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语文美育理论 指导语文美育实践
2020-05-19耿慧
耿慧
由徐林祥教授与郑昀博士合著的《语文美育学》由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国内首部赋予语文美育独立学科地位的著作,也是国内首部基于语文核心素养指导语文美育的著作。
《语文美育学》最大的创新是将语文美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研究。该书将语文美育学作为语文教育学与美育学的交叉学科,构建了语文美育学的理论框架,系统阐述了语文美育学的研究对象、理论基础和学科特点,语文美育的目的、任务和价值,语文美育的主体、客体和语文美育活动,语文美育环境以及语文教师审美修养等问题。该书认为:美育包括美学基础知识的教育但不能等同于美学的教育,美育包括审美情感的教育但不能等同于情感教育,美育包括社会美的欣赏与创造的教育但不能等同于德育,美育包括艺术美的欣赏与创造的教育但不能等同于艺术教育(更不能等同于艺术技能的操练),美育包括青少年美育但不能等同于学校美育,美育是美育学原理的实践但也不能等同于美育学原理的教育。与以往出版的语文美育研究著作不同,该书不再满足于用语文教学的案例诠释美学理论,而是将语文美育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注重构建语文美育学的理论框架。与以往关于美育与语文美育任务的规定不同,该书不再局限于审美能力的培养,而是将审美意识的重建列为美育與语文美育的首要任务,并且从审美观、审美情趣、审美文化修养以及高尚的人生态度四个方面论述了审美意识重建的问题。与以往关于语文审美对象的论述不同,该书不再简单套用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的说法,而是将语文本身的美与语文教学的美作为语文学科的审美对象。所有这些论述,都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
现行语文课程标准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核心,《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一步提出了以核心素养为本的理念,并将“审美鉴赏与创造”作为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语文美育学》的内容正是紧紧围绕语文课程标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展开的。作者在书中全面详实地介绍了基础教育各个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美育的要求,论述了语文核心素养中语言、思想、审美、文化四要素之间的关系,指出“语文学科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应当在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过程中达成”,“语文美育应当致力于学生汉语言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的培养,进而推动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语文美育学》最大的特色就是将语文美育植根于语文土壤。作者认为,对语文美育学的研究,应立足于语文学科的特性。以往有关语文美育的研究,主要是关于语文教材的美学分析,或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美育研究,缺少对语文美育的全面系统的研究。该书基于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全部内容,讨论了语文教学审美化的问题,从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到口语交际教学、综合性学习、语言知识教学,语文教学各个板块的美育均有所论述。识字写字教学从汉字的发展之美、结构之美和职用之美谈教学的审美途径;阅读教学从感受文本语言之美、指向文本精要之美、鉴赏文本意蕴之美和拓展文本言外之美谈教学的审美途径;写作教学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察能力、审美思考能力、审美表现创造能力和审美评价能力来谈教学的审美途径;口语交际教学从注重审美注意习惯的养成、追求表情达意的审美效果和形成文明沟通的交往意识来谈教学的审美途径;综合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从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与热情、重视学生的审美探索与研究和展示学生的审美创造与设计来谈教学的审美途径;语言知识教学从古代语言交际记载的借鉴和现代语言知识教学的探索两方面谈教学的审美化。作者从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根据语文教学内容的审美特点,于静态的语文美中生成动态的审美化的教学行为,呈现了语文美育的实施途径。
2015年9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文件要求“2015年起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到2018年,取得突破性进展,美育资源配置逐步优化,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开齐开足美育课程。到2020年,初步形成大中小幼美育相互衔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促进、学校美育和社会家庭美育相互联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美育体系”。徐林祥、郑昀合著的《语文美育学》对于构建语文美育理论,指导语文美育实践,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要求,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娄江实验学校语文教师。