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模式探究
2020-05-19尹鹏
尹鹏
摘 要 当下,小学教育者应当积极探究与课堂教授相联系的创新性教学模式,以呼应新课改中的新要求及满足学生的成长发展要求。本文首先简要介绍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些许问题,而后详细阐述新课改背景下相关的课堂创新模式。
关键词 新课改;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3-0002-01
基于国家人才需求的改变,我国教育部门开始推进全方位的新课程改革,而小学数学便是该改革中的一项重要科目。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首先进行课堂模式的创新,以响应国家号召,保障学生的后期发展。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问题
(一)教师本位现象严重
所谓“教师本位”,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自身放于教与学的主体地位,一般会将课堂中的大部分时间用来讲解相应的理论知识,而学生却以被动方式接受课堂内容。
(二)教学方式单一、老套
目前,我国教育事业正在如火如荼的发展,多种新型教学方式前赴后继地涌现,如多媒体教学、网上课堂教学、情景化教学、小组合作实践等。毫无疑问,这些教学方式对教学活力、学习兴趣有着相当的激发作用,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教师、学校、当地教学部门、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不少学校仍以相对单一、老套的方式进行枯燥、乏味的课堂讲说,而这并不符合“高效”的教学要求。
(三)缺乏拓展教学
数学课本固然是教学过程中可依赖的重要之物,但这并不代表未出现在课本上的解题方法、数学场景、相关公式、开放式答案等没有教授的必要。现实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仅讲述课本明示的有关知识,而对相应的拓展知识点不予以引申并讲解,这将使学生学习浮于表面,并脱离于生活与未来。
二、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创新模式
(一)推崇学生本位
教师应尽可能地以辅助者、帮助者的身份存在于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并运用特定心理学与教育学技巧极大地调动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心,对自身学习的进取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全过程,从而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思维能力。如在《万以内的加法与减法(一)》中,教师将二位数相加的方法交给学生后,在进行三位数相加教学前,可要求学生先自己进行理解,并给出结果。同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而后教师对学生给出的结果与思考过程进行点评,点评完成后,再让学生进行二次思考,最后再对此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述。
(二)灵活应用信息技术
基于信息技术而开创的新型教学方式可显著提高教学效果。有些可通过动听式的图像、视频、音乐等使学生形象化地理解晦涩、难懂的抽象化数学知识点,如多媒体;有些可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新知识点预习与旧知识点回顾,如课堂掌上视频;还有些可使学生与教师进行不受距离与时间限制的沟通,如某些交流性APP。由于小学生思维发育尚不健全,自控能力相对较弱,且不善于情感表达,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灵活应用流行式信息技术,以投和小学生生理與心理状态,增强课堂趣味性。
(三)引入生活化情境
数学学习的终极目的是在生活中利用相应的数学公式、原则、定理等解决生活问题,而这就要求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教师应在课堂上积极带领学生创设与他们生活联系相密切的情境,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从而实现数学的实践应用价值。如在“时、分、秒”一章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把在早上将自己从睡梦中唤醒的闹钟带到学校,而后让他们有规律地转动时针、分针、秒针,同时观察与总结三种不同指针转动之间的关系,最后得出:1时=60分,1分=60秒。此时教师便可提出一系列的生活情境化问题让学生回答,如用时、分、秒表达自己每天的睡眠时间。
(四)深化师生互动
教学不是一种依靠教师或学生一方主体的单独活动,其本质上属于两方主体的协作、共同式活动,即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丰富自身理论知识,优化自身教学技巧,更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心理活动、兴趣等,以使自身平等地与学生展开有效互动,进而加强课堂讨论氛围,让学生对新事物、新理论保持一定程度的怀疑,并促使其形成良好的创新能力,最终使之拥有较佳的数学素养。师生互动时,教师还用注重互动内容、互动方式与教学内容、目的、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匹配性,不可因盲于追求互动效果而脱离于教学本身,以免适得其反。
三、结语
新课程改革进行到如今,小学数学教师应在正确认识自身教学缺陷的前提下,引进新型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并须充分考虑小学生的性格、思维特点,进而对所牵涉的数学知识进行系统化传授,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数学应用能力,从而实现小学数学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马文婷.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模式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44):156.
[2]原丽萍.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模式探究[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