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由体位分娩在产科的护理应用效果研究

2020-05-20封艳萍

关键词:娩出助产产程

封艳萍

(新泰市中医医院产房,山东 泰安 271200)

通常情况下,在女性分娩中,仰卧位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体位,也是临床上公认的顺产分娩常规体位。但是有研究发现,在整个产程期间,若产妇长时间保持固定的分娩体位,容易压迫腹部大血管,影响胎盘和子宫血供,不利于胎儿的顺利娩出,并且仰卧位还会影响盆骨打开,阻碍胎儿下降,使产程延长,影响妊娠结局。因此,本文对自由体位分娩运用在产科中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11月期间我院产妇收治的产妇24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120例。观察组孕周(39.1±1.6)周,年龄(25.2±4.3)岁,其中100例为初产妇、20例为经产妇;对照组孕周(39.3±1.7)周,年龄(25.4±4.6)岁,其中104例为初产妇、16例为经产妇。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等资料无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体位分娩,即待产期间,指导产妇保持左侧卧位,待宫口全开后,协助其保持平卧位分娩,直到顺利娩出胎儿。

1.2.2 观察组

观察组产妇则运用自由体位分娩,即根据产妇的分娩进程,协助其保持舒适体位:①待产时。告知产妇保持自由体位,并提供助产球:1)蹲位。将助产球放在墙边,告知产妇使肩胛骨平行与助产球上部;2)坐位。指导产妇坐在助产球上,左右晃动或上下弹坐;3)跪姿。将一软垫放在地上,指导产妇跪在垫上,双手抱住助产球,将头部靠在球上,微微前倾;②宫口开后,根据产妇个人意愿,告知其在床上保持自由体位:1)侧卧位。选择与胎背相反的体位侧卧,尽量靠近床沿,使腹前壁与产床紧贴,双下肢一侧伸直,一侧屈膝;2)卧位。指导产妇保持截石位;3)坐位。抬高床头,指导产妇坐在产床中部,背部贴近床头,双手抓住床头支架,并将双脚放在床下方接生台上。同时,告知产妇正确呼吸和运用腹压,待会阴体膨隆、紧张时,在产床上保持仰卧位,屈曲双腿,直到娩出胎儿。

1.3 观察指标

分别记录两组的第一、二以及总产程,并且观察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包括新生儿窒息和产后出血。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 12.0软件分析数据,组间计数和计量资料分别行x2和t检验,以P<0.05表示有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产程时间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第一、二以及总产程时间均较短,组间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程对比(±s,min)

表1 两组产程对比(±s,min)

组别 第一产程 第二产程 总产程对照组 450.23±156.34 56.78±20.92 507.82±100.45观察组 367.11±123.45 50.23±20.33 430.26±95.14 t 5.392 9.112 10.753 P<0.05 <0.05 <0.05

2.2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1例新生儿窒息、5例产后出血,发生率为5.0%,而对照组5例新生儿窒息、12例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4.17%,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传统顺产分娩体位以仰卧位为主,但是,随着进一步深入研究,发现仰卧位分娩方式会影响宫颈扩张,延长第一产程,并且增加腰椎屈曲度也会影响胎盘循环,减少心回血量,使胎儿宫内缺氧,诱发低血压综合征,甚至导致产妇难产,危害母婴健康[1]。而在自由体位分娩中,将产妇的个人感受作为基本依据,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不仅可以使产妇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减轻,预防宫颈痉挛,还能使产程缩短,减轻分娩疼痛,从而降低剖腹产和难产的发生率[2]。同时,自由体位分娩还能使产妇正确运用腹压,促进肌肉收缩,使产妇腹肌、盆底肌群的收缩力增强,使腹壁和子宫的距离缩短,增强胎儿对宫颈的压迫感,诱发强烈宫缩,促进宫口扩张,使产程加快,从而有助于产妇顺利分娩[3]。

综上所述,临床上给予产妇自由体位分娩,一方面可以缩短产程,另一方面还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确保母婴安全,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娩出助产产程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新、旧产程标准在低危初产妇进行产程管理中的应用对比*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在产程中的应用及满意度分析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镇痛分娩会影响产程吗
复合先露分娩发生肩难产1例分析
肩难产的防范及处理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130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