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西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
——基于粤西3位体育教师的叙事研究

2020-05-20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粤西幸福感体育教师

孙 卫 红

(岭南师范学院 体育科学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

幸福感是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整体评价,包括认知和情感,认知主要体现为经由对事物的评价而获得的满意度,情感则包括了在某种生活状态中的积极或消极的情绪情感体验[1]。职业幸福感则反映人们在职业生活中的满意度及情感。以往研究表明,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与教学的硬件条件、收入报酬、教师自身职业认识和态度都有关[2-3]。粤西地处广东省西部,包括湛江、茂名、阳江3个地区,与珠三角地区相比,粤西地区经济水平较低,教育资源和条件有限。对于硬件设施、工作条件较差的粤西体育教师而言,职业幸福感如何提升?粤西职业幸福感较高的体育教师是如何获得职业幸福感的?对这些问题的解答,能深入探析影响粤西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因素,为此,在对粤西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研究基础上,通过粤西3位体育教师的个案,剖析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其提升,从而为广东欠发达地区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及专业发展提供依据,也为我国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提供参考思路。

一、研究方法

(一) 叙事探究

本研究采用“工作负责、职业幸福感高”的标准,通过与中小学体育教师接触交流以及教育局推荐,选取粤西地区3位体育教师作为个案,以网络访谈的方式,深入了解3位老师的职业状况和职业幸福感,以他们的访谈资料为主要素材,采用案例研究和叙事探究相结合的方法,从案例素材中深入挖掘3位体育教师的职业生存状态,揭示他们职业幸福感的来源,为粤西地区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提供思路。

(二)问卷调查

采用孙卫红等[2]编制的《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问卷》,包括总体情感指数和工作满意度,总体情感指数包含7个相关条目,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α为 0.935,工作满意度只有1个条目,总体情感指数与工作满意度总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α为0.950。采用问卷星发放问卷,请粤西湛江、茂名、阳江3个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在网上填写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462份。调查对象包括小学老师147人(31.82%),初中老师150人(32.47%),高中教师143人(30.96%),所在学校涵盖小学、初中、高中学段老师2人(0.43%),所在学校涵盖小学、初中学段老师9人(1.94%),所在学校涵盖初中、高中学校老师11人(2.38%);城市老师241(52.16%),县镇老师154(33.33%),农村教师67(14.5%);男教师374 人(80.95%),女教师 88 人(19.05%);本科学历 418人(90.48%);教龄 为 5 年 以 下87 人 (18.83% ),6 ~10 年 79人(17.1%),11~20 年 159人 (34.42%),20 年以上 137 人(29.65%);初级职称教师 163 人(35.28%),中级职称教师 222 人(48.05%),高级职称教师77人(16.67%)。调查样本涵盖各学段以及城镇和乡村,本科学历、男教师居多,职称水平较高。

二、粤西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

职业幸福感得分分值为1到5,分别表示从积极情绪到消极情绪的不同程度,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所调查样本的职业幸福感平均得分为2.21±0.952,说明粤西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总体在中等水平(见表1)。

表1 粤西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总体情况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性别、学历、地区、学段、职称、教龄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进行差异性检验,发现各因素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三、3位粤西体育教师的故事

3位体育教师首先都填写了《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问卷》,其中两位老师8个问题都选择1,另一位老师除了1个问题选择2,其他问题都选择1,说明3位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都非常高,访谈中也能感受到他们对于这份职业的热爱和快乐。

个案1:“我一直坚持要践行体育的价值!”

S老师从北方一所大学毕业,通过全国招聘,来到湛江一所市属重点中学,凭借自己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优势,两年后,S从初中部(当时是私立学校)调到了高中部。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S在教学、科研等方面脱颖而出,不仅得到学校认可,还得到重用。S始终对体育有着深刻的认识,并执着通过自己的努力,发挥体育的价值。

“我一直坚持要践行体育的价值,在高中就这样想了。”S有着坚定的职业信念首先是受高中体育老师的影响,S的高中体育教师带领S所在班级开展各种体育比赛,让S“体会到不同比赛情景,身临其境,深有体会!”S记忆犹新的是他高二时与高年级同学对战的一场足球赛,“下雨天,几个人拼了,我们班女生都在给我们加油。”这场比赛让S深深体会到“集体项目中,个人越积极,团队越团结、越能无限强大!”

