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迁移为支点,探寻高效语文路径

2020-05-19刘军兰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牛郎织女特质燕子

刘军兰

如今,文本特质教学已引起教师们的广泛重视,它能帮助学生学习、内化、迁移特质,最终实现文本特质的个体化。每次听课过程中,经常听到老师总结时叮嘱学生,写作手法、读法等要尝试运用,但大多就课论课而已。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只有在迁移中才能逐步形成。心理学家郡瑞珍教授认为:凡有学习的地方就会有迁移,因为孤立的、彼此不影响的学习是不存在的。每个人都是在迁移中逐步形成言语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只有在迁移中才能逐步形成。迁移是促进文本特质“转知成识”“转识成智”的桥梁。

一、聚焦迁移,确定起点

教材里的每一篇文本,都是引领学生进入某个专题研究或体验的引子,学生以此汲取文化营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带着任务进行学习,学生学习的动机、目标会更明确。

《燕子》一文,作者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飞行、休息的情景。结合学生平时写小动物观察无序、特点不够明显的问题,新课伊始,教师可这样引导:生活中,你们是不是经常见到小动物?今天,就来写写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从选材看,学生大多以动物来历、与动物之间的趣事居多,此时,教师继续引导:“动物世界非常奇妙,怎样写得与众不同呢?课文《燕子》能让我们耳目一新。”这样,学生就会着力向作者学选材。燕子活泼可爱的外形、追赶春天的候鸟习性、轻快灵活的飞行姿态、文静优雅的休息场面,都跃然纸上,有声有色,再要求学生重新选材,他们就能在“真”“新”“趣”上下功夫了。

二、梳理过程,把握重点

学生的言语能力是在长期的学习、迁移、演练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优化的。在教学中,教师应以知识迁移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始终引领着学生的读与写。教师要一步步引领学生从阅读中学习写作,读与写相辅相成,最终实现迁移成功。

《军神》一文描写细腻,叙事清晰,并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方法来展示人物精神面貌。为发挥文本的引领作用,教师可进行如下指导。一是浏览全文,把握内容。课文中刘伯承将军年轻时忍受剧痛接受眼睛手术治疗的事迹让人敬佩,可以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哪些人物让人敬佩。学生列举了“我的妈妈”“敬佩的一个人”“他(她)影响了我”“闲不住的爷爷”等。二是引导阅读,理清脉络。全文按“求治、术前、术中、术后”的顺序,将刘伯承的个人形象完整地展现出来,可以让学生自选人物,确定写作顺序。有学生说,可以从人物特点、具体事例、侧面描写三方面展现“我的妈妈”。三是关注重点,学写细节。教师要指导学生抓住作品中典型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抓住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瞬间表现,再引导学生拟写提纲,确定重点,写好细节。

三、捕捉资源,成就精彩

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新的学习需求、方向不断产生,学生创造的火花会不断迸发。因此,教师既要发挥文本特质对教学的引领,还要发挥生成资源对教学的拓展,使迁移内容更充实,课堂教学更灵动。

《赶海》一课的语气词会让人眼睛一亮,这些词学生日常生活中常常挂在嘴边,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特别有生活情趣。为引导迁移,教师带领学生感悟它们的妙用,又适时安排了一次相关练笔,取得了预想的效果。有学生写道:“星期天,爸爸带我去钓鱼。刚钓了一会儿,就听他大喊:‘嘿,儿子!我钓到鱼了!转过头一看,真的!爸爸手里正握著一条活蹦乱跳的鱼!我惊讶地说:‘哇,老爸,你好厉害!这么快鱼就上钩了。‘那可不,我可是钓鱼高手呢!‘我才不信,刚才那只是巧合吧?‘今天就让你看看你老爸的实力。过了不久,居然又有一条鱼上钩了,我不得不佩服他了。”这段话中,学生恰当地运用了一连串的语气词,为文章增色不少。教师引导学生这样探析和转化,突显文本特质,使语言更加自然、生动。

四、迁移想象,触及本质

在阅读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文体文本的特点,教师往往有针对性地指导阅读,以便掌握文体规律,学习丰富的语言。作为传统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神话、童话、寓言故事等都属于教材中的“定篇”,此类文本大都是通过通俗易懂的故事告诉人们深刻的哲里,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在迁移想象中探究其本质。

《牛郎织女》是一个脍炙人口的神话故事,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进行想象。如“王母娘娘为何不让牛郎织女在一起,他们这么相爱,偏偏要拆散”。有学生说,牛郎织女是私自在一起的,古代的婚姻要听媒妁之言。教师又引导思考:“两人鹊桥见面,王母为何不破坏了呢?”学生思考后提出:“这可能只是一种美好愿望吧。人们可怜他们,给他们创造了见面的机会,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封建势力的反抗。”

只要我们以迁移为支点,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在感悟中品味,在品味中迁移,学生就能将充满活力的独特解读,自心间源源不断地流淌出来,实现言语的感知与内化,并汇集成生命的源流。

作者简介: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张渚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牛郎织女特质燕子
燕子
文人的心理探索之“痴颠狂怪”特质
七夕节
——坐看牛郎织女星
燕子
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渡鹊桥
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质
抓住特质,教出说明文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