丙氨酸、α-酮戊二酸和谷氨酸,用NaOH将三者的pH调至7.4。

饱和PP溶液的配制:取10mg PP,加1mL缓冲液2,室温涡旋振荡5min,室温5000r/min离心5min,取上清小份分装,4℃保存备用。

1.2 方法

1.2.1 制备肝匀浆

脱臼处死小白鼠,取出肝脏,剪碎,按每0.9g肝重加4mL缓冲液的比例,研磨匀浆,室温12000r/min离心2min,取上清小份分装,4℃保存备用。

1.2.2 转氨基反应

向1.5mL离心管中加入丙氨酸、α-酮戊二酸、肝匀浆各100μL,37℃水浴预定时间,100℃加热10min,终止反应。

1.2.3 层析

点样:取直径11cm圆形滤纸,通过圆心作直径将圆等分,取转氨基后的上清液0.5μL点样[2],取稀释6倍的丙氨酸和谷氨酸0.5μL点样。在滤纸圆心打一直径约7mm的小孔,插入灯芯。展层:将0.05%的茚三酮溶液(溶于75%的乙醇)[3-4]倒入直径10cm的玻璃培养皿中,将滤纸平放在培养皿上,灯芯浸入层析液中,培养皿盖盖在滤纸上,层析至溶剂前缘距滤纸边缘约1cm时取出滤纸[5],用吹风机吹干显色,至氨基酸斑点颜色不再加深。所有实验均进行3次生物学重复。

1.2.4 缓冲液类型对转氨基的影响

分别用缓冲液1、2、3、4制备的肝匀浆与同种缓冲液配制的丙氨酸和谷氨酸混合,37℃反应1h,比较转氨基结果。

1.2.5 转氨基时间对转氨基的影响

用缓冲液2配制的肝匀浆与底物混合,分别反应10、20、40、80min,比较转氨基结果。

1.2.6 肝匀浆浓度对转氨基的影响

将缓冲液2制备的肝匀浆用缓冲液2分别稀释2、5、10倍,取不同浓度的肝匀浆分别与底物反应20min,比较转氨基结果。

1.2.7 肝匀浆保存时间对转氨基的影响

将缓冲液2制备的肝匀浆于4℃分别保存2、4、8d,分别与底物反应20min,比较转氨基结果[6]。

1.2.8 PP对转氨基的影响

PP是转氨酶的辅酶,有研究发现PP能提高血清ALT的活性[7-8]。血清中ALT是肝脏合成的,PP是否会激活肝匀浆中ALT的活性?为论证这个假设,我们向转氨基反应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PP,比较转氨基结果。

取实验步骤1.2.6稀释5、10倍的肝匀浆实验。处理组1(或2)反应体系为:稀释5(或10)倍的肝匀浆100μL,95μL丙氨酸,95μL谷氨酸,10μL饱和的PP。对照组除10μL缓冲液2代替饱和PP外,其余成分与处理组相同。混匀各成分,37℃水浴10min,比较转氨基结果。

2 结 果

2.1 缓冲液种类不影响转氨基反应

缓冲液1、2、3、4制备的肝匀浆进行转氨基反应,均出现丙氨酸和谷氨酸两个斑点(图1,封二),且两个斑点的颜色深浅和大小接近,表明缓冲液种类不影响转氨基反应。

2.2 转氨基时间可适当缩短

不稀释的肝匀浆转氨基10、20、40、80min结果如图2(封二)。由图可见,反应10min时转氨基作用尚未完全,反应20min以上均出现丙氨酸和谷氨基酸两个斑点,谷氨酸斑点的颜色不再加深。由此,转氨基时间可以缩短至20min,节约时间。

2.3 肝匀浆可适当稀释使用

稀释的肝匀浆转氨基结果如图3(封二),可见将肝匀浆稀释2、5倍后仍出现两个氨基酸斑点,稀释10倍后转氨基速度下降,生成的谷氨酸较少,谷氨酸斑点较淡。以上结果表明适度稀释的肝匀浆仍能进行转氨基作用。故实验教学时,可适当稀释肝匀浆,提高利用率。