S的高中体育教师让他深深“感受到体育运动价值”,文化成绩非常优秀的S不顾家人反对,坚持并如愿地读了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大学期间,校长送给S一本书,这本书让S“深刻认识了体育对完整生命的开发作用”“是我的理论基石、核心理念,”“我写的很多东西都受这本书影响。”校长送的书为S开展教学、科研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思考方向,随着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的不断深化,S进一步坚定了职业信念,也进一步增强了实现职业理想的信心。

高中体育比赛的经历以及大学扎实的专业学习,帮助S建立了明确的体育价值观,并为树立从事体育事业的信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坚持践行体育的价值”成为S学习和工作努力的主要动力。作为体育教师,S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差异,设置不同比赛形式促进每个学生进步,赢得了学生的爱戴。“男生开展篮球比赛,女生开展剑术比赛,男女生都以宿舍为单位进行比赛。”“男生比赛设置多种形式,让他们有很多不同的体验。女生是表演形式,男生做评委,收效很好!”一位S教过的学生在高中毕业后对S谈自己的感受:“上高中一开始不太喜欢参与篮球运动,因为自己不擅长,后来参与宿舍杯比赛,因为改了规则,在哪个区域投篮都3分,为此参与积极性大大提高,后来技术越来越好,现在在大学已经是班队主力。”

正如当初高中体育教师影响了S一样,S也用自己的努力影响着他的学生,看到学生的变化和成绩,更坚定了S 践行体育价值的信心。谈及职业幸福感为何那么高,S自己总结:“我的理想和事业是一致的,这很重要!”坚定的职业信念,以及实现信念的自信心和不懈的努力,让S成为优秀而幸福的教师。

个案2:“能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就是一种乐趣。”

C老师从广东省体育运动学校中专毕业后,成为茂名一所乡镇中学的初中体育教师。之后数年间,他参加函授学习,先后取得专科、本科毕业文凭,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他一直坚守在乡村体育教师的岗位上,问及做体育教师工作的感受,他回答:“越做越开心!”“因为带学生的经验出来了,自己的业务提高了”。

C所说的带学生指的是带学生进行课余训练,C负责学校田径队与体育特长生训练,一般人数在20~30人左右。C所在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条件比较差,曾经是田径场泥地,近几年才改造成塑胶跑道,因为经费有限,学生甚至赤脚参加市里田径比赛。艰苦的训练条件,C带着学生还是获得很多竞赛成果,比如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名等等。

“业务提高”主要指体育教学技能提高,“现在对课堂的调控能力提升了”C创新教学内容,比如融入“信任背摔”等拓展内容,“学生们很开心”“学生能愉快学习,感觉很好!”

C“一直都感觉自己学识浅,想通过各种书籍,各种培训提升自我。”“以前通过书本,现在通过电脑与手机学习。遇到问题也会与同事交流,有时会向老师前辈们请教。”“从工作开始就写反思与总结,看《学校体育》《田径》等期刊。”C还有一个很好的工作习惯:让学生写问卷调查,“让学生将自己感兴趣的体育课用文字写好交给我,包括对体育课的感受、建议等等。”“训练队要求队员写训练体会、比赛心得、对于运动量的接受程度等等,跟踪日常训练与学习的状态,及时与学生的班主任沟通。”“每位学生的问卷都会认真阅读,有问题,我在班上讲或者文字回复,有时也会在课间与学生沟通。”显然,C的职业幸福感与自身不断学习有关。

能够坚持以各种方式学习,C从中专到专科到本科,不断加强专业能力,问及学习的动力在哪里,C回答:“通过学习钻研新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更加合理、更加快乐地去运动。”学生的收获使C感受到最大的成就感,“我会尽可能让学生在快乐的体育课中学习”“能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就是一种乐趣。”“因热爱运动,培养出一批批热爱运动的孩子,苦与累都是快乐的。”显然,让学生感受到运动的快乐,并在体育活动中不断进步,是C学习的真正动力。

作为乡镇学校的体育教师,C深深体会工作的艰辛,问及训练报酬,C只是简单地说“这个不一定”“很多时候是靠兴趣、靠敬业的精神去做”“无论哪种方法,其实是用心去做去学,把教育当成一种爱,爱学生爱工作”。内心有着对学生、对体育、对教育的热爱和执着,C一直在学习中,不仅实现自我价值,也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

个案3:“优秀的工作团队带来无限的快乐。”

