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精准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2020-05-19严霞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连续性分组学科

严霞

所谓非连续性文本就是指与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續文本”不同的阅读材料,它多以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具有直观、简明、概括性强的特点,是社会广泛应用的一种文本形式。

一、非连续性文本教学内容的选取策略

(一)关注教材中的非连续性文本

现有人教版、苏教版语文教材将一些非连续性文本材料穿插在各个教学单元的文本中,有时以独立篇目出现,有时以其他篇目后的语文活动材料为牵引形成组合。教材编者显然将这些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教学作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关注课本外的非连续性文本材料

就实际教学情况看,课本外的非连续性文本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主要素材来源。

其一,各类教学资料中出现的非连续性文本,但是必须经过提炼,去除教学效果不太显著的文本,改造不贴合本地区学生现状的文本内容,增添新的内容。

其二,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中出现的非连续性文本材料,去除不适合作为教学素材的部分,重新组合、加工成教学素材。

其三,教师精心收集生活素材,根据教学构思编写非连续性文本材料,这类文本贴近学生实际,更有针对性。

二、非连续性文本教学内容的组织策略

(一)从三个维度出发确定教学目标,把握教学任务

确立非连续性文本材料的教学目标,不仅要考虑知识传承,同时训练学生学会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中思维,灵活运用。要真正在三个维度上考虑:一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牵涉的知识、技能教学任务;二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牵涉的过程、方法教学任务;三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牵涉的情感再塑、习惯培养、阅读意识培养等。这三个维度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联系体现在每一节课堂教学过程之中。

(二)从生活实践出发撷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教学材料

非连续性文本来源于生活,最后也落脚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中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容易诱发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兴趣,激发阅读积极性。但切忌一味追求材料内容的新、奇、怪,要立足日常生活背景选取、组织、改编、编写材料,在保证思想性的前提下,材料的科学性尤其值得关注。

(三)巧妙迁移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教学方式

对于连续性文本教学,很多语文教师已经有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是可以迁移到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中的。当然,这两类文本存在一定的区别,迁移时必须根据学生阅读能力、文本特征进行合理的改进与取舍。

(四)加强学科之间的渗透与整合

思维活动遵循的一般规律在各个学科中是普遍存在的。比如,数学学科中的函数图像的识别、判断、描绘等,物理学科中的各种实验场景照片观察、数据分析、绘图像等,都是可以借鉴到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中的。因此,加强学科之间的渗透与整合是提高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一个值得重视的途径。

三、非连续性文本教学内容的实施策略

(一)分类归纳进行方法指导

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要立足学生实际,耐心引领学生总结方法。本课题研究初步归纳出一些方法:采用“定位·分析”,快速抓住关键信息;采用片段联系法,解释非连续性文本内容;采用举例·联想,得出有意义结论;采用问题引导,尝试简单推论。当然,方法是动态变化的,要在教学中不断总结新的适合所任教班级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运用方法解决问题,将方法内化为思维与意识。

(二)恰当分组,互动中训练与反馈

分组互动是将教学观念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必由之路。分组,让学生在互动中交流、切磋,增强了兴趣,活化了学生的思维。不仅阅读过程可以分组,评价、反馈过程也可以分组进行。当然分组的方式可以固定,也可以自由组合,灵活选择。

(三)分学段螺旋提高要求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形成与所有其他能力的形成一样,遵循心理学、教育学的基本规律。可以将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培养这个大目标分解为逐步提高、前后呼应的系列小目标,在日常教学中通过细腻的教学处理加以实现。

初中六个学期,可以以学期为单位,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要求进行分解,按照难度和能力要求逐段制订要求,分学段螺旋提高。以图文互换类的非连续性文本为例:初一第一学期,可以是简单的看图写话,内容直接来源于生活场景;而后各个年级逐步提高;到初三以抽象的漫画、学科中的示意图等为图形展示信息的形式,写话可以是对某一知识领域的见解等。

作者简介:江苏省泰州市永安洲实验学校初中部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连续性分组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解的非线性连续性
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例谈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超学科”来啦
分组
半动力系统中闭集的稳定性和极限集映射的连续性
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