2.4 肝匀浆保存时间不宜过长

保存不同时间的肝匀浆转氨基结果见图4(封二),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谷氨酸斑点逐渐变淡,表明转氨基作用逐渐减弱,故进行转氨基实验时应尽量用新鲜的肝匀浆。

2.5 PP对转氨基无影响

PP对转氨基的影响见图5(封二),由图可知无论是否加入PP,转氨基反应均能正常进行,表明PP对本实验无影响。

3 讨 论

本研究改进转氨基反应的方式和方法。①在离心管中进行转氨基反应。实验教程的转氨基反应均在试管中进行,弊端较多。首先试剂利用率低。用于层析点样的反应液只需几微升,而试管内反应液有几毫升,浪费太多。其次,由于反应液多,升降温慢,实验效率低。再次,不便于点样。点样的毛细管(10cm长)比试管(15cm长)短很多,必须将试管内的反应液倾斜至管口才能被毛细管吸取,操作极为不便。在1.5mL离心管中转氨基的3个优点:一是所用试剂减少至原来的十分之一,极大提高了试剂利用率;二是缩短试剂升降温时间;三是方便点样。②将丙氨酸和谷氨酸稀释后点样。转氨基反应体系中丙氨酸、α-酮戊二酸、肝匀浆等体积混合,故丙氨酸加入到缓冲体系后被稀释了3倍。转氨基反应可逆,平衡常数为1.0[9],即约一半的丙氨酸转化为谷氨酸。综上,反应完成后,丙氨酸与加入前相比共稀释了6倍,故将用于参照的丙氨酸和谷氨酸稀释6倍再点样,使二者的浓度与转氨基后剩余的丙氨酸和生成的谷氨酸浓度相近,从而保证显色后的斑点大小和颜色相似,便于对比迁移率。几乎所有的实验教程中,反应前后的氨基酸都点相同体积,导致未转氨基的丙氨酸和谷氨酸斑点远大于转氨基的,显色后的氨基酸斑点大小相差悬殊。③用移液器点样。实验教程中强调点样要适当,但几乎所有的教程都用毛细管点样,点样量与毛细管在滤纸上的停留时间有关。由于停留时间难以控制,以致无法控制点样量,致使点样成败靠运气,点样适当的要求师生均无法企及。用移液器点样可以精确控制点样量,确保显色后色斑大小相近、适宜。

本研究获得多了项创新成果:①不同缓冲液配制的肝匀浆对转氨基无影响。pH相同的不同种类的缓冲液对ALT的活性无影响,故实验室可根据现有试剂灵活配置缓冲液。②转氨基时间可适当缩短。未稀释的肝匀浆转氨基20min,反应即达平衡点,故用未稀释的肝匀浆进行转氨基时,可将转氨基的时间缩短一半,以节省实验时间。③肝匀浆可适当稀释使用。肝匀浆稀释5倍以内时,对转氨基影响不大;稀释过度时导致转氨基反应不完全。故可将肝匀浆进行适当稀释,以提高肝匀浆的利用率。④肝匀浆可低温适当保存。4℃保存2d以内,ALT活性降幅较小,对转氨基影响不大。但随着保存时间延长,ALT活性降幅增大。⑤PP对肝匀浆中的ALT无激活作用。添加PP未加快转氨基作用,说明肝脏中ALT均已结合PP,无需额外添加,或者脱辅酶-PP的ALT极少,在本研究条件下,未观察到PP对ALT的激活作用。

本研究通过改进转氨基反应的方式方法,极大提高了实验的效率,值得在实验教学中推广。

猜你喜欢

丙氨酸匀浆滤纸
高通透耐湿玻璃纤维空气滤纸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生物合成D-丙氨酸研究进展
小球藻细胞匀浆制备方法探究
家兔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方法的对比研究
无偿献血采血点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预防及纠正措施研究
食品加工中赖丙氨酸的产生与控制分析
黄芪匀浆膳通过NLRP3炎症小体通路影响创伤应激大鼠肠黏膜免疫功能①
梅花鹿茸多肽对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滤纸上微量化实验的妙用
β-丙氨酸补充对运动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