L老师是茂名市一名小学体育教师,工作10年,L获得包括省、市、区、校等多级别的奖项近30项,获奖涉及教学能力、科研论文、竞赛成绩、优秀教师、师范技能、体育技能等多方面,简历中密密麻麻的获奖情况凸显出L在工作上的优秀。问及做体育教师工作的感受,L回答:“非常快乐!”其原因一方面是“我有成就感”,另一方面是“团队合作愉快”。

“教书育人和技能上我能发挥我个人的能力,体现个人价值,获得成就感。”L在大学就是很努力的学生,不仅参加大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获奖,而且在其他运动项目的学习上也非常认真,练就了过硬的身体素质和全面的运动技能,在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并在工作之后一直积极好学,甚至学习击剑,在首届校园击剑对抗赛中,被评为“优秀裁判员”“技能比赛中我总能取得良好的成绩。”

L在教学中非常用心教育学生,善于结合学生差异,尊重每个学生,“我会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通过经验方法,用心正确引导学生。”对待较差的学生,L总是鼓励和表扬,“因为经常得到我表扬,同学们也改变了对他的看法。”看到每个学生得到尊重,获得发展,L感受到工作上的成就。

L非常喜欢体育教师这份职业,除了能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价值,获得成就感之外,另一个原因就是有优秀的团队:“(我们)有超团结合作的团队,使人愉快永远不觉累的团队,无所不谈,交出底牌的团队!”L参加工作那几年,L所在学校连续引进包括L在内的3位体育教师,经过学校的师徒结对形式,组成学校体育教师团队。3位体育教师都很年轻,也积极好学,“充满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虽然学生基础差,训练条件也很差:“150米不到的田径场,直道只有30米。”但通过“我们披星戴月坚持训练,不断改进技术和吸收优良的训练计划,勤勤恳恳地付出,收获满满。”更重要的是,这个团队的每个人都注重合作团结,“独自前行,跑得很快!结伴同行,飞得更远!”便是L所在团队的口号,“在个人比赛中,我们3人共同讨论、学习、进步,都获得市一等奖,都拿到学校奖金和好评。”3人的努力形成巨大的合力,为个人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3位老师都成为优秀的体育教师,“我们胸前戴着大红花在国旗下,在全体师生面前接受表彰合影。”同时,团队的力量也促使学校体育工作飞速发展:“我们团结一致,使学校在体育方面有了新的飞跃(2007年打破获奖为零的历史,2008年全市第四名,2009年第一名。)”“我们一起奋斗,一起胜利,一起生活。”工作中结成的团队,生活中也相互帮助、相互关心,当L的师傅生活出现困难的时候,L带着身孕,细心照顾师傅,帮助师傅走出困境。这样的团队已不仅仅令人羡慕,更让人敬佩。L的优秀与这样团结一心、其利断金的团队不可分割。

四、结 论

(一)职业信念是提升粤西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源动力

职业信念包括对职业的根本认识与态度,即对自身职业的价值和意义有清晰的认识,并产生情感上的认同,形成职业荣誉感、自豪感、责任感与使命感[4]。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直被认为是清贫但高尚的职业,教育面对的是复杂且具有个性的个体,教师工作自然繁琐并需要智慧。当教师意识到教师职业对人的影响,体会到教师职业的崇高以后,即使物质条件不高,比较辛苦,但依然会带着坚定的职业信念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体育教师在我国中小学校并不如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师那么受重视,体育教师一般要承担教学、训练、课外体育活动等多项工作,工作强度大、工作内容繁多,工作环境也较为艰苦。如此,体育教师的职业信念对其职业发展显得更为重要。

案例中3位体育教师都热爱体育运动,作为教师,他们把对体育的热爱融入了教育工作中,正如C所说:“因热爱运动,培养出一批批热爱运动的孩子”。他们坚信体育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必不可少,坚信体育教师职业的价值,正是这种对于体育教师职业最为真挚和执着的信念,激励他们无论身处如何艰苦的工作条件,依然能够坚持努力。信念一旦确定之后,就会给主体心理活动以深远的影响,决定着一个人行为的原则性、坚韧性”[5]307-308。体育教师一旦对体育、对教育以及对学生有深刻的理解和深厚的感情,也就拥有坚定的实现职业价值的信心,拥有了工作的源动力,在实现职业理想的过程中,感受理想和事业一致的幸福。

