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
2020-05-19雷时刚
雷时刚
摘 要 目前,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也迈向了新的台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要进行科学引导,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够通过探究性的自主学习收获相应的知识,同时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3-0079-01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意识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并纷纷开始调整自身的教学方式,以此加强教学的效果。在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的过程中,调整教学的结构是教师们的基础工作,完善探究教学的方式则是教师的关键性工作。所以,在现代化的教学思维中,教师们就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创新,将探究教育与之融合,提升教学的整体有效性。
一、小学语文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意义
语文学科为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课程改革主要提倡学科整合,而语文学习又蕴含着数学、自然等学科的知识点。小学语文具备较强的人文性,对含有人文性的教材进行探究,能够使学生感受文章意境,健全人格,对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具有积极作用。从语文教学来讲,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应用语言或研读过程中分析问题、优化问题,发掘文章蕴含的情感,进而加强学生语言综合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引入探究性学习,不但要转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还需推动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进而提升学生语言素养。
二、小学语文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措施
(一)结合生活,情感教学
新课标明确提出: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汇总,要全面对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培养,对小学生的价值观、情感和态度进行引导,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总的来说,就是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岛上的道德情操以及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将教学与社会教育以及生活教育和融合,进行情感教学,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与游戏情境和生活情景进行有机的结合,创建一个自由开放的课堂教学氛围。这样可以让学生快乐的学习,从而激发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爱,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陶冶他们的情操。
(二)注重学生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开展探究性学习,在日常教学时教师就应该注重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去配合,会比老师强迫学生去配合带来的效果要好。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先去了解学生感兴趣的东西,然后在进行教学时,利用这些东西来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去配合老师完成教学,这样可以保证教学的效率,也让学生学习的到了保障。学生对一件事物的兴趣,可以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去了解,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应该善于去利用这些兴趣,来让自己的教学变得更加有吸引力,从而可以保证教学的效率,也能促进学生的学习。
(三)自主探究,独立思考
探究性学习的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自我更新知识、储备知识。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学生对语文教材通读的基础上,对疑惑的问题进行自主挖掘,然后再利用网络、音像、文字等资源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或者借助小组研究合作等学习方式将问题加以解决。在这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都会得到明显的提升。探究性学习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打破了原本由教师直接将结论教授给学生的错误做法,更多的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再借助交流、合作自己动脑来将结论得出来。
(四)开展趣味活动探究文章主题
探究性阅读可以使教学氛围变得更加活跃,进而将传统的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性学习。从活动设计的方面看,教师若想让学生感受到课程的趣味性,自然会获取较佳的效果。比如教授《小白兔和小灰兔》一课,读之前教师可提出探究性问题:《小白兔和小灰兔》这篇文章的中心是什么?小白兔与小灰兔间有哪些有趣的故事?通过这种趣味性活动的带动,切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时难免会存在问题,这时教师需指出并纠正,避免学生下次出现同样的错误。之后,教师需要进行有效引导,促使学生参与到探究活动中。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们若想要提升教学的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一定要对传统的教学形式进行创新。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调整传统的教学结构,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同时教师也要创新自身的教學思维,坚持以人为本。所以探究性的教学方式就显得十分重要。融合探究思维开展语文教学,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能够丰富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郭士超.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策略分析[J].内蒙古教育,2018(0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