(二)职业学习是提升粤西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持续动力

身处信息时代的我们,学习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而对于教师来说,学习不仅仅意味着适应时代,也是职业本身的基本要求。始于21世纪初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定位由注重经验传授的教书匠改变为注重学习的反思型教师,任何学科的教学,都越来越重视教师对学科知识体系以及教育科学性的掌握,越来越强调教师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体育教学的特点是技术教学,导致人们普遍认为体育教师并不需要理论学习,事实上,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样离不开学习。

案例中的3位体育教师都非常注重学习,这种学习是自发的、自觉的,也是多途径和多方面的。最初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教学生,但当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后,老师们会带着更多的思考,主动利用各种信息或团队力量开展学习。比如S通过理论学习,C通过网络平台,L通过学校团队。学习带来的不仅是老师个人的进步,还因为更科学的工作方法,带来工作成绩,3位老师都在科研、训练、教学方面有着比一般体育教师更多的成果,通过他们的教育,学生有更大的发展和进步,由此带来的成就感更加激发老师们学习的动力,如此形成良好的循环动力,这是3位体育教师保持工作激情最为重要的原因。

(三)职业团队是提升粤西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助推力

倡导教师间的合作是当代教育改革的需要[6],案例中的3位体育教师都谈到自身的努力离不开与同事的交流合作,感触最为深刻的L详细地谈到他们团队以师徒结对形式建成,因为共同的目标,逐渐加强合作,因为彼此信任形成团结的团队精神,最终实现团队成员的共同发展,因为拥有这样的团队,让L深深感受职业带来的幸福感。以往研究认为“学校和谐的人际关系会让教师倍感幸福。”[7]“体育教师与同事的相处是影响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重要因素。”[3]团队对于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体育运动一般以集体形式展开,体育教师不仅注重合作也擅长建立团结、具有凝聚力的团队,身处合作愉快的团队不仅带给体育教师努力的动力,促其专业发展,也成为提升他们职业幸福感重要的助推力。

五、反思与启示

(一)重视体育师范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

师范生是着眼于教师职业培养的准教师,师范生职业价值观体现了其对教师职业地位、作用及价值的综合理解,决定了他们将来从事教师职业的信念与态度[8],职前教育是教师建立职业信念的重要基础和关键阶段。国家教育部2011年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明确设立“教育信念与责任”的目标领域,要求各学段教师教育课程必须致力于培养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和教育观。开展教师职业价值观教育,能够帮助体育师范生明晰体育教师的定位,培育他们对体育教师职业的感情,明确从事体育教师职业的态度。一旦体育师范生确立了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深刻理解到体育教师职业的意义和价值,他们也就容易树立从事体育教师事业的决心和信念。

(二)加强体育教师学习领域的研究

学习能够帮助体育教师成长,获得成就感,进而提高职业幸福感。随着我国对教师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教师学习,教师学习正成为国际上教师认知研究和教师教育实践的一个前沿性课题[9]。而事实上,对于大多数体育教师而言,学习只是意味着参加国家要求的继续教育培训,可毕竟培训并不能覆盖所有体育教师,且培训在多大程度上真正促进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并没有相关评价体系。显然,体育教师学习不能等同于在职培训,因其特殊的学科性质,体育教师的学习有着与其他学科教师不一样的规律和特点,如何针对当前我国体育教师职业现状,探寻体育教师学习的影响因素,分析体育教师学习规律和方法,从而研究促进体育教师学习的对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建立多元化有效的体育教师团队

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师比较多的采用师徒制合作模式,但这种团队的学习主要集中在经验层面,成效有限。教研组等合作方式因缺乏明确目标以及流程设计等,往往有团队之名,却少团队之实[10]。因此,学校体育教师团队应在师徒制模式的基础上,围绕学校体育工作,明确团队目标、角色分工、合作流程等,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位团队成员作用,建立更为有效的教师团队。值得一提的是,越来越多的体育教师借助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形成区域性学习交流团队,这显然是辐射范围最广的优质体育教师团队,实体的体育教师团队如能结合范围更广的虚拟团队力量,形成多元化有效的团队,必能更好地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其职业幸福感。

猜你喜欢

粤西幸福感体育教师
加州鲈在粤西掀起养殖潮!看上上生物如何引领行业转型升级
新突破!105天出塘14支/斤金刚虾!恒兴欲在粤西对虾养殖赛道中掀起新浪潮
以生鱼料撬动市场!湛江珊瑚在粤西淡水料市场要发力了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茂名:粤西地区第一个苏维埃政权成立地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幸福感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